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的区隔与破解

来源 :当代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饭圈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迫切需要多元视角的系统研究。本文以文化区隔为理论基础,从新媒体环境的传播视角出发,通过考察新媒体环境生成的偶像异化、粉丝非理性、群体极化三个饭圈文化特征,着力发掘饭圈文化造成的情感模因、圈层争夺、技术支配三个文化区隔特征,并提出破解区隔的治理方案。
其他文献
利用1961-2017年青藏高原110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及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气候平均候雨量稳定通过阈值法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相结合划分青藏高原雨季起讫期,分析起讫期时空演变特征,重点探讨了高原雨季开始/结束早晚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雨季开始期呈明显的提前趋势,结束日期呈微弱推迟趋势,进入21世纪后,高原雨季开始期明显提前、结束期逐渐推迟,因而雨季持续期延长;(2)高原夏季风的建立为高原低层气流提供了辐合上升条件,随后东亚夏季风爆发,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
学位
学位
为探测广西北部湾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等方法探究2000-2015年广西北部湾植被NDVI变化特性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植被NDVI年均值为0.753,夏季和秋季多,春季和冬季少,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植被覆盖类型以中高级分类为主,面积占比超过60%,多分布在高山地区,中、中低级植被覆盖类型占比
NEX-GDDP数据具有分辨率高且其中所有模式分辨率统一的优点,其对青藏高原地区极端气候的模拟能力如何,鲜见报道.使用1986-2005年青藏高原地面气象台站逐日观测资料,选取了最能体现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活动受气候变化影响的10个极端气候指数:霜冻日数(FD)、结冰日数(ID)、最低气温极小值(TNn)、最高气温极大值(TXx)、暖日持续日数(WSDI)、冷日持续日数(CS-DI)、年降水量(PRCPTOT)、连续无雨日数(CDD)、连续有雨日数(CWD)和日最大降水量(RX1day),从极端
利用高空、地面、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3-2017年5-9月中国黄河河套及周边地区52次干线触发对流天气个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统计了干线时空特征、影响系统及干线两侧地面气象要素以及基于探空的环境参数等特征.结果表明:(1)河套及周边地区干线主要出现在河套北部(包括其西北部、东北部)和河套内,其走向以东东北-西西南和东北-西南向为主.干线宽度多在80~100 km,长度多在300~800 km.干线频次年际变化大,上述5年间年平均10.4次,集中出现在6-8月.干线多出现在每天11:00(北京时,下同)-1
2015年8月2-3日西安地区连续两天出现了短时暴雨天气,引发山洪和泥石流,造成铁路中断和人员伤亡.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西安站的多普勒雷达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0.25°×0.25°),对两次过程的对流条件和触发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天的对流条件有明显区别,2日西安为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高温高湿,地面温度达39℃,能量充沛,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大于2000 J·kg-1,地面到850 hPa大气垂直温度递减率接近超绝热状态,非常利于对流触发
利用南疆塔里木盆地加密自动站数据、常规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欧洲中心ECMWF模式预报初始场资料(空间分辨率0.125°×0.125°),针对2019年6月24-26日发生在昆仑山北坡罕见的暴雨过程,分析了南亚高压、高原低涡和切变线等高原天气系统对昆仑山北坡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雨出现在100 hPa南亚高压双体型转为青藏高压单体型的大尺度环流下,500 hPa中低纬呈“两高夹一低”经向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不断西伸,外围偏南风盛行,伊朗高压东进加强,
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越发重要.结合贵州部分高校网络空间安全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教育部对贵州网络空间安全硕士点专项评估情况,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和硕士点建设对策.其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网络空间安全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利用欧洲中心ERA-I和NCEP CFSR再分析资料、NCEP CFSv2回报和预报资料,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平流层极涡边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评估了CFSv2系统对北半球极涡边界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980-2017年,从整体趋势来讲,冬季北半球极涡在北美区域回缩北退,在欧亚区域扩张南进;秋季北半球极涡在北美地区呈扩张趋势,在欧洲地区呈回缩趋势,在亚洲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是明显扩张的趋势,10年代又为明显回缩趋势.在冬季,北美区域极涡回缩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区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