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幸福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城陷落后起航回家,一路历经各种劫难、迷失与诱惑,终于在漂泊十年之久后回到家乡。
  宝应中学校长潘文新的教育人生,恰如一场奥德赛之旅。12年前,事业蒸蒸日上的潘文新毅然放弃令别人艳羡的城市重点中学副校长的位置,为了追寻心中的教育理想从家乡出走,以普通教师的身份重新起航,开始了一场教育的历险。在外漂泊的12年中,潘文新从一个异乡漂流到另一个异乡,从一所学校来到另一所学校;不时更新着自己的身份,从语文教师,到城市重点中学的校长助理,到集团学校的执行校长,再到“县中”校长;辗转于不同的教育体制之间,从公办,到半公办、“假民办”,到全民办,再回归到公办。让师生获得幸福的教育理想就是他的心灵故乡,“回家”之路漫长寂寞。路上有生存竞争的激流险滩,有应试教育的漫天迷雾,有功利主义的“忘忧果”,可“回家”的信念支撑着他不断修正航向,驶向目标。
  如今,作为一所“县中”的校长,潘文新带领着他的宝应中学,不仅在高考应试上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功,更为实现师生当下与未来的幸福做着不懈探索。解读潘文新的教育人生和心路历程,也许能启发我们更好地解答:高中校长的使命是什么?在应试竞争激烈的现实中,高中校长如何坚持教育理想?
  是漂泊,更是“飞翔”
  2002年,35岁的潘文新已经是家乡淮安一所重点中学的副校长兼高中党支部书记,全市最年轻的重点中学校级领导。在这之前,语文教学上的突出业绩为他赢得了淮安市高中教学能手、淮安市师德模范、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个人等重要荣誉。对年轻的潘文新来说,光明的前途似乎就在自己的把握之中。
  然而,就在这年夏天,潘文新主动做出了改变——出走盐城,在一所刚刚转制的“公办民助”中学,以语文教师的身份开始一段充满未知的历险。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决定。潘文新给亲人的交代是:那里有更好的待遇、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个理由并不那么令人信服——盐城与淮安同在苏北,经济和条件上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而以潘文新的教学业绩,随便到哪个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都是抢手的香饽饽。究竟为什么要离开?
  在做决定的那一刻,潘文新自己都不是很确定自己是在追求什么。他只知道自己对现状并不满足;他在学校的努力给自己带来成绩和荣誉,可那并不是自己当初所追求的东西;他的内心充满着莫名躁动,催促着他离开。
  潘文新后来写下一篇题为《保存着那份真》的随笔,也许是对当初离开的决定所做的解释:“离开师范院校走上教育岗位时,人人都怀有崇高的理想,我甚至乐观地认为没有过理想的教师是不存在的……世俗强大的力量正如冲刷着鹅卵石的水流,不动声色之中摧毁了信念、缴获了理想,逼你就范成为被动或主动迎合现实的庸众,就这样一批批满怀着豪情去改造教育的青年,转眼间就被现实改造成了迟暮老人……只有始终保存着理想,保守着信念,保养着童真,保持着努力姿势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盐城的那所学校,虽然刚刚完成转制,一切都刚刚起步,可它“体制上的灵活性”,让潘文新看到了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空间。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潘文新就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业绩得到了新学校的认可,被提拔为分管教学的校长助理,并被评为盐城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然而,仿佛陷入一个怪圈,潘文新发现,自己的教学成绩越好,他越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多,对自己越是不满意。
  有一个细节可以反映出他这种纠结的心态。作为语文教师,潘文新所教学生的作文成绩一直不错。为了提高高考作文成绩,潘文新给全校学生做考前作文应试技巧指导讲座。正式开始之前,潘文新跟学生“啰嗦”了一堆题外话:“我和大家讲的是‘应试作文’,提不上嘴,被名门正派所不齿,所以有人说我是教育专家,我很高兴,尽管我远不够格,但那是我努力的方向,但有人要说我是‘应试作文专家’,我跟你急,因为不光荣,不登大雅之堂,这相当于教育界的洪七公的打狗棍、欧阳峰的蛤蟆功,只是旁门左道,歪门邪道而已。”学生对此一笑而过,很难体会出这位语文教师话里的纠结。
  潘文新开始思考,一直以来自己以教育的理想主义者自居,本能地反感追求考试分数、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可那理想中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呢?
