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稻天优6217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晚稻品种天优6217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在江西省上高县作双季晚稻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晚稻;天优6217;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045-02
  天优6217是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母本天丰A与父本R6217(测64-7/99-215)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江西省审定(审定号赣审稻2015029)。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18d,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大,熟期转色好;在2016年9—10月晚稻雨水多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抗倒伏、抗稻瘟病表现突出,是一个早熟、优质、高产、稳产型品种。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 根据审定公告,2013—2014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13年平均产量8 332.5kg/hm2,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4.31%;2014年平均产量8 202.9kg/hm2,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7.49%,差异达极显水平著。两年平均产量8 402.7kg/hm2,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5.90%。2015—2016年在上高县作晚稻大田种植,一般产量为8 250~
  9 000kg/hm2,高的达9 750kg/hm2,表现出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得到了农户的普遍认可。
  1.2 农艺性状 在上高县作双季晚稻稻抛秧栽培,2015年6月22—27日,7月13—22日抛栽,9月10—14日破口,10月26—30日成熟,全生育期115~119d。2015年6月23—28日播种,7月18—25日抛栽,9月12—16日破口,10月29日至11月3日成熟,全生育期116~120d。两年平均株高104.3cm,穗长22.2cm,有效穗数327.3万穗/hm2,穗粒数124.6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8g。枝繁叶茂,植株高大粗壮,群体量大。
  1.3 米质 根据审定公告,该组合主要指标为出糙率78.8%,精米率67.9%,整精米率58.2%,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3.2,垩白粒率22%,垩白度1.8%,直链淀粉20.2%,胶稠度50mm。米质达国优3级。
  1.4 抗性 根据审定公告,该组合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两年在上高县种植,叶瘟、穗颈瘟均未发生,田间表现抗性好。
  2 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2.1 消好毒育好苗 种子消毒是病虫防治的第一关,搞好消毒工作,有效杀死种子所带的恶苗病、稻瘟病等病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秧好一半禾”,培育壮秧是田管的第一关,秧苗要叶青秆壮。
  2.1.1 把好浸种关 先将种子于浸种前2~5d晒3~5h,然后用清水浸2~4h后选出空秕粒等杂质;再用25%咪酰胺乳油2 000倍液(一般1kg干种子用2mL咪酰胺)浸种消毒6~10h(当年海南种要适当延长12h左右),捞起放阴凉处催芽露白后下午播种。
  2.1.2 把好育苗关 播种前10~15d犁耕耙好田,前2~3d秧田用45%复合肥225~320kg/hm2作底肥;1hm2大田备足大孔353孔软盘1 350~1 500个或中孔400孔
  1 200~1 350个;用畦沟中的湖泥作营养土时,要待秧盘泥面沉实后再播种;晴天一般掌握下午播种为宜,晴天谨防烧芽;播后看天看时放跑马水,掌握在傍晚或清晨放水,水漫过畦面李随即放干水。
  2.2 适时抛促早发 该品种属多穗型,要严格控制秧龄(秧龄一般20~22d),重施基肥,确保早生快发,搭好丰产苗架。
  2.2.1 把好秧龄关 秧龄掌握在18~22d,在叶龄在4~5叶抛秧,因此播种一般掌握在6月20—28日,过早播种会秧龄长,秧盘营养土吸收消耗完,秧苗枯黄、老化,抛到大田后易早穗现象;过迟播种易导致破口期推后,造成破口齐穗安全期受寒露风的危害,影响产量。
  2.2.2 把好密度关 抛秧须备足种子30kg/hm2,抛足
  30万蔸/hm2,保证基本苗在75万~90万/hm2,实现有效穗300万~330万/hm2。全面推广点穴抛,遮泥水抛秧,提高抛栽质量和均匀度。
  2.3 抓管理夺高产 农谚说“三分种七分管,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加强科学管理,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挖掘潜力夺高产。
  2.3.1 把好施肥关 施足基肥,大田施45%复合肥525~675kg/hm2作基肥,结合翻耕时深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早施分蘖肥,一般在抛秧后5~7d,活蔸立苗时,结合化学除草,1hm2用尿素105~150kg、氯化钾150kg混匀撒施,促早生快发。“苗到了不等时,时到了不等苗”,苗足早晒田(一般有300万穗/hm2时),晒田要到位,但泥土不要现白。要看田、看苗、看天施好壮苞肥、穗肥。一般晒田复水后1hm2补施尿素45kg、钾肥60kg或45%复合肥100kg左右,促进禾苗稳健生长和大穗形成。该品种要严格控制氮肥,氮肥过量易造成叶叶宽叶披。“碧护”是含天然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薹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倡每季用3次,用1g浸种2.5kg种子,促使芽壮、芽势齐;在分蘖期用45g/hm2喷雾(结合防治病虫害时混合喷雾),有利发蔸、促进苞粗穗大;破口期用45g/hm2喷雾可提高结实率、保叶增加千粒重,实现高产。
