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构建幸福课堂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ongyo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构造幸福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构建幸福课堂,充分展示课堂魅力,促成学生积极情绪的产生和保持,催生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在幸福的课堂中享受语文、享受快乐、享受尊重、享受人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生成智慧、体验幸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创设情境 积极情绪 有效性 成就感 幸福感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①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享受快乐、享受尊重、享受人生、让语文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人文魅力倾倒学生,智慧魅力熏陶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构建幸福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创设幸福情境,促成积极情绪的产生和保持
  人的幸福感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节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教学节奏等,让课堂构成幸福学习环境,促成积极情绪的产生和保持,从而使学生萌生幸福感。因此,创设课堂幸福情境,关键从以下两点入手: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宽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且提醒自己注意转换角色,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跟学生成为伙伴,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亲近的朋友,让学生心理自由和安全,宽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自然就会形成,为学生创设了幸福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激活,从而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用爱温暖每一位学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爱是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师要注重情感投资。教师平时应多走进教室,走进学生,与其交流,关爱他们,从心灵上密切与学生的关系,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亲密无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整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其乐融融。师生一起探索、一起体验、一起感受、消除学生课堂心理的紧张情绪,积极情绪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使课堂教学做到在“乐中学,学中乐”,引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探求学生的兴趣点,催生学生学习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于使每一个孩子的心都能受到人的崇高欲望的鼓舞,而给别人带来欢乐、幸福、顺利、好处和安宁。”②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说明兴趣才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苦为乐,乐中学,学中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在教材中探求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三、创设时空平台,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幸福感是一种较为长久的愉快感,是一种存于内心的体验,而真正获得这种体验需要对自我能力有信心,甚至欣赏。③可以说成就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作为一种感觉可以被点燃和烧旺,可以被激发和放大。教育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必须成为一个幸福的过程、一次快乐的“旅行”。课堂上要追求幸福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解放学生。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时间;解放空间”儿童六个“解放”和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④这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教师要摈弃“一堂言”的传统教学方法,尽量少讲,精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了时间和空间,才能为问题而思、而问、而学、而创。如在教学中学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感受自然》这课时,如果单靠在课堂内完成习作是无济于事的。这时教师必须解放学生,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提供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投入到多彩多姿的大自然,陶冶学生的爱美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得眼力,这不仅解放了学生,而且也使学生能在快乐中习作,品尝了在学习中的快乐,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课堂解放中获得成就感。
  四、创设展示舞台,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美国作家梭罗.H.D曾说过:“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⑤心理学研究表明常感到幸福的人往往表现出自信、乐观、自尊等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帮助他们长期拥有幸福感并提高其幸福感。能体会幸福的人,自然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课文情节表演等),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参与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体验成功,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在自信中享受幸福。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春》这课时,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就适时地给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我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课文配音,让学生读给学生听,看谁读的有感情,最后在课堂中展示。此要求一出,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感动机马上被牵引出来,教室里书声琅琅,当学生开始展示时,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读的那么投入,读到精彩处,教室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神情。这不但让学生更深刻地品到味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而且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享受到学习的自由、学习的充实、学习的快乐,在愉悦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中,生成智慧,分享智慧,表现智慧,品味快乐,享受幸福。
  总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时空,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课堂,构建幸福课堂,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 释:
  ①②④宋吕银.《让“教育”与“幸福”联姻》《江苏教育》编辑部.2009.9.15.第1页.
  ③⑤袁源.《营建幸福课堂生活》《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2008.7.10.第119页.
  参考文献:
  [1]张惠.《在生活中返璞归真,在智慧中精彩生成》《新课程教学案例》《新课程教学案例》编辑部.2006年.第7~8期.第8页.
  [2]徐岗.构建学习科学的最佳心态.《教育》.教育杂志社,2009年.第11期.第41页.
  [3]朱静.《关于课堂讨论的思考》《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2008年.第3期.第57页.
  [4]胡明艳.《空则有灵气,宽则生智慧》《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2006年.第2期.第19~20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铁富中心中学
其他文献
ZIX阳中国国际建筑节能四靳展览会日期:2以玲一7一8至7一,0地址: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电话:010一51811281 2006中国(沈阳)韩国商品展览会日期:20(万一7一15至7一18地址:沈阳科
高中毕业后,张军武来到北京打工。一个朋友在西城区摄影器材中心租了个档口,批发和零售望远镜、放大镜和照相机。张军武就在店里帮忙。1999年11月,朋友把店低价兑给了张军武
宁可不挣钱也要“挣”诚信1998年,已经是3个孩子妈妈的张书英听别人说办个小型保温材料厂投资不大。见效快的信息后,在缺资金、少设备的情况下,硬是办起了燕兴保温材料厂,开
高中历史教学,主张关注历史,且贴近现实。国内外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正是现实关注的焦点所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突出历史教学的实践性功能,是教育形势所需,更是学生兴趣所在。从高中
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就如氧气对于人的生命那样重要,它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也能怡养灵性,健全久格,提高个人修养.课外阅读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外阅读的质
在大学生物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走向大众化、平民化的教育,在大学生物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水平,更要培养和提升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竟是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设计很不到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自
期刊
教育工作者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 Ed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引导着班级的氛围风貌,搭建着班级的精神内核。尤其是面对初中生群体,这样一个希望成熟但又不太成熟的、思想丰富的群体,班主任需要宽严并济、松弛得当,以
期刊
高中新课程改革应时代而生,众望所归、势在必行.要使新课程改革突破传统教育坚冰,取得成效,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