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深山教师的“红烛情”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趁着暑假,完成校园建设,不耽误孩子们上学。”郧县五峰乡德勤希望小学校党支部书记张圣启对9月充满期望,孩子们要返校了。
  自暑假以来,张圣启天天都在工地。他都五十多岁了,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在工地上,不是忙着给工人搭把手,就是忙着铲混凝土……德勤希望小学的老师们都很敬佩张圣启。
  他曾举着火把爬几公里山路到学生家劝学,差点送命;他背了几万元债,却资助了100余名学生;他公差途中因车祸摔断3根肋骨,被抬上救护车还念叨着建校工作,住院一个月后提着满满一袋子药返回工作岗位……他用一名山区教师的敬业精神,在大山深处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红烛之歌。
  15岁当“孩子王”
  “你是村里惟一的文化人,你可要留下来,全村的娃子都指望你了。”1976年初中毕业的张圣启,面对老村支书的再三挽留,放弃了继续读书深造的念头,放弃了走出大山的梦想。15岁的他,当上了每月仅拿十几元工资的“孩子王”。
  3间土坯房,没有操场,屋内阴暗潮湿。在石头和泥巴垒起的台子上架块木板,就成了课桌凳和讲台。阴天光线暗,就到屋檐下上课。雨天,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冬天,教室像一座冰窖,大多数孩子的手脚冻出了疮疾。因山高路远,很多学生中午不回家,他就为学生烧菜做饭。晚上放学,他又要护送孩子回家。遇到山洪暴发,他还得冒险涉水背着学生过河。张圣启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校是郧县五峰乡张家楼村小学,学校坐落在半山腰。
  张圣启的亲戚看在眼里,多次上门劝说,并为他提供进城工作的机会。面对艰苦工作环境和一贫如洗的家庭,他也曾想放弃在深山教书。但他一想到孩子们和老村支书企盼的目光,他还是留了下来。每当他想放弃教书念头的时候,他总是暗暗鼓励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一定会挺过去的。就这样,他在五峰乡大山沟里的三尺讲台上坚守了36年。
  手执火把忙劝学
  张圣启调入五峰乡上塔小学后,挨家挨户上门劝学是他头等大事。上塔村位于郧县五峰乡深山里,这里经济条件落后,全村300多户人家分布于沟沟岔岔,学生大多辍学在家放牛、放羊。也有的家庭因为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家长不放心,所以只能让孩子待在家。家访劝学,一时间成为张圣启最主要的工作。到较远学生的家里劝学来回得走几公里山路,有时天黑了,他就点燃一把扫帚照明。遇上雨天,山路泥泞狭窄,稍不小心就会滑倒,还有坠入悬崖的危险。
  劝学的艰险,对吃惯了苦的张圣启来说算不了什么,最让他无奈的是一些学生家长的态度。“他们一见到我来,就关门躲进屋。有的甚至嘲笑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张圣启说,“我就装作没听见,没看到,有时我就 ‘赖’到他们家里不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张圣启苦口婆心地劝说,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失学,一些到外地读书的孩子也相继回来了。
  对于因贫辍学的孩子,张圣启还拿出微薄的工资资助。二年级学生曹文文因家中突发事故致贫,张圣启就给她买书包、文具,鼓励她好好学习,改变命运。多年来,经济并不宽裕的张圣启资助学生达100多名。
  拎着药品回岗位
  2010年4月14日,在德勤希望小学任教的张圣启和几位同事到五峰乡中心学校开会。途中遭遇车祸,他肋骨骨折。当时,处于昏迷状态的张圣启被人从车子里拽出来,被人叫醒后,他的第一句话却是:“坏了,误了校园建设的大事。”
  经医院检查,张圣启3根肋骨骨折、脑震荡。他一边接受检查还一边请看望他的教师帮他向乡中心学校汇报学校建设的准备情况,以免耽误了工期。在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张圣启就耐不住了。同事和医生都劝他,伤筋动骨100天,最少要住院3个月,急着出院可能会落下大病根。可急性子的他对医生软磨硬缠,最后拎着药、捂着胸脯坚持回学校上班。
  2011年元月起,建校开始了,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程一天不停,他就在工地上守一天。别人都觉得监理是个清闲差事,可在张圣启看来却是天大的事。他认为,建设高质量的房屋,孩子们住着才安全。于是,校园建设的工地上多了一名“编外工人”。在工地上,他时常给工人搭手或搬物,工程与图纸有丝毫差异,他都要亲手去测量并矫正。3月14日,他爬柱子测量时用力过猛,尚未复元的肋骨又被挣裂了。可他仅是去医院做了个检查,而后又拎着药返回了学校。
  张圣启已是50多岁的老教师了,当地像他这个年龄还在职的教师寥寥无几,可如果有人向他提退休的事,他准急,“我身体还好得很,工作绝不会拖后腿,谁干不了谁退!”大家都知道,那是因为他对工作饱含深情,难以割舍教育这块“圣地”。
  或许,他是在兑现一个承诺:既然选择了大山和孩子们,就应该一辈子坚守。
其他文献
