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门古堡孝悌绵延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湘西泸溪县崇山峻岭的山坳深处,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古村落——达岚镇岩门古堡寨。古堡寨兴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村寨面积2万多平方米,以土家族为主。由于全村的人都姓康,所以也叫康家村。
  村口,一块青石板石碑上写着一副对联:“岩门留胜迹厚重人文书一部,古堡沐春晖神奇山水画十帧。”一条九曲回环的小溪穿寨而过,流入沅江。溪上有一座石桥,是通往村外古驿道的出口。平时,村民们把残存的桥墩当成上山砍柴的磨刀石。从外俯瞰古堡寨,如一头巨虎盘踞在溪岸上。
  岩门村,历史上曾是内地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一条东北可达浦市,西南连通凤凰的古驿道依寨而过,明朝曾是军事驻防之地。古堡寨以红砂岩为墙基,呈椭圆形状拔地而起。墙基上设有军事哨卡、枪眼炮洞和观望孔等军事防御系统以防兵匪。古堡寨四周的建筑以康家大院为中心围成一圈。大院外,一排排吊脚楼环环相绕。
  如今康家大院里住有13户人家,66岁的康启文是这座大院的主人之一。康启文年轻时当过乡村教师,也当过村主任,对康家历史和古堡建筑了然于胸。李幼珠老人是康启文的母亲,今年已满90岁,是寨子变迁的见证人。
  清晨,居住在岩门村这个百年老宅中的康启文一家便忙碌起来。这一天是康启文母亲李幼珠的90岁生日,对于这个五世同堂的家庭来说,给老母亲做寿可是一件大事。岩门村有个规矩,人在70岁以前是不做寿的,只有到70岁以后才做寿。因为,在岩门村历来70岁以下都算不上老人。
  李幼珠老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重孙子都有了孩子,儿孙们加起来共有32口。眼见儿孙们里里外外地忙碌,自己又插不上手,李幼珠老人便拿起一些衣物来到村前的溪边。虽然90岁了,但是操劳了一生的老人还是闲不住,力所能及的活儿每天都干。
  在岩门村,随处可以见到悠闲快乐的老人,他们或者在溪边下棋、老屋内打牌、阳光下享受温暖;或者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辛勤劳作。岩门村现在全村不过420多人,其中103岁老人1人,90岁以上老人有18人,70到90岁老人则多达60余人,是附近村寨长寿老人最多的村子。
  一个小山村长寿老人如此之多,除了这里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传承了几百年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孝悌”家风村俗。村内现保留了54栋明清建筑,其中最完整的是康家大院。在康家大院,各种雕花围栏中,最常见的就是“卍”字格的栏杆。专家解读,这“卍”字格的栏杆寓意着万寿无疆,延年益寿,体现了孝为先、礼为重的传统道德,蕴含着家族文化的核心理念。
  岩门村给老人做寿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一定要宴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以表达对所有老人的尊重和祝福。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康启文请来的村中长者,老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分享着晚辈们的祝福。
  午宴之后,是唱戏。从县城请来的戏班子,唱的是湘西的辰河高腔。辰河高腔是当地传统的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几百年的历史。
  辰河高腔的“母戏”目连戏是必备节目。这个戏取材于佛经故事中的《目连救母》,目连戏的主题思想是忠孝节义。目连戏岩门村每年都要演一次,那是在过六月年的时候。六月年演《目连救母》,这是康氏祖先定下的规矩,直到今天他们一直恪守着这个规矩。康氏先祖定下六月年演出《目连救母》的目的,就是要以艺术的形式让子孙后代每年重温孝的家规家训,把孝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后代的血脉中,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六月年是这里的一个独特习俗,产生于明初,已经沿袭了几百年,属于祭祀性节日。每年小暑后的第一个巳日,也就是蛇日,为开祭日,也叫六月年。六月年这天,从岩门村走出去的人们,不管身在何处都要赶回来参加祭奠白帝天王,与父母团聚。
  所谓的白帝天王其实是三兄弟。而六月年的形成就源于三兄弟千里探母的传说故事。相传在明朝的时候,在湘西这个地方有三兄弟,个个都武艺高强。在一次征战外敌侵入的战斗当中,三兄弟都立了大功。得胜还朝后,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年迈的母亲已经重病在身,三兄弟焦急万分,便向皇上请假回乡看望母亲。
  时值盛夏,为了能够早日赶到母亲床前尽孝,三兄弟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当走到泸溪县达岚镇岩门村时,因连日奔波,已是疲惫不堪,身体极度虚弱,还染上了疟疾。三兄弟没有停下治病,而是拖着病体继续往家里赶。终于,赶在老母离世前,赶到了母亲的床前。
  当地人感念三兄弟千里探母的一片孝心,为三兄弟盖了庙,起名三侯庙,并于每年的六月举行祭祀三兄弟的仪式,慢慢形成风俗。后来清朝嘉庆皇帝感念三兄弟的忠孝品行,御封为“白帝天王”,于是当地的三侯庙就改成了白帝天王庙。
