浅析大理白族大本曲的艺术特征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它的音乐文化也极为丰富。白族民谚说“不放盐巴的菜吃不成,不唱大本曲的日子过不成”,由此可见大本曲在白族人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本曲的主要流传地区,一直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本曲的唱腔,以大理古城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东腔”三种流派,民间统称为“三腔”。大本曲音乐由主体唱腔曲调——“九板”、辅助唱腔曲调——“十八调”、器乐曲这三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白族;大本曲;曲目分类;特点;
  一、大理白族大本曲简介
  关于大本曲,白族民间有一种传说:过去有一位秀才,多次进京考试都落榜,心中满是怨恨,为了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抒发心中的郁闷,他把社会上流传的时事编成曲本来演唱,据说这就是最早的大本曲了。实际上,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在演唱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大理白族民间流传着“三斋不抵一曲”的俗语,也就是说,做三次诵经、祭祀等宗教性斋事,还不如唱一次大本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本曲在白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大理白族大本曲的艺术特征
  大本曲是大理白族的民间曲艺,它有着丰富的曲牌,优美的曲调,委婉动听的旋律,具有浓郁的白族音乐特点和民族气息。由于大本曲的思想性、文学性和音乐性都很强,能够充分表现出人民群众的爱憎和好恶,再加上演唱艺人善于用表情声调传神和传情,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大理白族大本曲已成为我国民族民间曲艺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大本曲的唱腔
  在各地艺人长期演唱实践中,大本曲的唱腔,以大理古城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东腔”三种流派,民间统称为“三腔”。大本曲音乐由主体唱腔曲调——“九板”、辅助唱腔曲调——“十八调”、器乐曲这三个部分组成。
  1、三腔
  关于三腔,大理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根据杨汉先生在大理州白剧团任教时期所说的,三腔是指“高、中、低”三种不同音域的声腔;另一种则是根据流行的地域不同,将三腔分为“南腔、北腔、海东腔”三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即流行于原大理县城以南的称“南腔”,流行于大理县城以北的称“北腔”,流行于洱海东岸一带农村的称“海东腔”。由于后一种说法与大本曲的流派唱腔的事实基本吻合,因此成为人们公认的三腔。“南腔”的风格比較委婉细腻,“北腔”则具有粗犷昂扬的气质。南腔音乐九板十八调,委婉、柔和;北腔九板十三腔,高亢、粗犷。
  2、九板
  大本曲中常用的九首腔调被称为九板,它是大本曲音乐的基础腔调,常常可以配置不同声韵的唱词,用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抒发不同的感情。
  由于流域或地区的不同,九板各个腔调的名称也有所差别,存在着一腔多名的情况。如果按照音调来区分,那么这九个唱腔包含五个基本音调:平板(或称正板、简板);高腔(或称黑净板、脆板,也称路路板);大哭板;边板(也称大哭边板);小哭板;小哭赶板(简称赶板、提水版、阴阳板)等。
  这些腔调具有不同的音乐功能。一般来说,平板曲调具有较强的叙述性,适合直接交待故事情节和表现人物的欢愉情绪。高腔音调高亢激昂,具有朗诵性特点,演唱速度较为平缓,适合表达豪迈奔放的感情;边板、赶板具有叙述、诉说的特性;大哭板音乐长于抒情,常用于抒发痛苦悲怆的情节名称也由此而来;小哭板则通常抒情,具有哀愁曲怨的情调。当然,这并不是各种曲调的绝对特性,一些造诣较高的艺人,就能以一种腔调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3、十八调
  “十八调”是十八首内容各异,而唱词相对固定的小调。在大本曲传统音乐中,十八调只在某些特定情节和人物中应用,它是大本曲的辅助唱腔,具有小插曲的性质。
  “南腔”、“北腔”所用小调的名称和内容不尽相同。“南腔”有十八调,“北腔”则为十三腔。不管是十八调还是十三腔,其中很多曲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某首曲调的变奏。例如南腔的《麻雀调》、《螃蟹调》、《家谱调》、《琵琶调》、《花子调》等,除了唱词不同,它们的曲调是极为相似的;《玉河词》与《莲池大会调》也十分相近;《阴阳调》其实是九板中《阴阳板》和《提水版》综合后的变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许多腔调的名称,往往是根据唱词的内容来命名的。
  (二)大本曲的唱词