  2004年,潘文新开始接触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一本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被他翻得“遍体鳞伤”。通过新教育实验的“教育在线”网站,潘文新认识了一群热衷于新教育实验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与志同道合者的思想交流唤起了潘文新的激情。那两年,潘文新思想变得愈发活跃起来,甚至有些“犀利”。2004年5月,他在“教育在线”上发帖批判一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乏善可陈”“沉闷”“以应试为基础”,引发了一场大论战,跟帖千余条。几个月后,潘文新发帖批判另一位语文教学大家的语文课是“应试语文”,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他频频在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讨伐应试教育、“县中模式”,呼唤理想的教育。
  潘文新自己总结:“在‘教育在线’行走的两年,是我人生发生深刻变化的两年。我终于从教育职业本身寻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和幸福。”这两年使潘文新对自己的教育理想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便是让师生获得人生的幸福。2005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既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力资源’,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大写的人。其中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
  2006年夏,潘文新“教育在线”上的网友、淮安老乡、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邀请他加盟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一所完全民办的学校。走向不惑之年的潘文新再一次选择了离开。这一次,吸引潘文新的不只是民办学校的体制优势,更有一个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愿景。
  从淮安到盐城再到宝应,就在苏北的名师纷纷“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潘文新却只是在苏北盘旋。他说,这是“另一种飞翔”。对他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来说,飞向哪里也许无所谓,重要的是始终保持飞翔的姿态。   “坚硬地站在这土地上”
  2006年加盟翔宇教育集团之后,潘文新被任命为宝应中学常务副校长,全面负责宝应中学的具体工作(校长为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2011年夏,宝应中学回归公办,潘文新正式成为这所“县中”的校长。也许是有感而发,2011年秋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潘文新向学生演讲时特别提到了“法人”的意义:“我们都是自己的‘法人’,对自己的生命发展负100%的责任。”成为校长和“法人”,潘文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愈加沉重。
  去宝应做校长之前,潘文新曾一度很喜欢用“飘”“飞翔”这样的词来定位自己的状态——无所依靠却又自由浪漫。他曾把与自己一样在异乡追求教育理想的一群人称为教育的“飘一代”,曾把自己的心路历程集成一本《飘在路上》,也曾以“另一种飞翔”诠释自己的教育人生。而来到宝应之后,潘文新开始用“放风筝的人”比喻自己的校长角色——“眼里要有天空,心中要有目标,手里要有分寸,脚下要有土地,抬头看天,举手干事,脚下还要踏实走路”。这其中的喻义很明显:背负沉重责任的校长如果空谈理想,不顾现实,就像放风筝时不看脚下,一个不小心就要跌得头破血流。
  脚下的现实是什么?在给某届高三学生开会时,潘文新这样为即将迎来高考的高三学生分析“现实”:“在中国,好的大学、好的学科永远是稀缺资源。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尤其是优质生活资源极其紧张,必须要通过争夺才能抢到……什么都要考试,工作、出国、职称、提干,要活得有点尊严,你不得不卷入这场战斗,你必须用汗水、泪水来交换才行。”在潘文新看来,应试固然痛苦,可对大多数县中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考试升学却是实现幸福的必经途径。
  对校长自己来说,“现实”更显得无情。民办时代,市场无情,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学校的存亡。回归公办,家长社会对子女“成龙成凤”的期待、政府对学校有形或隐形的高考指标,同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潘文新曾非常仰慕南方某经济发达市的一位高中校长,两人互引为同道知己。后者多年前因为大胆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而闻名一时,后来却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被调离校长岗位,几年下来从意气风发的改革者逐渐沦为教育的边缘人。最近几年,潘文新曾非常关注南方某名校的课程改革,多次派教师前去“取经”;而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后,该校成绩下滑,市领导迫于社会压力将校长免职。潘文新常用这两个例子强调:“校长首先要坚硬地站在这土地上!如果连校长都做不成,空在网上喊理想,有什么用呢?”“校长要想按理想改变学校,首先要使学校符合社会世俗化的‘好学校’的标准。”
  潘文新重新把自己定位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有理想,但不理想化;抓升学率,但不唯升学率。“在今天与明天的缝隙中,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里匍匐前行。”一边“立足现实,与现实虚与委蛇,在既有游戏规则中获得胜成功,从而获得话语权”,一边利用争取来的话语权改变现实。
  于是,在潘文新的宝应中学,可以看到“另类县中”与“典型县中”两种形象同时存在。每天早上6:20开始早自习,到晚上9:50晚自习下课,每周只有半天的假期,师生“分秒必争”;频繁的考试,“分分计较”的考试分析、排名;高考前的集体动员、宣誓,高考后对“状元”、清华北大录取数、上线人数的宣传……潘文新坦承,学校仍“不得不让学生较多地埋身于文化学习、机械训练与作业中”。这副“典型县中”的面孔背后是潘文新为“坚硬地站在这土地上”而不得不对现实做出的妥协。
  另一方面,宝应中学始终坚守着一些“底线”:每年春天都要进行一次的徒步15千米的春游,连续举办9届的“红五月”艺术节,连续举办4届的班级文化建设创意大赛,每学期两到三次的专家讲座,每天两次、雷打不动的集体跑操……潘文新为学生设置了各种常态化的课外活动,并且要求教师“永远不侵占学生任何一点课外活动的时间”。除此之外,学校的学生会、广播台每年招新并开展活动,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定期出版的校报;每年学校制定经费预算时,唯独对团委工作不预设上限,“学生活动要用钱,需要多少就批多少”。
