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依靠课堂的学习,还需要充足的实际工作实践经验,,从社会经济发展催生新检测职业人员的需求出发,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教育模式,整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一、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大量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能坚持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基本知识,欲将其培养成为从事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建筑装饰材料制品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独立从事或协作完成建筑装饰材料质量管理、分析检测、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生产操作与管理工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是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一个较年轻的专业,专业建设仍需不断探索与不断进步。为适应建筑装饰材料检测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教学工作要以“工学结合、职业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为学生今后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以企业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围绕实际典型性任务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高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建设与改革全面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工学结合”模式要求教师不要把时间都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上,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结合所讲理论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加深专业认识,做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同时,“工学结合”模式还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尽量减少学科体系的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实训,根据专业综合技能培养合理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以顶岗能力培养为主建设“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例如:我院材料工程系与省内众多水泥生产企业一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水泥生产企业给材料工程系“水泥工艺技术”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训和实习的大平台,同时还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我院系“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虽然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但其发展必须也像“水泥”这样的老牌专业一样,需要一个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大平台。创建于2003年8月的“山西隆翔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就为我省建设系统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培训实习及建筑装饰材料检测专业教学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该公司已被确定为我院系“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学生的校外固定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课程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巩固理论知识;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争取多参与工程操作,做到真正的“顶岗”。
  三、职业能力培养,整合教学内容
  职业能力就是人们从事某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包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职业实践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增强职业能力必须增加其职业实践的机会。
  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应该依托行业发展,整合各种资源,更加侧重于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
  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强大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从事“建筑装饰材料质量管理控制与检测”、“建筑节能检测与建筑幕墙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及治理”、“建筑装饰材料制品生产操作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依据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突出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锻炼职业岗位能力,对不同的教学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整合。
  1、因实选材、因材施教
  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核心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依据,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教材;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容的讲解要做到主次分明,摈弃“不分主次,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选取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在建立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其感性认识。
  2、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团队需要由专业水平较高及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首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其能力,着力培养他们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其次,要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专任专职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从企业聘任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来校讲授实践技能课;第三,加强校外学生实训实习指导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要根据“工学结合”模式,不断丰富兼职教师的资源库。聘请合作企业的先进技术人员在企业内或去校外其它实习实训基地指导学生的工学交替实习及顶岗实习,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编写适合恰当的教辅材料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必须有其所依据的教材,但是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将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的专家组织起来,针对岗位的特点,结合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编写相应的教辅教材,比如:实习实训指导手册,其中包括实习实训指导、技能训练以及操作规程等内容。指导手册的编制,内容应由浅到深,能够使学生从简单的适应性训练入门到掌握各个级别的技能训练;指导手册要提高受训者的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资格鉴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持续提高和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居民对室内环境治理工作的需求将保持不断上升的稳态。2005年12月12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全社会发布了第五批共1O个新职业.其中“室内环境治理员”名列第一。现仅上海市的室内环境治理市场就将需要约6万名从业人员,全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加强对该行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该职业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可观。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秘书长宋广生指出“如果全国都积极开展室内环境治理工作,将会有十几万人都从事到这个行业中去”。室内环境检测和污染治理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熟练掌握室内检测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室内环境设计、检测、控制、评价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毕业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应该具备进行室内环境检测、装饰装修材料的检测、放射性物质检测、室内环境污染治理、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的职业能力,同时争取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的学生可以从室内环境治理员岗位逐步提升为部门主管、部门经理及技术总监,作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将会在室内环境治理这个新兴行业大有作为。
  参 考 文 献
  [1] 朱蓉.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贺小凤.工学结合课程《室内环境检测》的改革与实践[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4-77.
  [3] 王炳强.室内环境检测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1-202.
  [4] 潘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室内环境监测课程改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75-76
  [5] 贺小凤.高职“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针对性研究[J].职教论坛,2007(4):39-41.
  [6] 施振金,周永春,吴昱.我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启示[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9):102-104.■
其他文献
1孕酮及孕激素与牛和其他家畜的发情调控一样,猪的发情调控可以采用打断或者延长正常发情周期的一些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而延迟发情,也可以引起黄体的
1能量饲料玉米含热量高,纤维素少,适应性强,易消化吸收。其中黄玉米富含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的良好起源,但储存后使维生素A含量下降。在鸽的日粮中的用量可达30%~60%。夏天可用的比
“夷夏”观是一种在我国封建社会占据主流地位达数千年之久的意识形态,它萌芽于上古,历春秋战国,形成于西汉,以后其内涵虽有所发展,但其实质,即“中国文化中心论”从未发生改变。本
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内在历史建构逻辑,其发生发展与传统文化存在本质必然联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历经多个阶段、多次转型,积淀形成了古代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