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阅读指导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阅读指导密切相关,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语文水平、思考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探索并完善阅读指导体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不断提升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指导;能力
  阅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阅读指导密切相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语文水平、思考模式等,研究并找到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阅读技巧,以期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更多知识,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碎片式指导方式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构建完善的阅读指导体系,阅读指导碎片化,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片茫然,不知道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教师让学生将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熟读、背诵,却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等等。
  (二)阅读内容单一
  教师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推荐上比较慎重,担心错误的选择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内容除了语文教科书外,还有就是卡通漫画、故事书等,经典作品阅读量较少。
  (三)阅读指导方向不明确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往往会密切联系试题模式,缺乏新鲜感,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阅读指导方向不明确,很难使学生稳步向前发展。
  二、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阅读指导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完善阅读指导体系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构建完善的阅读指导体系,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得到正确的引导,也才能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逐步形成文学素养。完善的阅读指导体系应该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阅读指导阶梯化。因为对于小学低、中、高年级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积累等存在差异,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也存在着各种差异。应用阶梯化的阅读指导,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指导的作用,提升有效性。(2)阅读指导体系化。体系化的阅读指导包括教学环节、指导方法的联结与互动。在阅读体系的构建上,应该按着这样的层次递进:首先让学生进行基础阅读、检视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对阅读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确立阅读主题并延伸阅读。(3)阅读指导尊重个性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指导不能要求学生全部接受其中的信息,这样就会使阅读失去应有的价值。
  (二)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丰富,阅读内容单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阅读兴趣淡漠。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知识的催化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关键所在。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思维支柱,他们对音画作品、游戏等更感兴趣,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善于从感官方面入手。首先,在课文的讲解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图文声像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思维,促进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并讲到:同学们,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比如,港珠澳大桥、丹昆特大桥……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现在请同学们欣赏这座桥的图片。各种各样的桥的图片,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教师的提问更是激起了他们想了解桥的好奇心,阅读兴趣也随之产生了。
  另外,还可以应用情景学习法,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培养阅读兴趣,这是基于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进行的深化。比如,在学完《自相矛盾》之后,教师让学生与学生合作或者与家长合作编演课本剧,并组织进行表演展评。
  (三)关注语文素养培养,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学生的阅读技巧的支撑是语文素养。因此,要重视语文素养的主导性。小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阅读技巧导致的。因此,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让学生从学会阅读,转变到从阅读中学习。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文章,并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阅读要求。比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主要是读准确、通顺、理解,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学会品赏。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技巧型的阅读模式,首先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的解读,再对阅读内容的每一部分进行解读,形成更进一步的整体把握,最后进行细节的解读。在小学阅读教学的初期,可以以这种模式推进。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积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更有效地进行阅读。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的关键词、段落之间的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等进行深化阅读的技巧。
  (四)联系文章上下句段,深入理解词句作用
  生动、精彩的词句在文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读分析这些词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句不是孤立存在,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形成全面的体会。
  比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首先引导学生以“溪”带入。词人以小溪为中心,展开画面,表现词中人物的活动和生动的情景。茅棚靠近小溪,大儿在溪东豆地除草,小儿在溪头卧剥莲蓬……让学生在情与景的交融之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其次,再引导学生从“醉”中感受翁媪的“喜”,想象两位白发苍苍而悠闲自得的老年夫妇,“相媚好”的画面。
  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到其中有哪些地方不解,然后指导学生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来思考。抓住词中的“无赖”“相媚好”等关键词进行交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促进对诗词的理解。学生懂的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必备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素养的体现。
  (五)重视写好读书笔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善写读书笔记,是强化记忆、促进理解、提升阅读效率的有效方式。同时,常写读书笔记还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思考文章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精彩,这样就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启发。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积累素材,对阅读内容中的精彩之处,反复揣摩,作出批注。做读书笔记时,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都诉诸笔端。比如,在课文《海的女儿》中,学生可以在读书笔记中写喜不喜欢这个结局,再去设想假如小美人鱼救了王子后没有躲起来,假如小美人鱼变成人后,告诉王子自己的想法会是怎样的结局?如何看待小人鱼“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等。在笔记中写出这些,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安徒生童话的奇妙,体会小人鱼的真善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小学生正处在阅读能力培养的初期,只要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积累丰富的知识,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为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坚持学习,深入研究,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楊晓霞.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分级指导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20)
  [2]童蕾.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83)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江苏苏州215600)
其他文献
提出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集团文化的新概念和学校文化向集团文化转换的新命题.阐述了学校文化是提升学校声誉的鲜活名片,集团文化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
在新时期与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着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从七个方面全面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参4。
【摘要】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蕴含着幼儿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现在的儿童已经具备基本的思维,无论是他们的智力还是学习能力都非常重要。在幼儿美术中教师做好示范作用,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教育中做好示范工作,践行新的教育思想,能够让幼儿在学习美术的同使接受到全身心的熏陶,从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教师示范;幼儿创造力;教育新思想  美术教学中的思维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将
资兴市毛竹资源丰富,经营历史悠久,但培育技术相对滞后.在对全市毛竹低产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低产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技术措施.通过改造后的第7年,新竹每亩平均增加102
【摘要】美术课程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素养,而核心素养在整体素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美术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合理措施,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美术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与美术素养。在当前的新课改大环境下,
单个Web服务的能力有限,如何使企业内或企业间的诸多业务服务有机地集成,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是目前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的核心问题。Web服务组合就是将已有服务按照一定的
通过对业务扩展需求的分析,结合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移动警务系统的扩展性设计方案,分别对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了构件化设计。在客户端设计上,抽象了
【摘要】随着多媒体的大力推广,板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不断减少,图形板书能够准确反映课标要求,给学生直观的知识输入、形象的知识呈现和更加高效的课堂关注,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图形板书提供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形板书;课堂效率  板书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虽然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课堂板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图形板书在地理教学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新体系教学的基础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感性经验,相应地,也是以音乐各类感性活动过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本文立足于苏少版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探讨新体系下如何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进行优化。  【关键词】新体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内容,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具针对性。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在教学
【摘要】新课改指出小学科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观念,但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学生不会也不敢提出问题,即使提出了问题,也与课堂教学无关。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掌握探索和提问的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意识;培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