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绝症!我是坚强的“一枚泼妇”

来源 :知音(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枚泼妇”名叫方磊,美女编剧,长相酷似全智贤。2006年,她在深圳一家广告公司做白领时,突然得了M3急性白血病,她给自己取名“一枚泼妇”,不仅以一股泼劲击败病魔,还越活越泼,让她收获事业的同时也收获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方磊如何靠“一枚泼妇”的劲头,打胜这场生死之战,又如何活出活色生香的人生?她为本刊独家撰文,讲述这背后的酸甜苦辣——
  “到此一游”!“万一游不过去我就在河里玩会儿”
  1984年冬天,我出生在安徽宣城。我命硬,两岁时掉进井里,叔叔扯根井绳跳下去,把我捞了上来。四岁时我掉河里被冲走,被树杈拦住,大难不死。按说这样,父母该好好待我了吧?他们偏偏不,他们闹离婚,我被父亲塞给母亲,母亲又把我塞给姥姥,我不说颠沛流离,也是一枚无根的浮萍。
  初中毕业后,我就离开家人外出闯荡。2004年,我刚满20岁,随表姐来到深圳,入职一家广告公司,用了一年半时间,从跑腿做到了客户经理,结交了一批朋友,还找到一个帅气男友。事业上升,爱情甜蜜,其中经历了说不尽的酸甜苦辣。
  2006年8月,我开始持续发高烧,却不敢随便请假,怕丢掉工作,更怕大病袭身!直到支撑不住,才一个人去深圳市北大医院做检查。做检查的第二天,我让表姐过来陪我,我想如果真有大病,我就最后一夜享受下正常人的生活。我让表姐带我去了酒吧,但只在酒吧坐了一会,我就因高烧晕倒了。
  第三天,我住进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当我穿着病号服,出现在弥漫着消毒水味的病房时,我恨不得拔腿就跑!但我不能,战争还没真正开始,我还没看清敌人的模样,不能就这样成了逃兵。
  当天,我做了骨髓穿刺。当我侧躺弯腰曲起腿,咬牙挺过刺痛,医生告诉我:“你是第一个做骨穿没哭的姑娘,真棒。”在医生的鼓励下,我从口袋掏出一个照相机。“你要干吗?”我笑着说:“第一次进骨穿室,怎么也得留个‘到此一游’的纪念啊!”医生哭笑不得地帮我拍了照。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一脸凝重地告诉我:M3急性白血病。
  “如果确认悲剧无可避免,也要让痛苦减轻一些。”确诊的那一刻,我并没有伤心欲绝,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只会增加痛苦。因为手术需要家属签字,我无奈告诉了父母,早已离异的父母风尘仆仆出现在病房,疲惫的脸上挂着泪痕,我为拖累了他们而羞愧。
  这时,胆小的男友也吓跑了!如果失恋没有痛,那肯定是没真正爱过,但很快我又开始高烧,烧到浑身每一块骨头都在疼,根本顾不得失恋之痛了。
  我属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父母和医生确定了治疗方案:化疗五年,只要白细胞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五年内不复发,在医学上就算痊愈。医生说:“你的病前期凶猛,开始一个月是危险期,后面慢慢就好了,只要坚持忍耐五年,忍过五年之后就好了,你要有信心!”我没有任何犹疑地点点头。
  为了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我躺在病床上就想些能让我开心的事儿。我从小喜欢看天,就想夏夜里清亮明朗的星空、变幻莫测的云朵;我喜欢朋友,就想和朋友在一起看海、喝酒,在沙滩上疯跑半宿的情景……这些美好幸福的片段,让我相信没有一种痛苦能长过我的生命,我要做的只有坚持、忍耐!
