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理解 沟通的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对话”理论,是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新的定位。它对过去的阅读教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它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只有对它做到准确理解,深刻把握,才能使阅读教学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本文拟围绕新课标,试从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三个因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话”做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生教师文本外在坏境集体无意识诚信
  虽然新的课程理念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把新课标提出的“对话”一词,理解为学生、教师彼此之间的你问我答,把衡量对话质量高低的标准理解为教师设问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答问效果的优劣。这是对新课标中“对话”一词的片面理解。笔者以为,新课标中提出的“对话”一词,起码应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说实在话,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是“听话”教育,教师垄断了课堂上的教学沟通,教师以预先设定好的所谓“标准答案”锁定学生的思考,课堂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学生只有“听话”的权利,他们把教师所讲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去记,去背,去对付老师的考试。课堂上,学生实际上成了张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
  所以,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交往中平等“对话”。当然,这里的“对话”决不是言语上的简单应答,它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信息背景和知识经验,通过心灵的对接,情感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这里的“对话”是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是合作氛围中的视界融洽和意义建构。
   离开师生对话,课堂教学将无法进行,处理不好师生对话,课堂教学将索然无味。优秀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能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浓郁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对话兴趣。对话的热情,使学生在有质量、有品位的各种对话中提高语文素养。导入新课时,教师一个清彩的导入语;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一个中肯的评价;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一个巧妙的启发和诱导,课堂小结时,教师一个发人深思、激发学生探究的结语……均是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我们十分关心和留意平时相互间对话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发现一片充满智慧和希望的绿洲。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没有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的,酣畅淋漓的,有一定深度的对话,其它所有的对话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展开,更谈不上有思想闪光,有灵感迸发的品位很高的对话。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出足够的時间让给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亲近文本、理解文本、甚至发展文本——与文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能动性的过程。文本是静止的,与它交流是阅读者一厢情愿的事情,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一厢情愿”,因为这是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会把读书当作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形成“一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意识,从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生与生的对话
  “教学是通过阅读课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其个人从课文激发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实现了自我评价,有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立思考,也就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因此,每位学生都是课堂上宝贵的教学资源,生生对话便是挖掘利用这一教育资源的最好形式。
   没有生生对话的课堂或者对话不深入的课堂,一定是没有生机的低效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半也得在对话的过程中得到运用、得到培养。学生之间阅历相近、朝夕相处、彼此没有什么距离感。对起话来无所顾忌,紧张热烈,扣人心弦。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一定乐于参与,不甘示弱。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思辩的课堂,是高潮迭起的课堂,是艺术的课堂,是学生经历高尚情感旅程式的课堂……
  那么,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话”呢?笔者对“对话”实现的可能性生发了点滴思考:
  1.对话的实现是需要外在坏境的。这里的外在环境主要指成人给孩子提供的坏境,这就需要对成人的唤醒,为了孩子,不要再蝇营狗苟,不要再唯利是图,不要对孩子的发展做过多的干预,因为他们的干预多是从功利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是这种精神的底子才是对话实现可能性的因素。
  2.对话的实现是需要集体无意识的。对话权利的获得不是一种施舍,不是说我让你对话你就对话,不让你对话,你就歇菜,也不是有的教师对学生所说的: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在课后我们是朋友关系。对话的姿态是一种平视的姿态,这种平视是一种习惯,是不自觉的,是一种无意识的,一旦它成了一种有意识,也就失缺了对话的灵魂。
  3.对话的实现是要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目前,教育的现实呈现出师生之间的不诚信的现象。其具体表现为:为学生订购的练习册在发到学生手之前其后所附的答案往往会被老师撕掉,原因是怕学生抄袭答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拿回家给家长看的测试卷,非让家长签名不可,因为老师认为,如不签名,难以判断学生是否已给家长看过;哪怕是平常的小测试,老师也一定要把学生拉开来坐,监考更是滴水不漏;自习课,午间休息作为老师怎敢让学生自我管理,他们非要亲自在那儿监督不可。类似这样的现象举不胜举。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就产生了一道鸿沟,心灵之间就设置了一道防线。“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可恨,人多不知。”每看到这些为学生操碎心的老师,我往往会想起这句话。
  实现教育的对话,以上三点可以说是不容忽视的。“对话”理论是一全新的、发展的理论。我们同学要掌握对话艺术,就应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并注意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如能这样,我们一定会很快学会这门相互理解沟通的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引入信息技术到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评价设计成为必然要求。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本文章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评价设计  小学数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以此促进小学科学启蒙教育水平的
【摘要】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在农村学校教育中也得到普及。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在音乐信息的记忆储存、判断,及时了解世界最新的音乐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具有其他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利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多媒体高效课堂教学情境教学设计  随着国家对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如何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是这一中心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位教育家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须经过它才能进来。”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
摘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不同的说法和做法,针对农村教师的师资状况,从课堂教学常规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文章提出一些纠正的措施,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数学 情境创设 合作交流  0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进入了一股新鲜血液。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理
【摘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占主流,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文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缺失,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不相适应。本文从社会所关注的热点、焦点出发,对构建和谐政治课堂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途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切实可行的思路,从而在民主和谐的模式中实现尊重学生人格、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 和谐课堂 构建 社会责任感 提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儿童的出发”的教育观念在小学生的习作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低年级写话现状进行透视分析,本着写话教学的新思路,分别从丰富学生写话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三方面进行作文教学现状的实施策略的阐述。  关键词:写话资源 写作兴趣 学生自信心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儿童的出发”的教育观念在小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键词:阅读创造性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
案例背景  最近几年来,随着对媒体辅助教学的推广与普及,课堂教学几乎离不开多媒体辅助,甚至于个别教师说,没了多媒体都不知道这节课该怎么上了。甚至个别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播放完自己事先辛辛苦苦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严重偏离了教学本质。课堂教学在呼唤追求本真。  课堂要追求简单而又有价值的东西,能够简单而又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给学生以启迪,促进思维发展及情感培养。要使教学产生扎实的效果,那么就要与学生
摘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富于想象等心理特点,精心编制导言,设计新课的导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浅谈初中英语导入  一节英语课是否成功,导入特别关键,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注意接下来教师的授课环节,紧跟教师的点拔和指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轻松而高
[内容摘要] 本文从打开“心”门、掌握“心”法、激发“心”潮、树立“新”样等四个方面培养、提高中层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一定能引领学生踏入生物知识的大门,登上知识的高峰,领略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生物教学中层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教学的重心要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即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但是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