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经济区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针对黔中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状况,本文提出财政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实现黔中经济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财政支持 黔中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一、黔中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
  2010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把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强西部大开发活力。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在改革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支持西部地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是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西部加快实施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增加对上游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等。五是以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
  2010年7月下旬贵州省委召开十届九次全体会议并通过了《加强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以贵阳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经济区,增强贵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推进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城市融入黔中经济区。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城镇体系。贵州将力争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烟草工业基地和南方绿色食品基地,西南连接华南、华东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全国的商贸物流中心。把地处核心圈的贵阳市建设成为西南区重要交通枢纽及物流集散基地、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贵阳的产业结构现状
  贵阳市产业结构已基本实现由“二三一”产业结构向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81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088元;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17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人均纯收入4818元,比上年增长8.9%;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41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村人均纯收入5316元,比上年增长10.3%。
  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9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第一产业产值45.58亿元,比上年增加8.2%,;第二产业产值3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第三产业产值326.18亿元,比上年增加16.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1948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6.43亿元,比上年增加20.6%。
  200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产值4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二产业产值38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第三产业产值38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0638元,比上年增长1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
  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0.07亿元,比上年增加8.1%;第二产业产值402.24亿元,比上年增加12.6%;第三产业产值45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2832元,比上年增长1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贵阳产业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三大产业比例关系不太协调。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平均比重为60%的水平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三大产业在结构上仍需调整。第二,各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能耗相对较高,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一是在第一产业方面,传统农业占主要地位,特色经济有待于进一步突出和发展。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装备也较为落后。二是在第二产业方面,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作为贵阳市支柱产业的磷化工业和铝工业,发展速度仍然较慢。
  三、黔中经济区产业机构调整思路与财政扶持对策
  (一)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国家农业发展目标,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必要条件。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一是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例,重点办好“水、路、电、气”等与农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大事,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二是注重对农业科技研究、引进和推广的投入。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注重对农业科技研究、引进和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民增收。政府应每年按不低于规定的比例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业重点科研基地和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建设、农业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用于农业科技方面进行必要的梳理整合,集中力量支持重大和重点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加大对黔中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推进农业向观光、休闲、生态等功能演进,积极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发挥黔中经济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大发展生态蔬菜、生态畜牧等产业,重点支持花卉、中药材和茶叶等特色产业,财政要适度向生猪生产区、工厂化蛋鸡生产园区、奶牛养殖基地、肉鸡养殖基地等倾斜,抓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支持农产品市场加工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以及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建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统一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位于黔中经济区核心的贵阳市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中药现代化四大优势产业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机械、电子、航天为主的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以铝及铝加工业、建材、食品、磨料磨具、水泥、医药、钎具、新材料等为特色的省级白云经济开发区。烟草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医药制造、橡胶制品等九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聚合物锂电池、中央空调节能器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6.4%。其中黄果树烟草 、“老干妈”油制辣椒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应进一步加大财政对装备制造业、电子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软件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以建设西部地区重要装备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为目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大力发展航天、汽车零部件以及客车、专用汽车、电子产品、数控机床、工程机械、橡胶制品等产业产品,形成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对重大项目的财政支持,坚持集群式发展,整合制造业资源,使零部件制造业走向供应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抓好高新技术军转民工业园区、新型电子元件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材料产业,适时适地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链群式发展;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园的财政支持,根据国家重大工程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用铝合金、高强耐热镁合金、高纯磷、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新型建设材料等,着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关联度的现代信息业,建设好“贵阳市数字内容产业园”、“贵阳市高新区火炬软件园”、“朗玛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废弃物回收综合再利用项目建设,使黔中经济区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利用黔中经济区气候、地理条件等优势,在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切实走旅游精品路线,在“爽爽的贵阳”这个口号、品牌形象推出和宣传的形式下,大力开发贵阳避暑之都的潜在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配套功能。利用黔中的少数民族特色,推动旅游和文化相结合,加强综合体系建设,形成多层次需求下的多层次供给,加强旅游形象的宣传,同时利用黔中经济区冬季无零下的特点,结合温泉特色,发展冬季旅游;抓好生态体育公园构建、峡谷、喀斯特地貌、地热资源、红色文化等综合体系共同开发,形成多品牌、多样性的旅游资源,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同时要大力支持证券、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方面发展,为黔中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常明.财政支程资金管理刍议.财会通讯,2009,(9).
  [2]陈恩达.西部大开发 十年大变化.当代贵州,2010,(01).
  [3]要进一步加大西部重点区域开发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中国老区建设,2010,(05).
  [4]陈栋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前瞻. 开发研究,2009,(04).
其他文献
“随着执法人员的专业化,法律的运作日益与道德和政治性因素相疏离:法律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种技术,而与直接的社会生活的波动性变化联系较少。”①这种趋势必然要求法学教育
新华社贵阳6月1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
在石油企业的管理发展中,政工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员工积极性,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全面推进政工建设.本文阐述了推进企业政工建设的意义,分析了政工
摘 要 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使内部会计控制程序和方法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有效避免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按照我国预算政策,事业单位可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三种类型。但不论资金来源属于哪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2014年7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时指出:“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而国际友城关系作为国之交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如此。  国际友城关系的发展,不仅需要两市政府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两市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友城交流不是泛泛而交,“久远”即需要传承,最好的莫过于青少年的交往,因为他们是未来的主人翁。从2013年年末开始,成都市政府
期刊
摘 要 在经济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赊销业务成为很多企业的必选之路。赊销势必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风险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企业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应收账款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企业资金成本的影响,就此提出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和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风险 规避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应收账款是指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 、供应劳
本文通过对企业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措施,以供参考.
1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市政协副主席沈宝昌,市政协秘书长闫仲秋等领导亲切看望了参加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报道的编
本文主要研究了会计成本核算的相关概念,包括会计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以及相关工作流程,并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成本核算为具体的案例,研究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