  28天的化疗时间,我让医生用上最好的消炎药、激素,可我的扁桃体还是在化脓,肺部感染,脾脏肿大到正常的两倍多,身体经常莫名其妙出血,化疗药造成的呕吐,让我苦不堪言,每天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点滴要打,化疗药、消炎药、激素、护肝药、止血药……我手背上的血管被化疗药灼伤,变得非常脆弱,很难找到容易扎针的血管,我每天用土豆片敷,但见效不大,手背、手腕、肘部、脚上能扎的静脉全扎过了,医生建议用PICC管,我怕有根管子留在身体里,也觉得几千块钱一根太贵,再婚的父亲为了我,已偷偷卖掉了家里的一套房子,我不想再让他倾家荡产。
  病危通知书下了两次,邻床的病人也走了一个又一个。我不断安慰自己,越怕事越来事,不如干脆豁出去,泼辣一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我再不是那个动辄落泪的女孩。我还发着高烧,就跟朋友开蜡烛PARTY;我带着啤酒,筹备朋友的病房婚礼;做完骨穿,我就去香港扫货……我还坚持写“生病日记”,在天涯和博客上连载,我给自己打气:“既然游过这条大河的希望是一半一半,能游过去当然好,万一游不过去我就在河里玩会儿。”
  “生活操蛋不如撒泼”,这是多美妙的生活指南
  终于有一天,药水起作用了,我退烧了,感染的地方也渐渐好转。一个月后,医生拿着报告单告诉我,癌细胞缓解了,那一刻,我多想从床上蹦起来,然而我浑身无力,只能躺着抽动嘴角笑一笑。
  病房生活枯燥乏味,而且未来变化莫测,有可能我很快就GO DIE,也有可能我要在医院度过五年,不管是哪种情形,我都必须学会苦中作乐,自娱自乐。8月末,医生把写满医嘱的病历本递给我,对我说第一仗打得不错,接下来还有五年!
  我很平静,但心里真的不难过吗?漫长的五年治疗过程,我真的没有一点忐忑吗?看见同种类型的病人治疗四年后死去,我真能不受触动吗?看见别人生龙活虎地走在路上,我连上个天桥的阶梯,都需要歇息几次才能上去,我真觉得自己和原来一样坚强吗?其实,我很难过也很忐忑的,但我又不断安慰自己。
  坚强的人也有权利疲惫,休息之后,依然上路!
  2008年底,主治医生把我叫去办公室,医生拿着我的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报告单告诉我,我心脏在化疗药的副作用下出了问题,心率每分钟只有四十次,心内科医生建议停止化疗。但停止化疗,病情复发几率会增加,主治医生让我跟家里人商量后再做决定。我想了一夜后告诉医生不再化疗了!于是医生给我开了一些口服药,让我在家坚持吃药,定期复查血常规,每个月到医院做融合基因检查。
  我出院回到出租屋。可我对口服药的反应更为剧烈,干脆连口服药也放弃了,只剩每个月去医院复查。在一次血常规检查之后,我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都还不错,证明我抵抗力还可以。那天,我让朋友陪我去吃了一顿特别辣的火锅。2009年元旦,长沙有跨年摇滚音乐节,我又飞去长沙,看了张楚、罗琦他们的演出,在橘子洲头喝了一杯啤酒。我还去办了护照,照片上短发的我就像个男的。   不久,我搬到南京,父亲给我交了首付,买了一个小房子,我和姐姐开了一个小店,尝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然而,我在南京的医院复查血常规抽血时,因为胳膊上留下的针眼太多,人也很消瘦,差点儿被当成吸毒人员。去人多地方戴着口罩,怕别人传染细菌,结果我却总被当成传染病源,每次都要费劲解释。这让我非常憋屈,化疗后长出的头发像个假发套扣在头上,这点点滴滴时刻提醒我我是一个病人,我有些厌烦,于是开始不理会别人看我的眼神,也不解释为什么要戴口罩,遇见怀疑我是吸毒人员的时候,我就拿出病历,当我发现用不在乎的神情去面对这些事儿的时候,我突然就有了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泼”劲。
  2009年下半年,微博兴起,我注册了一个微博,就取名叫“一枚泼妇”,简介上写着:“我必须时刻拿出泼妇的气质,来对待这经常操蛋的生活。”因为我觉得我不在乎的蛮劲儿挺泼的,同时大概也因为生活中想撒泼的人挺多,有不少网友羡慕我这个叫“泼妇”的人,一来二去我还有了一些“粉丝”。
  “一枚泼妇”,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这时,我开始给《深圳特区报》、《城市画报》等媒体写专栏,得到很多读者和朋友的认可。2010年秋,因写作认识的朋友邀请我去京城,介绍我给一些公司写剧本和小说。2011年底,我到了北京。因为喝酒爽快,性格泼辣,喝醉后总是四处打电话,加上长得酷似全智贤,圈里的朋友都很喜欢我。我还认识了著名导演高群书。高群书被我的故事和性格吸引,又见识了我的酒劲和泼辣劲后,我们成了莫逆之交。在他的推荐下,我参演了电影《神探亨特张》,写的剧本拿了三个奖杯,朋友也越来越多。
