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公路的工程项目来说,地基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基的质量能够直接决定整个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然而在目前的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处理软基的技术考验了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目前,我国用于公路工程施工的软基处理技术非常多,如何选择最科学、最合理的技术成为了施工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软土工程的三个特点,随后突出了软基处理施工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公路施工;应用策略
  0 引言
  软土地基工程的处理作为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工程质量直接决定着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各地的公路施工單位或者建筑单位必须要认识到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加大对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准确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和处理,最大限度保证软土地基的施工效果能满足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并为公路的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已经出现了多种软基处理基础,施工人员要结合地质情况和经济效益的角度选择最佳的软体处理技术。
  1 软土工程的特点
  1.1 土壤透水性能差
  通常情况下,公路施工是对旧路的改造或者重新建设,该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软土地基情况,为有效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是其中一大特点,这种情况对土壤的透水性能产生的影响如下。
  1.2 土壤承载能力差
  从承载力的角度考虑,软土地基土壤的承载力比其他土壤的承载力差,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的含水量较多,导致土壤地质比较柔软。因此,在具体实施公路软土地基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保障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以免引发地基变形情况。
  1.3 土壤抗剪强度差
  因受到软土地基土壤较多含水量的影响,导致土壤的抗剪强度相对较差,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得知,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约为30 kN/m3,显然,这一强度标准无法满足公路工程质量建设需要,因此,需加大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力度,确保其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2 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2.1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做好对施工当地的实地考察,了解施工路段地区的路基特征、冻土形成情况以及高原冻土具体类型等。然后可采用合理的路基施工技术和设备,在进行填筑时适当减少填料数量以避免填料蓄热对冻土地区施工产生干扰。在进行路基施工时选择分层填筑方式,最好选择在温度适宜的季节,在开挖好路堑后用碎石进行基底换填,可减少路基受冻胀影响,避免产生路基融沉现象。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最具有现代化、先进性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具体是利用敲打、锤击或静力压入等方式把桩体运送到地基持力层的施工方法。优势在于桩体的负载力高,施工周期短、桩体可任意选择长度等,而且这些桩体大多是由规模化的工厂生产出来的,质量比较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运输环节也较为方便,无需消耗太多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施工效果理想。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在进行软土地基的松软工作时,必须要根据地基的松软程度来选择适合加固的位置,然后利用打桩的方式将零件放置在合理位置上。此外,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掌握软土地基的加固区域,以此来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标准、现代化的管桩施工方法,不断尝试引用更多型号的管桩,并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考虑,选择最合适的管桩型号和数量。
  2.2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作为软基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方法,主要是采用高压喷射机械的方式,把固定性、粘合性较好的材料混合高强度水泥一起喷射到软土地基中,此施工过程能够起到良好的强化地基强度效果。整个过程中,高压喷桩能用到高压旋转喷流切割土地,并把土地压密后混合搅拌,使土粒和水泥浆液混合均匀,在土壤中以结实固体的形式存在。现阶段,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中的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压力已经能达到40 MPa,其中分为高压喷射注浆和超高压喷射注浆,能把喷射强度有效控制在25米到40米范围之内。同时,加固后的地基直径也能达到2米,具有极其稳定、牢固的特点。另外,旋喷注浆法还能够控制加固范围,并且与地面形成水平、垂直的桩体,还能控制各个桩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若是能合理使用硬化剂的剂量,那么对于提升软体路基的强度来说,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当前,高压旋喷桩能够喷射到的深度较大,最大甚至能达到路基下30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方法较为适合对含水量较大、含有淤泥或者粘土的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2.3 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
  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引进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来提升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其主要是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将其灌注至土层一定深度后与土层进行混合搅拌,固结后,可提升软土层强度和承载力,并以此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施工质量。
  2.4 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施工技术主要应用在含水量过大的软体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填土之前,要在土地表面挖开一道沟槽,将土地表面的水清除,降低软土地基表层的含水量,这一施工过程主要是为了后续的机械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了实现在土地表面挖开沟槽在施工过程中起到盲沟作用,施工人员要用透水性好的砂粒或者土粒、碎石等材料进行回填。与此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在软基处理的表层排水法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排水沟槽设计方面的施工。主要分为两点,分别是布置沟槽和沟槽建造。布置沟槽主要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根据地形来挖槽,并合理控制挖槽的坡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水深入到地表当中,且沟槽之间的距离要满足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求;沟槽建造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确保排水量能达到相关标准时,避免排水量影响软土地基的牢固性,而且施工人员不能随意选择盲沟,要根据相关规定把盲沟集中在沟槽中心,并把盲沟的间距控制在三个盲沟的宽度范围之内。最后,在进行沟槽的填土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在土地表面四周区域挖开排水槽道,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公路软土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要想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就必须要了解软土地基可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的影响和威胁,并掌握各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处理技术,提升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浩.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16).
