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改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开始重视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人修养,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对于这一教学理念的应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建设一个高效学习的课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初中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基于小学语文再提升一个高度,同时其语文学习能力也要不断进步。生本课堂注重发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状态学习。本文在基于对核心素养背景的了解下,探究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生本课堂
   现如今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有意识地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语文这一学科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放在长远的发展来看,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培养人识字造句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阅读分析能力,还有对学生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影响,语文的学习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素质教育阶段。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脱离了小学的幼稚,对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人格的树立也建立了基础,但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管中窥豹,过度强调独立与众不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健全的人格以及世界观,并根据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陷入被动式学习,由教师传输知识,然而这个过程中缺乏学生自身的思考与理解,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因不能及时吸收知识而落下学习进度。实际上,当一个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如果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吸收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提倡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民主,积极的人文教学课堂。
   (二)符合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
   生本课堂这一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取更高效,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一是提高当前教学整体质量,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发展自身的个性化特点的同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生本课堂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些活动的建立是基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如果学生课堂学习没有兴趣,消极应付,那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因此,教师需要转换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理念的方法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文化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师首先需要树立语文教学不限于课本知识的理念,拓展教学思维,将教学模式多样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换角色,在维持一定教学秩序和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提高核心素养。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文阅读作为教学重点,围绕核心素养的理念来构建生本课堂,基于课本文章拓展,用更多的优秀作品来进行阅读分析,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是优秀的大文豪,其所写的《藤野先生》从多个角度来讲述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对作者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入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来分析鲁迅先生的描写手法,同时引导学生走进鲁迅先生的时代,通过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更深入的走进《藤野先生》这一课文。
   (二)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引導学生体验式学习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在于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本来结合学生熟悉的周边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带领学生不断深入了解课文,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收集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拓展视野,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有趣的语文学习课堂氛围,在这种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学生也能相互激励,提高自身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语文学习基础有一定的了解,在基于这些学情分析之上,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应用。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思考家乡的冬天有哪些特色,并带领学生观看冬天景色的视频,融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济南的冬天》中对冬天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手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语文知识,加强语言能力,同时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三)构建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两者的教育思想,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加入民主平等、自主合作、创新探究的因素,与学生们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语文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中积极探索、团结合作、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因此,在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开展阅读分享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融合学生的奇思妙想。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在一种对语文的热爱中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钱塘湖春天景色的视频,一一分析这首诗中的诗情画意,并通过与其他类似的诗词类比分析,让学生们自主发言,探讨诗句描写的手法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生本课堂的理念与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十分符合,生本课堂相较于传统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参与能力,它主张营造了一个具有民主、平等、激励和谐氛围的人文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共同合作探究问题。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魏建强.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
   [2]吴仁根.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知识窗(教师版),2018(08)
   [3]尚小明.如何打造和谐的初中语文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
  (江苏省仪征市金升外国语实验学校,江苏 扬州 211400)
其他文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显重要。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说过:“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当前,许多年轻父母因忙
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麦芽生产线在江苏进行了试运行,其干燥箱风机由北京风机厂生产,叶轮直径约3.6m 皮带轮直径850mm;拖动电机2台,电机型号规格和皮带轮直径分别为:YDT315M<
一、现在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
<正> 定子铁心叠压胎,我厂原采用的结构是每个机座号、每种极数都用专用的底座及压筒,这样工装很多,并需很多工位器具来堆放。改进后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原有的6、8极压胎底座
以“盾构与掘进机施工”课程中“管片拼装技术”这一节内容为例,通过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管片拼装施工过程中,要精准定位、诚心协作、勤于思考、坚定信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
前不久,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绿色荧光鸡”。在黑暗光线下,这些转基因小鸡的喙和脚呈现绿色荧光。小鸡胚胎注射荧光绿色蛋白质,从而使科学家在测试中很容易将它们与其它小鸡区分开
农村乡镇中学留守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知识面窄。如何培养农村乡镇中学留守学生的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在当下纷繁众多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中,作为战斗在农村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们,应
设置5种温度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最初萌发时间等指标,探讨夏枯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
本文分析了进口铁矿石机械取样的各个流程,确定进口铁矿石机械取样过程的风险点,再结合辖区码头现有的条件,研究如何运用现场巡查等有效手段控制机械取样的风险。
明确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管的对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调查监管存在的监管力量不足、从业门槛不明确、实时监管措施缺乏等问题。结合国内外调查工作监管经验和近年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