  最能体现潘文新“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智慧所在的,则是宝应中学的“理想课堂”改革。2008年,当时还是民办体制的宝应中学迎来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高考文化类二本上线数全省第一。高考成绩为学校带来巨大的社会声誉,也给了潘文新改革的底气。这年,宝应中学启动“理想课堂”改革,开始探索一种更高效的课堂,既能使学生有效地应对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又能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享受学习的过程,辛苦而不至于“心苦”;既“为学生未来三十年的幸福打基础”,又让学生高中三年“活在当下”,体验幸福。“有机地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科学习与人生训练、眼前过关与终生发展、刻苦读书与幸福人生融为一体。”改革一开始就遭遇了内部与外部的种种不理解与质疑,然而随后高考成绩的坚挺还是让潘文新的改革站稳了脚跟。最近几年,宝中的“理想课堂”改革得以持续深入,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培养上的成果体现在辉煌的自主招生成绩和高考成绩上,让学生“活在当下”、体验幸福的目标也在一步一步实现。
  潘文新曾这样描绘自己理想中的学校:不公布任何升学数字,只公布学生的幸福指数,学生的成绩只是隐藏在幸福之后的副产品。今天的宝应中学与潘文新的理想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他坚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正是校长行动的空间:“好的校长,要在现实与理想拉扯的痛苦中,修养出化痛苦为幸福的心理能力,培育出化束缚为自由的精神本领,带领着学校一步步地向理想逼进,同时还不断地拓展出更深远的目标,就在这似乎是永无止境地追寻中,校长能时时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和教育的幸福。”
其他文献
我又一次坐在电脑前,双眸无神地对着屏幕,回想当初。  “青春,仅是回忆吗?”我问自己,回忆数不胜数,安放在脑子里都嫌多。  我真的不想用韩寒那种调侃,甚至带点反讽的笔调去书写,那会让很多人难堪,而我的本意只是想让很多人清醒一下。  青春是每个人都该享有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每个人都一样重要。  我回忆童年,自己属于那种经常在书店里打磨时光的小孩,没有介入利欲的纷争,安安静静地待在一个人的领地,享受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因此,中国梦也是教育梦。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用四个词描绘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十六个字,任重而道远。带领师生追寻心中的“教育梦”,是校长的历史使命。  梦想,必须着眼于未来,扎根于现实。“教育梦”不是空中楼阁的幻象,不是豪气干云的誓言,而是清晰可见的愿景。怀揣着梦想,我们更要脚踏实地,以激情导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芸芸众“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特征、认知起点和表达方式。如何源自儿童需要又创造儿童需要?如何基于儿童现实又发展儿童可能?如何使得学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需要教师始终坚守儿童立场,从“童心”出发,用“童眼”观照,让学习过程顺应儿童的思维,帮助其实现通向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广阔性及无限可能的生长。2014年9月下旬,苏州市教科院举行了苏州市小学数学“使用新教材、建构新课
连日雨后 天欲放晴  你不敢抬头望  那光线 太迷茫  广玉兰的酒杯里  仍有昨日的雨水  滴落  此刻 你捧一本詩集  此刻 你应当读到  枇杷黄后杨梅紫  小满已过枣花落  榴花开欲然  苦菜秀 靡草衰 麦秋至  小满三候 是否与你有关  你已岁月过半  麦秋至 心荒凉  夏至未至 小满未满  花未全开 月未圆  该以此心 且待来日方长
1月27日,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研究部署了2014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沈健作工作报告。  一、2013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沈健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推进部省共建,教育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省政府召
【摘 要】校长形成教育思想,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实践中提升是一条重要的可行路径,这样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张力,并且这一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思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与提升。  【关键词】生命教育 教育思想 实践生成  拿破仑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最有力量的东西,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对于校长来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抬头看路比埋头拉车更重要。思想从哪里来?教育学是一门实践学
在该书《死亡教育问答录》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话:  我只是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得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选择了似乎不属于语言文学的话题,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  让我会心一笑的,是“越界”这一词语。事实上,在这本书里,作者再三提到了“越界”。起初,他从语文越界;继而,他从课堂越界;而后,他从学校
课改十年,从讲授到启发,重主导扬主体,一路走来,令我变化巨大。最大的改变来自于观念,从注重知识与技能,转而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存状态:是否被尊重,是否真自主,是否能合作……观念催生行动的改变,今天,我在语文课堂上,习惯将学习任务设计成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课堂的转变,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机会及体验中衍生的丰富情感。  【设计理念】  1.精选内容,提升阅读品
【设计理念】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中一种有别于精确计算的重要策略。本课以生活情境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探究“四舍五入法”的合理性作为着力点,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为训练点,精选并丰富教学素材,有天文、地理、科学知识……改变呈现方式,从生活出发还原于生活。关注学生的
潘渊,无国界医生组织首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国际救援人员。2001年6月至今,他先后在苏丹、孟加拉、塞拉利昂、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救援项目中从事后勤工作。他曾每天穿梭于灌木丛中为队友准备物资,曾在难民营的淤泥里搭建帐篷,也曾在地震后残留的瓦砾中抢修通信设施,还曾在医生赶到之前,握着那些在痛苦中呻吟的陌生人的手。  1998年从云南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潘渊放下一切跑到北京,参加为期半年的英语专项训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