  [2]方元.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68-69.
  [3]张玉明.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153-155.
  [4]吴烹.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8(6):109-110.
其他文献
摘 要:高速公路工程在施工作业中面临软土路基的地质现象较为多见,软土路基区别于常规的地质结构,其荷载性较差施工安全系数低,对于高速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置软土路基,并且合理的提升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则成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发展中主要研究的问题。从高速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特点,影响,以及具体的改善策略方面,简要分析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与创新,建设企业要想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那么就要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另外,养护环节对于公路使用寿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建设企业还在后期加强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下文将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及养护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措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智能监测装备及系统对西南地区某互通边坡开展变形监测,监测数据较好的反应边坡的变形状况并提前及时地发出预警信息,为撤出人员和重要物资争取了宝贵时间,研究表明滑坡监测系统完全能够满足公路工程监测需求。  关键词:公路边坡;监测;预警  0 引言  我国的公路建设近三十年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19年,全国公路总里程501.25万公里,公路密度52.21公里/百平方公里。随着我国公路建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在各家各户几乎都会拥有至少一辆私家车,人们出行对交通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能够顺利出行的需要,高速公路的修建就成了极其紧迫的事情。目前,由于高速公路具有出行便利、不拥堵的特点,出现在高速公路的汽车越来越多,为了保障不会出现交通事故,我们对于高速公路的路基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
期刊
摘 要:公路养护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桥梁更显突出,若因管理养护不到位,将导致交通中断,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桥梁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环境因素及使用情况可能会对公路桥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常见的桥梁病害主要表现为:混凝土风化脱落、钢筋锈蚀、混凝土裂缝等等,导致桥梁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使用安全,基于此类桥梁病害,在不新建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处治
期刊
摘 要:为满足当前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沥青铺路的方法,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利用相关技术完成对沥青路面的现场检测,再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完善施工方法,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检测技术  1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要求  瀝青路面构成的原理是沥青材料与矿质材料进行混合,经过摊铺、碾压等工序后完成路面施工。而
期刊
摘 要: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与建筑之间存在着差异成长,同时混凝土有可能存在收缩裂缝,因此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来消除变形缝,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在当下进入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较多,因此对施工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混凝土材料具有热胀冷缩这一特点,因此在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交通事业得以不断进步,道路桥梁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工程质量更加严格。尤其是要针对各种常见病害,做好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以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及其寿命。基于此,首先简要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病害防范的重要性,然后总结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最后重点阐述各种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技术  0 引言  在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
期刊
摘 要:文章介紹了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品质工程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实践。品质工程创建过程中形成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钢壳加工及拼装实行标准化生产线、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标准化生产线等成果,有效提升了工程实体质量、功能质量、外观质量和服务质量,可供同类项目建设参考借鉴。  关键词:南京长江五桥;品质工程;信息化;标准化  1 工程概况  南京长江五桥工程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13公里处、南京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提高公路桥梁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灌注桩的长度根据施工区持力层的实际情况确定。该技术可节约原材料,工作方法相对简单。因此,钻孔灌注桩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桥梁工程建设。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