  2013年9月,在北京东四环外青年路,我和刚结识的一众朋友吃饭,一个戴着眼镜、身高1.8米的帅男跟我寒暄。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很安静,不喝酒,话又少,显得很有涵养。我虽然泼,但我不希望男人也泼。这让我对他有了好感。
  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得知他名叫韩肖涵,比我大七岁。是个编剧、海归,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做项目总监,我们互留了电话。
  第二天,韩肖涵就约我出去,找个咖啡厅写稿。原来,我的“光辉历史”早在圈子里盛传,大家还因为我的长相,戏称我是“青年路的全智贤”,韩肖涵对我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一连好几天,我们都在一起写作。空隙间,我们相互聊着各自的经历和拖延症,他对我被“操蛋生活”逼出的“泼妇”劲很是佩服。我也知道了他的经历。他老家在东北沈阳,原本学医,毕业后做了一年麻醉医生,后来全家搬到北京。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和母亲住在一起,一个姐姐已经成家。因为热爱写作,他弃医从文,去日本留学。我们都是天涯论坛的资深博主,都给《城市画报》写过专栏,都研究过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区别……他写作很是拼命,在编剧界已小有名气。
  很快到了周末,我约韩肖涵和另一个朋友来我的出租屋吃饭。50多平米的出租房,虽然简陋,却不妨碍我能做出独家秘诀的红烧肉、鱼香肉丝、腌卤鲜等。当我从厨房端出香气四溢的饭菜时,韩肖涵一下子就流出了口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整个红烧肉都吞到了肚子里。那一刻,我禁不住哈哈大笑,原来这厮跟我一样,也是个“吃货”。
  或许是没有想到“泼妇”竟是个厨房高手,韩肖涵此后约我约得很频繁。第一次,我去他的住处,先跟他一起跟踪拍摄楼下小区的猫窝,等到了楼上,发现他的房间干净得让我羞愧。而且,屋子里有他自制的木头椅子,有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古董花瓶,还有各种电子产品,房间里充满了浓浓的趣味。
  我们俩在一起特别能聊,有时写完稿子从咖啡厅出来,我们沿着青年路走,走一路聊一路,走回家还意犹未尽,又聊上整整一个通宵。他将他的童年趣事,还有父亲去世后心里的痛苦,都倾倒给我,我则给他讲我生病后遭遇的各种磨难……在我们的回忆里,彼此都变得透明,心也贴得越来越近。
  往日痛苦皆成浮云,带着爱情满血复活
  渐渐地,我喜欢上这个爱生活爱整洁的长腿宅男,也感觉到他对我的爱意。如果是在生病或痊愈前,面对爱情,我可能会考虑再三。可是,这一次,两情相悦,那为何要错过呢?于是,在一次愉快的聊天后,我含情脉脉地把手递到他手里,主动出击……事后,他说我“一枚泼妇”的名字名副其实。
  热恋后,我们还是各自写稿,每到周末就去看看电影,去旧货市场海淘。他给我淘过一个10块钱的小米手环,还淘过一张老上海的唱片,我渐渐被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而他也给我足够的尊重,我参加聚会喜欢喝酒,他也不阻止我,只是会在我每次喝醉的时候接我回家,再递给我白开水。
  我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因为得病,我不相信什么长久,只希望好好活在当下。我告诉他:“以后,我身体如何不好说。”“在我眼里,你比很多正常人都健康,我找的就是你!”我听了开心不已。