  大本曲的曲本是由唱词和说白组成,以唱词为主、说白次之。曲调是大本曲的先声,而文学则是大本曲曲本的基础。在大本曲曲本中,唱词题材多来源于汉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戏曲等,既有关于忠孝节义的,也有叙述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无论写人、记事、写景、抒情都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其中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以及历史、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对于白族文化知识的传承以及对后人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本曲的曲本中有散文也有韵文,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先用散文来叙述一段故事,然后再用韵文复述或歌咏,汉白两种韵文相互结合进行演唱,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大本曲现代曲目的唱词主要来源于大理白族人民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现实生活。这些曲目反映了大理白族地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的新事、新风貌,赞扬了大理白族人民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代表曲目有《社会主义门》、《试验田中一枝花》等。
  大本曲的唱词是汉、白两种语言混合使用的,以至声调的独特规律对唱腔旋律的直接的影响,音乐以级进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四度跳进的穿插。受白族民间音乐其它歌种的影响,大本曲还较多地采用衬词,甚至从衬词过渡到衬句。这些衬词、衬句对旋律的润饰具有特殊作用,并形成一定的规律。如句前常以“作、哎、哎呀、我哎”等衬词,句腹间的穿插以“的、了、个、支、呐”等衬词来加强语气或活跃节奏,而句末常用“咿嘿哟、嘿咿哟、那嘿咿嗨哟、哟嗬哩、哩咿哟”等衬句来作句末扩充,或作“落板”,用以结束唱段。
  (三)大本曲的演唱形式
  演唱大本曲一般从农历春节开始,到九月九关门。为何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呢?一是大本曲多在白族的本主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中秋节等庙会或节日举行,这些节日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二是大本曲演唱多在广场庙宇进行,听众都在露天之下。当然这只是指一般情况而言,除此旺季之外,一般农户为老人祝寿,小孩满月,结婚、盖新房或祈求家庭平安吉利,也常请艺人到家演唱。
  在庙会或节日演唱大本曲,必须搭高台、摆香案祭祀神灵祖先后才演唱。开始先由三弦琴师弹奏引曲“大摆三台”和“小摆三台”,演唱者一般执纸扇和手巾,常用惊堂木击桌子,引起听众注意,强调重点或表示发怒。说白和唱腔都十分生动活泼,褒贬赞颂,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大本曲演唱艺人还可临场即兴发挥、创作,可以见人说人,见物唱物,就事论事,再加上三弦的伴奏渲染,一步步将观众带入引人入胜的故事场境。
  大本曲演唱注重字正腔圆,讲究声调、道白,形成有讲有唱有白有叫(叫板、叫头)。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有声有色。让人陶醉痴迷、从而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结语
  大本曲是白族音乐文化的瑰宝,是中国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引人深思,它的音乐体系精湛完整,它的演唱方式和风俗习惯独具民族特色,它深深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白族人民的生活。
   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本曲艺术逐渐被忽视,面临着其他民族文化存在的濒临灭绝的困境。我们要努力保护和发展本民族音乐文化,才能进一步促进发展本民族的音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杨政业.大本曲简志.[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6 第一版第一
  [2]董秀团.白族大本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08
  [3]董秀团.云南大理白族地区大本曲的流播与传承[J].民族文学研究,2006.第03期
  [4]杨亮才.谈白族大本曲[J].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05.01
其他文献
【摘要】:“丈三画里空疏处,一望空疏尽是诗。”“盖自诗法既变,而以清新为尚,莫克究古雅。处士之诗,不求工,而自理致,冲淡萧散,尤负气节。见于国朝风雅,而与虞、范诸先辈垺,今板行于世,故弗论。”  【关键词】:画学研究;文人画;山水画  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别号有朱阳馆主、如幻居士、无住庵主、荆蛮民以及懒瓒、东海瓒等,而题画最常用的是“云林”这个号。倪瓒出身于富
期刊
【摘要】:漫画《神奇蜘蛛侠》是美国漫威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系列超级英雄主义漫画。该系列从1963年出版第一期至今已推出了730期,时间跨度长达52年。本文从《神奇蜘蛛侠》系列漫画的创作时代背景和漫画故事情节两方面分析这一美式超级英雄主义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嬗变。  【关键词】:《神奇蜘蛛侠》;意识形态;诗学  引言  《神奇蜘蛛侠》是一部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美国超级英雄漫画
期刊
