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2、4、8-细胞胚胎卵裂球体外培养的研究

来源 :生物技术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CZB为基础培养液,培养小鼠2、4、8-细胞胚胎的卵裂球,研究葡萄糖、牛磺酸和胰岛素对1/2卵裂球体外发育的影响及1/4、1/8和2/8卵裂球的体外发育规律.2-细胞胚胎卵裂球在CZB中和在添加牛磺酸的CZB中培养,其囊胚发育率(分别为92%、89%)无显著差异(P>0.05).胰岛素在少量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不影响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在无葡萄糖时,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38%)显著降低.牛磺酸在无葡萄糖时,也不能改善胰岛素的抑制作用(42%),在有少量葡萄糖存在时,两者也不表现出互相促进作用(85%).昆明×昆明胚胎形成的1/2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87%)与Bal b/c×C57的F1胚胎形成的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83%)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Bal b/c×Bal b/c和C57×C57胚胎形成的1/2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44%、38%),后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1/4、1/8和2/8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46%、23%和33%.1/4卵裂球的囊胚细胞数(13.56)和2/8卵裂球的囊胚细胞数(14.89)没有显著差异,两者都显著高于1/8卵裂球的囊胚细胞数(8.56).
其他文献
建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型抗原4个基因位点DRB1、DQA1、DQB1、DPB1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配型方法.实验分三部分:1.通过预实验确定使用PCR-SSCP
目的 :调查山东省沂蒙山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方法 :1992~ 1999年设点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进行人群莱姆病感染调查 ;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进行蜱中肠带螺旋体率调查 ;取
疼痛是机体防御性机能反映,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中医认为手术创伤、脉络受损、气血不畅、气郁血瘀.疼痛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受个体和年龄
1目的 探讨苯丙酮尿症的基因诊断方法。2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短串联重复序列 (PCR-STR)连锁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 (PCR- SSCP)分析技术 ,对 5个苯丙酮
用特异性引物扩增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龙江血居吸虫(Sangunicola lungensis)的成虫和尾蚴和士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尾蚴28S rRNA基因片段,并且用Taq I和Hae III
目的:克隆国人胰岛细胞自身抗原 69kD 蛋白基因 ( hiICA69 ) 并经序列分析予以确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中国人胰岛细胞瘤 cDNA 文库中扩增出 hiICA69 编码序列cDNA
通过对河北省全境豆科植物的结瘤和固氮状况进行调查, 共采集到24属53种豆科植物的根瘤样品235份, 98.1%的被调查豆科植物可自然结瘤, 96.2%的自然瘤可测到固氮酶活性. 其中
小规模抽提含有编码小鼠补体Ⅱ型受体(mCR2)cDNA的质粒,体外合成两对寡核苷酸突变引物,利用PCR反应将突变引入mCR2cDNA中,即产生P15S和T68Y两种定点突变。然后用DpnI对消化PC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nm2 3和CD44的表达 ,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 10 5例胃癌组织nm 2 3、CD44H和CD44V6的表达进行观察 ,并对其中 5 9
用透射电镜观察石龙子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突触结构类型、联系方式.在643例突触中,Gray I型突触占586例,GrayⅡ型突触56例,电突触1例;联系方式有轴-树突触581例,触-体突触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