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框架及优化路径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镇建设迈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城镇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城镇工业化、产业化的水平也随之提升。一方面,城市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在提升了地区经济整体建设水平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通过集群效应的发挥,为城市交通网络、市政工程、电力与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助力,城市卫生、教育等民生服务的水平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形成了共生关系,城镇的人口密度、功能区划分、建设政策等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局势。为更好地促进城镇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从产城多元融合的角度出发,对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打破城乡产城融合的壁垒,成为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集成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回顾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彰显出强大韧性,整体走势先扬后抑。多数产品价格上涨,推新卖高成为行业共识。国内市场表现疲软,但新兴家电亮点频现,国潮风尚不断出圈。出口市场增势强劲,规模再创新高,全球出口地位更加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愈发凸显,不过内卷现象也较为明显。健康、环保、智能、舒适、节能等产品特点得以延续,场景和套系化方案逐步风靡。线上渠道规模持续上升,线下渠道模式继续重构
期刊
教育是一种有主题的生活。如果我们把课堂作为师生围着主题就餐的圆桌,那么,在圆桌上,大家可以自由地品,自由地评;在圆桌上,大家有平等亲切的交流;在圆桌上,你可以方便地给大家推荐你喜欢吃的菜,坐在席上的教师也很好地调控学习的进程……这是一个"不用看别人的后脑勺"的时代,任何一个后来者只需增加桌椅就可以平等地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圆桌"本属于教育的特质。也正因为如此,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
期刊
近几年,山西戏迷观众都在询问: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崔彩彩到哪里去了?前不久,京城传来消息,崔彩彩与她爱人商中有(小上)带着新作、大型茂腔现代戏《秧歌乡的故事》进京参加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戏曲优秀剧目汇演;该剧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场演出,就博得了满堂彩。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说:"这个戏接地气、扬正气、有喜气;这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
期刊
营运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命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上升至供应链管理。企业需关注其供应链上下游有关渠道,联结供应商、制造商、客户等相关层面,进而优化产能结构,形成良好的供应链供需生态。海尔集团的资金周转近乎零存货,乃至净资金周转天数为负值,都源于其全面推进JIT精益生产。基于供应链视角,从供货商、制造商、客户等不同层面对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研究,旨在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并指
我国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起点较高,通常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予以统筹规划,但起步较晚,仍然存有明显短板亟待弥补。新时期下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格局的健全与完善,应当特别注意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中系统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专门机构负责主导、协调和推进,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以及吸纳各方力量共同助力。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是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驱动力。研究3种利用方式(围封、放牧和刈割)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索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围封、放牧和刈割利用下土壤微生物PLFA总量分别为30.24nmol/g、16.22nmol/g和14.52nmol/g,且均呈显著差异。0~30cm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围封>放牧>刈割;
设置不同的播种密度处理(2250、3000、3750、4500、5250和6000kg/hm2),分别在不同季节观察不同播种密度对半夏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半夏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春季还是秋季,半夏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片SPAD值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半夏产量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产量增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播种密度为3750kg/hm2
以西藏自治区20年生和50年生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临近的裸地为对照,分析不同林龄土壤养分状况、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以及驱动酶活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1)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全碳(TC)、全氮(TN)、碱解氮(SAN)含量呈增加趋势;(2)酸性磷酸酶(AP)、β-葡萄糖苷酶(BG)、1,4-β-N-乙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具有高效转化稻秸秆的能力,可以将秸秆转化为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了深入研究大球盖菇菌渣原位还田的作用,在利用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后,菌渣就地还田,考察其对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几种重要酶的酶活和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渣原位还田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与未种植大球盖菇的土壤(对照组)相比,种植过大球
我国亚热带地区降雨丰富,树种众多。在亚热带森林中,大量叶片来源可溶性有机质(DOM)输入土壤中。此外,森林长期受到氮(N)沉降的影响。因此探究叶源DOM和N输入如何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循环至关重要。选取地域代表性强且树种之间差异较大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和楠木(Phoebe zherman),提取其鲜叶DOM输入杉木亚热带森林土壤中。此外,依据研究地大气氮沉降背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