【摘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马克·吐温以自己亲身丰富经历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在作品中,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寓于尖锐的讽刺,通过自己的作品折射出那个时代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及心理状态,《百万英镑》作为一篇出色的短篇讽刺小说,幽默中渗透着对当时世态的无言讥讽。在行文构思上、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寄予极大的讽刺与批判,同时在组织材料时敢于自我嘲讽,自我剖析,把当时整个社会中那种投机、拜金狂热揭露出来
期刊
【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新写实小说逐步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池莉身处这一时代环境下,也经历了人生的苦涩、艰辛承受生活的重压,因此她将焦点定着于普通的小人物,乐于向他们代言,抒写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关键词】:池莉;人生烦恼;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作品中小人物的烦恼及作家的人生态度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很好的表现作家在作品中对生活的态度。池莉将这种价值取向通过主人公种
期刊
【摘要】:欧·亨利是美国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他把写作的笔触指向了小人物,尤其是对这些小人物的性灵中善和美的着墨,写得生动而形象,在文学作品研究中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重点就从小人物的纯真、小人物的贪欲、小人物的善念,这三个层次给予充分地阐述,为作家塑造小人物提供一个典型的范本。  【关键词】:小说;小人物;善念;贪欲  在作家的写作指向里,小人物这一群体往往是他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类型。如中国作
期刊
【摘要】:李准在《黄河东流去》的前面写到,他希望“重新评估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小说的着眼点不在于重复一次灾荒和战乱的记忆,而是探讨中华民族何以在屡次灾难中战胜困难,不断获得新生,绵延至今。本文将通过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力量。  【关键词】:黄河;民族;生存;延续;精神力量  提到灾荒记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恐怕再没有像中原儿女体会的更为深切了。中
期刊
【摘要】:象征主义这一写作手法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红字》中这种象征主义这种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海斯特的女儿小珠儿(Peal)这个名字的多种寓意。  【关键词】:《红字》;小珠儿;象征  一,《红字》的主要内容介绍。  《红字》讲述了17世纪清教殖民统治下,在波士顿发生的一个爱情悲剧。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年轻貌美,但是却嫁给了年老且身体畸形的医生齐灵渥斯。在移
期刊
【摘要】:在众多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中,美国作家欧·亨利就是其中一位代表。欧·亨利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对于美国社会底层人物生活描写的比较多,在这些众多的描写中,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给予了认识。一方面是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底层人物给予赞扬。作家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充分地对人性善给予了探索。此文对欧·亨利的一些小说作品进行探讨,旨在对作家笔下的小人物的真善美与违反人性的假丑给予深入地剖析
期刊
【摘要】:我们婴幼儿服装的的比例在服装市场上占据着不小的位置,然而目前我国由于婴幼儿服装结构设计研发缺乏、号型不规范。导致婴幼儿服装市场混乱,很多婴幼儿的服装结构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生理的特点,更要造成衣缩版的现象发生。加上一些盲目的家长也无从选择。本文从婴幼儿生理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对婴幼儿的服装结构进行了分析,从整体结构设计到领子、口袋等的设计。  【关键词】:婴幼儿;服装结构;生理特征;松量;舒
期刊
【摘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生饱经宦海沉浮,可谓是命途多舛。仕途上的首次剧变“乌台诗案”发生后他被贬谪黄州。黄州时期,苏轼对“东坡”情有独钟,既以其为居住地,又以其为号,并在这段时间内创作了一系列的名篇,拥有一种独特的“东坡情结”。这种情结,既体现了与前人白居易的情感契合,又是自身“田园情怀”的体现,同时是他人生剧变后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体现。  【关键词】:东坡;白居易;田园情怀;思想  “情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