这个世界需要会唱歌的牙刷或绷着网线的板球拍吗?“装配实验室”里的业余发明家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利用实验室里的先进设备,亲手将自己的创意制作成成品,一品发明的快乐。  装配实验室全球连锁,拥有几乎可以制造所有产品的工具,供每一个有好点子的人免费使用,前提是创意共享。它们是业余发明家的“梦工厂”,让人们相信,发明不只属于科学狂人,也属于普通百姓。  梦想成真  马特·金看上去不太像一个发明家。他身材
期刊
在修文县城,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会钦佩地竖起大拇指。这位老人叫刘钦向,现已79岁,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清匪反霸斗争,解放后担任过修文县工商局局长等职。1985年离休后,“闲不住”的他经常投身于修桥、补路、捡垃圾、种花草树木等公益事业。有人问他图什么,老人说:“我啥也不图,离休后不能白吃白喝国家的,比起在炮火中牺牲的战友们,我这点奉献算什么。”  20年,守望一
期刊
2012年川渝老年大学协作会暨川东北片区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绵阳市召开。会议强调,四川、重庆各级老年大学(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传达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精神,通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6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  会议认为
期刊
10月23日,重阳节,安义县新民乡凌家村70岁老太太贺梅秀忙得不亦乐乎。她自己开着私家车,载着舞伴们,到乡敬老院、珠珞村等地四处义务巡演。七旬老太开车去乡下跳舞,爱玩时尚的贺梅秀所到之处,常引得乡亲们看新鲜。65岁学会开车,70岁学会跳舞,“老来俏”贺梅秀不仅成为安义学车年龄最大的老人,也成为十里八村乡亲们聚焦的“乡村明星”。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特别是乡下老太太,人到古稀之年,一般都爱在家里晒
期刊
在车站的月台上,一对夫妻正在互相埋怨。丈夫望着已经开出的车对妻子说:“都怪你!要不是你一个劲地磨蹭,我们满可以坐上这趟火车。”  “都怪你!”妻子回敬道,“要不是你一个劲地催命,我们满可以不用花好多时间等下趟火车。”
期刊
15年前,儿子出生时,岳母大人曾来我家呆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老人才60多岁,耳聪目明,动作麻利,把我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妻子和儿子也都养得白白胖胖。只可惜,两个月后,岳母放心不下体弱的岳父和小孙子,执意要回农村老家,我和妻子只能顺从。  不过,这十来年里,妻子心里一直有这么个愿望:让乡下的老母亲在城里过几天好日子——毕竟,我们家的房子越住越大,而岳母的背却越来越驼。今年暮春,卧病在床的老岳父去世了
期刊
六十岁生日:在京刚过完,江青又安排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花甲”大寿。党中央收到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热情祝贺毛泽东六十大寿。毛泽东决定,对于这些贺电、贺信,一律不准公开发表。  可是,警卫人员们抑制不住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想给他祝寿。这天,中央办公厅警卫科长申虎成很早就来到值班室,走到毛泽东床前,把大家的心意报告给他,并祝他健康长寿。  毛泽东
期刊
10月过后,机票打折,部分景区实行淡季门票价,游客锐减……令淡季低价出游成为目前旅游市场的“主基调”。在种种诱人的实惠中,有哪些线路值得我们立即报名,哪些值得再推敲?我们为你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淡季实惠线,各取所需。  九寨沟冬景 寻觅民俗风情  推荐地:四川九寨沟  看点:藏羌族风情+冰瀑节  来到九寨沟,你可以发现,在旺季随处可见的激流瀑布,此时都凝成了冰条,一条条动感地悬挂着。而每年的一
期刊
“我们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老太太,60来岁了十分爱打篮球,每天都坚持练习。”附近熟悉的市民如是说。在禅城区南浦公园,每天上午10点左右,一名老太太都来这里抛篮球,没有人陪练,就独自一人娱乐。据悉,她是受儿子的熏陶而爱上打篮球的。  近日,我来到南浦公园靠西门的草坪,这个老太太果然出现在公园里。她正拿着一个红色的小皮球朝公园的一棵大榕树上抛去。她以大榕树一根高约2米半的树枝为球架,每次都要抛过树枝,而
期刊
西安人爱国画,济南人喜书法……经调查发现,各地文化积淀和艺术家实力的不同,导致百姓艺术收藏风格的差异。  在过去的时间里,经过九座城市市民的观展、喜爱、钟情、不舍,直至收藏,不同城市的百姓,对各类艺术品呈现出了不同的喜好。  首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的国画作品,在各个城市都呈现出较受欢迎的态势。但根据地区的不同,艺术品类型受喜欢的程度也有差异。杭州站、济南站、西安站、南京站国画的成交量都很大,每站的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