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管理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班主任自身完善策略
  经师易得,人师难寻。作为班主任,我们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行为的关注者和评判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我们的目光之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谁的学生像谁”,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学生做好表率。班主任最好是一个多面手。不能要求每个班主任都是多面手,但班主任的生活习惯、工作作风学生都看在眼里,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正所谓言传身教。
  老师首先要站稳讲台,这样才能谈得上教育学生。所以班主任如果是教学的能手,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在教学中,我的课堂常常以问题为先导,充满探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惜花费时间补充一些新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尽量做到。我们让学生准时到班,戴校徽,对老师及外宾有礼貌,让学生不要穿拖鞋到教学区,不吃口香糖,不乱扔废旧电池,不要践踏草坪,等等,班主任都要同样做到。以身垂范,胜于千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句是所有的师范生都知道的良训。要落到实处,我们的话才能让学生信服,班级的法规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班级才能按我们的教育思想和希望发展下去。
  二、班风建设策略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或整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动、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班风发端于舆论的形成。一个班集体的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会形成这个班的班风。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班风的特点在于自觉性和持久性。全班绝大多数甚至全体同学自觉地坚持某种良好行为,就会在某方面形成好的班风。优良的班风是在班委会长期培养下逐步形成的,在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集体观念抓舆论。集体舆论的监督,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好的个人行为习惯,能够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良好的集体舆论,既是班风建设的一个内容,又是班风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大造舆论,以强化班风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强化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
  2.明确目标抓导向。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风建设的一大支柱及主导向。目标一旦确定,就要牢牢把握,把它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为、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班风建设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3.坚持“三化”抓常规。即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抓好班级常规工作。抓好常规既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班风建设最有效的一个途径。班风往往带来的是班级成员的一种自觉行为,而规章制度则是带有强制性的,但任何自觉行为都是在强制执行的基础上经过努力逐步发展而来的。常规是班风的直接表现。因此,在班风建设中,必须依靠常规工作的“三化”,通过校规、校纪、班规、班约,使班风的形成有矩可循、有章可依,从而加快班风建设的步伐。
  三、违规违纪处罚策略
  处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没有处罚的教育可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现在许多班主任处罚不当,或者说是处罚失当,体罚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避免的。处罚手段是班务管理的一种方式,运用得好,则有利于班集体建设;运用不好,则不仅起不到正向教育效果,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所以,运用处罚手段应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适度原则。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根据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对照学校有关违规违纪处罚条文,给予适度的处罚。如果“量刑”太重,当事学生不服,则产生逆反抵触心理;如果“量刑”太轻,则起不到教育当事人的作用,又起不到警示的效果。适度原则同时有另一层含意,是说处罚手段不能滥用。如果班主任动不动就处罚学生,就会搞得学生人人自危,个个害怕,班级成了“劳改所”,久而久之,处罚就失去了效力,班主任就失去了威信。班级管理不好,迟早会“天下大乱”。
  2.及时原则。这条原则的含义是,学生犯了错误,班级发生了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处理。因为,学生犯错误后,心里惴惴不安,比较紧张,在等待着老师的处理。这时班主任如果及时给予处理就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不至于蔓延开去。如果学生犯错误之后,班主任不及时处理,拖了很长时间不表态,不“结案”,学生就会认为班主任无能,没有办法。如果班主任过了很长时间再处理,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记忆淡漠,处理也就起不到教育作用了。
  3.公正原则。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时,一定要坚持公正原则,对班里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切忌偏心。如果处罚不公正,“看人下菜碟”,则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损害了班规校纪的权威,班级管理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赞美表扬策略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当作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我认为班主任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也可以表扬。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进步。
  1.口头表扬法。这是班主任经常用的表扬方法——站在讲台前,说上几句某某学生,做了什么好事,取得了什么成绩,然后说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之类的话。这种表扬方式简单方便,但有些单调,激励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班主任应该探索更多更新颖的表扬学生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歌声表扬法。除了口头表扬外,还可以用歌声表扬。如果歌喉嘹亮,班主任就可以选一首歌献给被表扬的学生。如果五音不全,羞于开口,班主任就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共唱一首歌献给这位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歌声加上掌声,其激励作用会更强。这种方法对于外向型学生更有效。
  3.喜报表扬法。学生给家长争气是他们最自豪的事。如果班里某位学生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班主任或是班干部写封表扬信,寄到学生家里,家长会脸上有光,学生会心里添彩,家庭气氛会更加和谐,学生会受到更大鼓励,激励效果会更持久。这种方法对于后进生,或是过去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家庭关系紧张的学生最为适宜。当然,表扬也不能滥施,要找准时机,让表扬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最高点。
其他文献
报道了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装置在使用焦距为10m的平行光管模拟远场条件下的阵列目标二维成像实验结果,实现的成像分辨率为1mm。 This paper reports the experimental
会议
摘 要: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有了乐音,生活才甜美,音乐课堂就应是最美的课堂,所以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我们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信心激趣、爱心鼓励、用心启迪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 音乐教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部分。预设体现课堂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两者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科学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或多或少地实施了生成性教学,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此作简要分析。  一、小组合作变成“形式化的参与”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这种方式就是实践新课
该算法中,对Bessel超越方程求解后,采用数值拟合技术,用幂级数逼近其解,使计算程序简化到能在袖珍计算器(如EX-7022)上运行,且精度高,其逼近精度优于1℅,可用于计算孤立的、波导空腔内
我做班主任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总的来说,我是模仿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创造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民主化、科学化的自我管理”,试图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具体地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刚开学,对学生一无所知,一切都按原来的建制进行。可是因为这个班曾经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和班干走了不少,所以只能凭感觉临时任命一些班干。可是干满十天,班长就想辞职。班级
本文采用 T.Hirota 等人提出的微带振荡器非线性等效模型,对体效应管非线性等效电路参数进行数值拟合,得到体效应管的非线性等效电路;利用介质谐振器作为稳频元件,实现稳频 M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