  既然他愿意接受一切,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呢?在爱情里,我一如既往地发挥“泼妇”的风格,跟他一言不合,我就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要他来哄我。起初,他像个木头一样杵在那里不知所措,我就停下哭声,教他:“你应该这样,赶紧弯腰低头承认错误,然后把我抱住,给我唱《三只小熊》,带我去吃牛排,直到我破涕而笑。”他听了恍然大悟,然后点点头对我说:“你先哭着,我回去学下《三只小熊》再来。”看他转眼要走,我哭笑不得。我让他陪我去花鸟市场,我买了两条鱼回家,给它们取名“方红尘”“方滚滚”。结果没几天,两条鱼就被我养死了,我又哭得梨花带雨,他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回来时手里提着两条鱼:呀,跟我之前的两条长得一模一样!我知道这个男人正在被我融化。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写稿,我边写边说:“晚上要吃牛排。”“等你写够3000字,才能吃牛排。”我一看妈呀,我才开头。想到牛排遥遥无期,我又开始哭,边哭边申诉:“你为什么不给我吃牛排,呜呜呜……”结果,他乐得拿出手机给我拍了小视频,怎么丑怎么拍。他这一招很有效,每次我想撒泼哭一下,一见他拿起相机,我立刻就不哭了。
  2014年3月17日是他生日,这也是我们认识后他的第一个生日,我说要请他吃饭,结果他家人也准备给他庆生。于是,他说:“正好带你去我家!”就这样,我跟着他去见了他的母亲和姐姐一家,全家人对我都很热情,我们相处得也很投缘。   生活平淡,需要靠趣味折腾出开心来,韩肖涵也乐得把这些开心事记录下来。“两个不准备吃晚饭的人,只能靠抒情解决饥饿,结果在路上成立了一个‘中华红烧肉鉴赏协会’。可就在定制协会章程时,因为南北差异,主席和理事差点打起来。最后一个纯粹充满肉香的协会被迫解散。”一次,他拍我饭后心满意足的扛肚照,我问他:“我美吗?”他说:“臭美!”我说:“寂寞滴夜啊,喝个小酒儿吧。”他说:“青春献给小酒桌,醉生梦死就是喝。”每次坐下来写作,我总是会喝点水,看看风景,东摸西蹭,他倒是一步到位就坐在电脑桌前,等我忙活完,看见他全神贯注的样子,赶紧跑过去,顺带看一眼他码了多少字,纳尼,原来他正在淘宝!
  2014年10月30日,我去参加乌镇戏剧节,结果第二天他也追了过来。我俩没看剧,光顾着吃喝玩乐了。那年圣诞节,我、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去了泰国。碧水蓝天,海鲜盛宴,我们两个人并肩躺下,什么都不说,风吹过,有他在,觉得一切都是美满。
  我们就这样踏实地过,他在我美食的诱惑下,胖了20斤,我得到了一屋子电子产品的奖赏:面包机、吸尘器、三明治机、电热水瓶、iPAD、手机、相机。他拉着我报了个健身班,我问他:“为啥健身?”他说:“减肥,你呢?”我说:“练好肌肉打老公!”他瞬间愣了。
  跟韩肖涵在一起之后,朋友说我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温柔,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2014年底,他拉着我要写《年度总结》,结果我发现,从前爱喝酒,酒后失控的我,已经很少再醉酒。爱焦虑爱迷茫的我,也越活越平静。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2015年,韩肖涵对我说:“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呢?”很久之前,就有出版社找到我要出书,我写一半搁置下来。如今,有他的提醒和鼓励,让我有了重新写下去的冲动。
  在他的鼓励和监督下,我终于写完了这本自传体小说《我不在乎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后记中我写道:“诗人阿坚说:‘把每天都当成末日来相爱,一分一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所以,爱情面前,我撒泼、折腾、随心随性,其实是我活在当下。庆幸的是,他理解了我,陪我一起泼,逗我开心,包容我的‘作’,用我可以接受的方式来陪伴,这种爱,让我感动。人说,遇见爱和性都不难,最难的是遇见理解。我想,这份爱情,我便是遇见了理解吧。”
  2016年5月,《我不在乎明天将会发生什么》由北京紫图图书公司出版,即将被改编成影视剧。著名编剧高群书给我作序:“泼辣的植物一般都生在贫瘠的地方,耐得住穷和寒。泼妇不是……这枚泼妇已经获得新生,往日痛苦皆成浮云。”
  书上市后,韩肖涵卖力地帮我吆喝:“她不光粉丝比我多,还演过电影,上过电视,终于出了自己长篇小说,打破了‘没有作品的作家’的魔咒,感觉我们人生的差距越来越远啦。”
  我想,爱我的人都明白,我表面泼辣野蛮的背后,其实是热爱生活,乐观和洒脱,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带着爱情满血复活,只要活着就有好事发生,这就是我的“生存指南”!
