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轨道工程理论与技术”是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研究生主干课程,通过多年实践,其课程讲述内容、授课方法等与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轨道交通及铁路现状不相适应,也不符合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改革理念。详细探讨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应重点建设的内容,分析了应采用的授课方式,并从铁路行业要求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点出发,针对该课程提出了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议。
  [关键词] 课程建设;研究生教育;重点学科;实践环节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134704522);2020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项目(275210529143)
  [作者简介] 肖 宏(1978—),男,内蒙古巴盟人,博士,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铁道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1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将促进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要体现“四个服务”,要基于中华文化和“产教融合”,建设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服务于“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实训课程是帮助中职模具专业学生将工匠精神外化为行、内化于心的重要途径。专业特性决定模具专业有其独特工匠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实训课程教学全过程有着深厚价值意蕴。只有解决好“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即“结对帮扶”打造工匠之师;“课岗对接”制定实训内容;“榜样引领”完善教学方法;“赛训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模具专业工匠精神内涵,并学习工匠精神、践行匠人行为、锻造工匠品质、树立工匠理想。
摘要:学生通过朗读逐字逐句地大声将学习过的课文表达出来,其间眼睛会反复“扫描”每一个文字,嘴巴会反复说出与文字对应的读音,这有助于他们不断加深对文字写法、读法的印象,不断增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锤炼语感。朗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还原场景,读作者心境;提供素材,读文本主旨;丰富形式,读表达技巧。  关键词:朗读;场景;素材;形式;评价  学生学习的一天,往往始于琅琅的读书声。他们逐字逐句地大声将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我们小点儿声》一课观察主题设定为“评价信息的有效收集”,重点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了什么样的评价信息?从哪里收集评价信息?怎样收集评价信息?”三个问
摘要:《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学程设计首先调查学生的阅读困难,作为学程设计的依据;进而将整个学程划分为纲目引领、专题导航、系统整合三个阶段,设计具体的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真阅读”。该学程设计遵循“循序渐进”“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三个原则。  关键词:《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学程设计  学程是相对于教程而言的,主要指學的落实过程,包括学习进程和学习任务等。郑桂华老师说:“学程是
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改革攻坚的关键。线上教学资源具备技术性、他者性、传播性的主体特征,要以此为三个维度来理解线上教学资源的教育逻辑;要在解析资源外部表征、组合与生成、呈现与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优化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流程和建设标准,提炼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的理念、原则,从而对线上教学资源的转化性或设计性输入、资源应用过程性转化或生成形成新的认识与实践,提升线上教学资源质量。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选入了蒲松龄的《促织》,其中“一鸡瞥来,径進以啄”的“瞥”字,有教师通过归纳推理出“瞥”应译为“突然,倏然”,但其归纳方法存在着逻辑不严密之嫌。细读《聊斋志异》中涉及“瞥”字的语段,结合《说文解字》的释义,对《促织》篇中的“瞥”字进行多元思考和逻辑分析,在具体文本中运用语用疏义的方法解释“瞥”字,达到对文本的细读和解释。  关键词:《促织》;瞥;归纳;语境;语用疏义 
小古文之“小”体现在文章篇幅之“小”和内容难度之“小”.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的基本定位是“初识”,这要求小古文教学必须切中“小入口”.制订“小目标”,从读通课文起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与社会转型的相适应,对创新型创业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想要培养出有技能有担当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就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双师双能型人才培养发展现状,提出了双师双能型人才培养基本策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大学生学业困难现象变得日益普遍和突出.做好学业困难大学生工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成长,也是高校学风建设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