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随课而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XU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在小学教学的大纲中明确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念,也培养了学生们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对语文教学来说百利而无一害,更加彰显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是思想教学,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渗透到教学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真正地把握好育德育人两方面之间的有效联系,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新型人才,达到国家育人的教学目的。本文根据笔者经验积累,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随课而行”,以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学生;语文
  G633.3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也深度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不立德,就不能树人。
  思想道德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精神,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始终贯彻实施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广泛的人文熏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教师必须优化教育方法加强教育力度,让民族自豪感的种子植根于他们的心田。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頤和园》以及略读课文《秦兵马俑》。《长城》一课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也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秦兵马俑》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这几篇课文就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
  例如:《长城》一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教学时我让学生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孩子们根据掌握的课文内容和自己平时积累的资料各抒己见。主要因为长城的规模很大(秦始皇当政后吞并六国气势如虹,着手修建长城拒当匈奴!长城是将当时的燕、赵、秦等多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加固而成的),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长达万里(古时候的比现在的要小很多)。再者砌筑长城用的都是巨石,一块条石都两三千斤重,全靠人工搬运到陡峭的山岭上。在那个年代里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装备(即使有,铸造这样规模的建筑也很难),但当时却能创造出这样大规模的建筑,这是非常惊人的,还有就是据说长城是唯一在太空可以看到的人工建筑,这些综合起来足可以证明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当我问及“你站在长城上会怎样想呢?”学生更是积极发言,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以中华民族为自豪。
  再如,《开国大典》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很好的素材。在教开国大典的典礼仪式部分时,第一部分强调对毛主席的庄严宣告的感悟。第二部分是感受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一位学生朗读了主席的庄严宣告以后说:新中国成立了,每个人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另一个学生说:人民摆脱了奴隶的枷锁,当家做主人,朗读时就得热情洋溢。又有一个学生说:新中国的成立是多少代人的梦想,来之不易,读的时候就得饱含深情。还有一个学生说: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所以要读得庄严。学生的发言让我看到了学生情感的投入,学生已经沉浸在开国大典激动人心的场景之中。此时,我拿出中国版图,引导学生透过地图,感受着毛主席的宣告经过无线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时,全国人民欢跃的心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咀嚼,力图透过充满魅力的语言,感悟作者行文中蕴含的无限激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二、树立正确幸福观
  现代人的生活充满着幸福,尤其是孩子们,幸福时刻围绕在身边,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得到老师的倾心关注,得到社会的鼎力扶持,他们时时享受着幸福,但这都是外界赋予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通过劳动与付出而体会到的。一部分孩子还不懂得幸福的真正含义。所以,在学科中体验、感悟、收获是优化幸福观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教师,就应该利用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发挥教材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把朴素的幸福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如,教学“幸福是什么”,当学生谈到对幸福的认识时,我意识到要及时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文中去。当学生说“我考了好的成绩,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爸爸妈妈给我买了最想要的娃娃,去奶奶家吃到了最香的饺子”时,我便引导学生进入“幸福是什么”的追求中。启发学生带着“三个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而得到了智慧女儿的赞扬?”“三个牧童十年后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吗?你怎么知道的?”的问题自能读书。然后再集中探讨第一个牧童的幸福历程。在反复理解与朗读后,问:“他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引导学生不断地从语言、动作、神态、情感各方面去体验白衣天使的奉献历程,去体验救死扶伤的神圣与庄严,从而真切感受帮助别人而获得幸福的愉悦。学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的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幸福不是付出,就是奉献,劳动就是付出,给予就是奉献。幸福不仅仅是被爱,更重要的是爱别人,还要引导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总之,要立德树人,随课而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挖掘课本中思想道德的闪光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巴秋实.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J].中华少年,2016,16(08):48-49.
  [2]苏彩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生活教育,2014,14(01):43-44,77.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给学生心理咨询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成员和班主任对部分学生座谈,对全校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关键词: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暗示疗法;解释性心理疗法; 分析性心理疗法  B844.2  由我校申报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与模式》课题,经市教科院批准,被列为市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根据规划,我们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制
摘要:爱应是公正的评价,无私地奉献,真诚地赞赏……让学生如梦初醒、如沐春风,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关键词:爱;学生心灵  G635.1  魏书生”这个名字耳闻已久,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何以成为一位享誉全国的教育改革家?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一本本他的著书。其中《魏书生班主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让我认识了魏书生,
摘要: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中小学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为提高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本文从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榜校引领等4个方面路径探讨在中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G6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阶段,思想观念具有较大
摘要:教育是人类的公共财富,公平对待所有学生,不歧视、放弃每一个学生,应该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关系日渐紧张,本文就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偏差;公平;了如指掌;对症下药  G645.1  师爱是世界上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当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奋发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热情。然而,老师付出的爱是否都被学生接受了,并不能一概而论。有很多老
LEA基因作为植物种子成熟和发育阶段表达的一类家族基因,在植物受到干旱、低温、盐渍等环境胁迫后造成脱水的营养组织中也有表达,继而引起LEA蛋白的高度富集并提高植物的抗逆
研究了普通齿蛉Neoneuromus ignobilis Navás幼虫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电镜扫描结构,并结合肠道内食物残渣的成分分析了其取食特性。结果表明,普通齿蛉幼虫消化系统较为简单
摘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预防为主的教育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有着重大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多样而残酷。面对如此现状,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却依旧流于形式无从突破。因此,本文从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出发,分析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
蓝眼菊(Osteospermum spp.)是非常好的地被和盆栽用花,花朵繁密、花色艳丽、株丛丰满,兼具色、形、韵之美,观赏价值极高,值得推广种植。然而蓝眼菊在我国园林中鲜有应用,种子
摘要: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顺利推进,也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重构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重;平等;健康  
摘要:我是一名普通高中的英语老师,不知不觉走上讲台已经接近十年了,而这几年的教学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在逐渐减退,这应该是老师最头疼的事情。让老师最最头疼的是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把学习当好事,认为学习好坏都能上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在说。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如何从孩子的心理上改变这种现象呢?这些种种问题,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畔,我们教育工作者多么渴望能够利用自己教育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