  编辑/王茜
其他文献
70岁的老父亲顾全平胃癌晚期,儿子顾颐却违背常理,放弃为父亲治疗,选择在父亲“最后”的日子,带父母去澳洲旅行。世界这么大,带他们去看看,哪怕父亲在旅途中不幸“老去”。  2015年11月2月,顾颐带父母起程,飞向南半球。3个月旅程,顾颐用11万多张照片,讲述父母在旅途中真实的故事……  2015年11月2日12点30分,飞机准时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父母虽年逾古稀,却是第一次坐飞机。母亲依偎着父亲,
16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血癌,将11岁男孩余晓焱的生命拖入绝境。山崩海啸中,48岁的妈妈华冠洁吞下眼泪满怀悲怆,与厄运抢夺儿子,分秒必争。  四年,整整四年,那个母亲打赢了生命反击战。  就在生命涅槃后,这位平凡的妈妈又替儿子作出一个“逆天”的选择:进军北大!这次,母子俩还能一起俯冲过又一道难以逾越的命运沟壑吗?  妈妈唯一选择:我的儿子必须活  2000年8月22日,重庆市中医院。即将读六年级的
思想道德是文章的灵魂。“未学作诗先做人,学诗更在作诗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都在提醒我们,一个人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文章的高下;“文以载道”“文质兼美”也一直是人们对文章的基本要求,这里的“道”和“质”也都属于思想道德的范畴。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历来重视通过作文来完成对考生思想道德境界的引导与考查,以期造就与遴选思想有深度、境界有高度的人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
[前情提要] 《知音》2017年3月下半月第8期讲述:北京男子贾潇潇留学前,为曾经相亲女孩庄晓雯捐精,成全对方做母亲的愿望。可没曾想在孩子一岁左右查出患上白血病,贾潇潇大义回国捐骨髓,并意外得知庄晓雯曾做过小三的过往。就在他极力撇清和庄晓雯母女的关系时,孩子病再次复发,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进行脐带血移植。  终止学业回国救女  随着孩子身体状况恶化,为了救咪咪,庄晓雯再次找到贾潇潇,并恳求他:“我
2013年12月22日深夜,安徽凤台县的一个偏僻巷子里,当地居民高学恩停好车,独自走向家门。突然,暗处蹿出两个黑影,手持尖刀,朝着他一阵捅刺。高学恩奋起还击,却终因手无寸铁,倒了下去……  随着杀手落网,案情水落石出。原来是妻子雇凶杀夫,通过一层又一层的网络传递,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14岁纤弱女生浮出水面,令人吃惊的是,她的身份竟然是“杀手经纪人”。  2012年10月的一天晚上,黑龙江大庆市,13
【开胃导语】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一个家庭能否做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其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家风相传问题。在家风的传承问题上,家训、家规和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教的作用更不可替代。这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孩子们從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
身为医生的刘雅雅,不惜跟丈夫王谦离婚,让他净身出户,最后卖掉唯一的房子,做一次“出国赌”,送初中毕业的儿子去留学!为了承担儿子每年50万元左右的留学费用,她辞职办诊所,压力之下,透支尽全部心力,终于积劳成疾,患了肺癌。  另一边,16岁就去美国留学的儿子王大伟,却“状况”频出:适应不了全英语的学习环境,跟美国同学打架,隐入“三角恋”,甚至割腕自杀……  这一家原本幸福的三口,最后归宿如何?  妻子
黄凯、玉兰结婚照  黄凯跟冯玉兰是一对80后情侣。2007年夏相识时,他在四川省泸州市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她是一家制衣厂的女工。两年后,双双辞职的他们华丽转身,成为泸州最火爆的舞蹈演员,黄凯两次获得舞蹈选秀冠军,冯玉兰则成为泸州最美舞者。  鲜花掌声背后,是冯玉兰这个美丽川妹子对黄凯的坚定支持,是冯玉兰倾尽所有,直到付出了她年轻的生命,倒在他们的舞蹈工作室,再也没有醒来……  2018年11月,黄凯
三角函数是描述大量生产与生活中带有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而解三角形是寻求三角形中边、角、周长、面积的值或相关数量关系.由这两部分组成的高考三角題,不仅能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品质,且可检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高考中始终少不了以能力立意且逐年创新的三角题.本文是对近三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数学中的三角题作些分析,并对2018年三角题作些预测.  一、试题回顾  二、试题分析  仔细品味近三年这一
苏美和儿子苏美的书  时间多得没法打发,只好把它交给回忆、梦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情起伏不定……守望一段分居十年的婚姻,把青岛大学老师苏美熬成了一个多愁善感、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女青年”。  2012年9月,她怀孕了。35岁高龄孕产,跌跌撞撞,险象环生……文艺成了无知的代名词。2013年6月,孩子出生,丈夫回来了,婆婆、月嫂,尿布、夜啼、人欢马叫,她又添上不适、抑郁,“文艺病”越发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