  2.3.2 把好管水关 抛秧时做到遮泥水抛栽,水浅或无水如晴天高温易晒死或造成返怀表地慢,水深不易立颗扎根;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薄水打苞抽穗提高结实率,齐穗后干干湿湿壮籽;在收割前7~10d断水,忌过早断水。分蘖末期至黄熟期忌深水浸泡,易造成纹枯病和稻飞虱重发生。
  2.3.3 把好病虫防治关 病虫防治时间上要抓好三期“育秧抛栽期、分蘖孕穗期、破口齐穗期”,因该品种长势茂盛,病虫种类上要突出抓好“一虫一病”(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治。分蘖期重点防治二化螟、纹枯病,孕穗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破口齐穗期实施混合用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
  2.3.4 把好收割关 当禾苗快进入黄熟期,根据田中干湿度,田干时要放跑马水,忌保水泥烂,防倒伏,也有利于机械收割;如收割前断水过早,易出现早衰,造成千粒重下降和禾苗早枯,影响产量。黄熟期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收割,确保粒粒归仓。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基于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方法对高介电常数介质加载的谐振腔作了数值仿真,发现谐振频率与介质插入深度基本呈线性关系.通过引入一个补偿因子对介质的插入深度进行补偿,提高了传
摘 要:包头市从公园建设和管护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将“建管并重”的理念落在实处,从制度建设、园艺技艺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城市绿量稳步增加的同时,维护管理跟得上,实现了“提质增量”的园林景观管理目标。该文概述了包头市园林绿化及公园管理的情况,同时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公园;管理;养护;包头市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摘 要:该文分析了猪肉黄脂和黄疸的成因及肉尸鉴别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猪肉;黄脂;黄疸;鉴别方法;处理  中图分类号 S8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 0089-02  定点屠宰厂开展生猪屠宰检疫,是发现动物产品卫生质量异常和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笔者在铜陵市隆门定点屠宰厂屠宰检疫中发现了以脂肪黄染为主要特征的黄膘猪肉。由
摘 要:该文通过对对石台县毛竹资源现状介绍,分析了低产低效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培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水肥管理等,以提高毛竹林分产出效益价值。  关键词:毛竹;低产低效;改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71-02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禾本科刚竹属,常绿乔木,杆高可达15m以上,粗达20cm
应用双时格林函数这一有效的方法,考虑自旋为S=1/2的海森堡反铁磁链中最近邻和次近邻的作用,通过使用简单的退耦近似——无规相近似,解析地计算得到了低维阻挫系统由自旋流体向二
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概念简单,适应性强,但存在早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基于搜索空间划分(Search Space Division)和Sharing函数的智能分布粒
根据群论及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推导了SeH(Se^2H)分子基态(X^2Ⅱ)与SeH^-离子基态(X^1∑)的电子态及相应的离解极限.采用量子力学从头算方法,运用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ISD(T)和电子相
基于紧束缚的Su—Schrieffer-Heeger(SSH)模型,利用非绝热的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基态非简并聚合物中负电极化子(电子型极化子)和正电极化子(空穴型极化子)的碰撞过程.研究发现,弱电场下两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流体计算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用模拟各工程中的流体流动.本文利用该方法研究在低雷诺数的不同雷诺数下三维后台阶流动的计算,并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半盲离焦图像复原算法,首先利用二元树复小波变换和特征值分解提取图像的特征矢量,将该矢量用来训练小波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好的网络估计离焦模糊参数.由此获得点扩展函数,用Wiener滤波完成图像的复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估计离焦模糊参数和复原模糊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