  六月年的祭祀仪式上,祭祀三兄弟,感怀三兄弟千里探母、即使身染重病依然没有停下探母的脚步的孝行,是六月年最主要的活动。祭拜仪式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分猪肉。全村以户为计算单位,有多少户人家就把猪肉分成多少份儿,然后抓阄分配,每户一份儿。但是,猪身上有一个地方的肉是不在这个分配原则之内的。那就是里脊肉。当地习俗,由于里脊肉是猪肉中最嫩的部分,所以要送给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以表示对老人的尊重和敬爱。岩门村“人伦有五,忠孝为先”的族规族训,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默默践行中得以传承的。
  在古堡寨,还流传着一个三兄弟的“慈孝”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康志仁中举后在县衙为官。他公正廉明,一心为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后来,康志仁母亲双目失明,他便辞官回家,在家精心伺候母亲。40年如一日,端茶送饭,嘘寒问暖,毕恭毕敬。母亲爱回娘家探亲,可是那时没有石桥,康志仁便用大竖石块建起跳岩桥。但怕颠簸老母亲,无论严冬酷暑,总是涉水背母过河。村里人纷纷效仿,孝道得以更好传承。康志仁的弟弟也在外为官,被哥哥的孝举所感动。二弟康志义便出资修造长30米、宽2米的木桥,方便村民过河;小弟也修建洗衣洗菜的码头。村民们被康志仁三兄弟的孝举所感动,便纷纷效仿。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们继承孝统,守护淳朴,向善包容,和睦乡邻。
  康家大院有一个特别的厅堂,那是村里最大的一个厅堂。这是全村最重要的议事场所,家族中无论大事小情都在这里议决,所以家规族训也就悬挂在这里。族训中第一条就是“人伦有五,忠孝为先”,正是因为对孝的格外重视,岩门村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孝的故事。
  在岩门古堡寨,几百年来都传承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孝悌家风村俗。在康启文家的墙壁上,至今保留着“康氏祖训”——家训八条,分别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家规十二则,为敬兄事长、尊师信友、专心习业、安分守法、睦祖和邻等。
  “言百善,孝为先,昔先祖,康志仁,闻母疾,辞官回,古稀年,路蹒跚,母过溪,子背起,子孙孝,美名传。”岩门村人从一出生就开始听这首歌谣,到五六岁时都会背诵。“精忠纯孝”是康姓的传家箴言。这些流传下来的家族文化,影响着康氏后人,规范着他们的行为。
  在古堡寨里,103岁的康启焕老人是当今不多的仍在世的抗战老兵。每餐小儿媳李成香都要给公公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饭菜,菜里有新鲜的蔬菜和肉。“公公吃饭比较慢,但是能吃两大碗。”李成香乐呵呵地说道。自10年前李成香的丈夫,也就是康启焕的小儿子去世后,李成香便担起赡养公公的重任。李成香很孝顺,每天给公公做饭、洗衣服、揉背,十分勤快。因为儿媳孝顺,老人的生活过得甜蜜舒坦。每天晒晒太阳,看看书,逗逗孩子,去村边走动走动,快乐享受着“老来福”。
  如今,岩门村的老人们尽情享受着温馨从容、幸福安逸的晚年时光。
  夜幕慢慢降下,百年历史的古堡韵味慢慢袭来,写在墙壁上的康家“孝悌传家”的族训越来越清晰。在流动的时光中,和谐安然、宁静祥和的古堡像一幅画,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他文献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的运算对2009年黑龙江省垦区89个国有农(牧)场和所属企业进行绩效综合评价,确定这些农(牧)场与企业当年绩效总排序,并对其排序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由于中国历史当时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机制、伦理价值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曾使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领先一千五百多年。后来又由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大一统的封建
ITT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ITT的技术优势在于哪些方面? ITT在中国市场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扩大品牌知名度和业务范围。现在我们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很大规模的投资,例如我们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
作为清朝的一名忠臣耿将,曾国藩力挽狂澜于既倒,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他毕生勤于政事,清正廉洁,秉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把“齐家”摆在突出位置,疏理治家方略,形成以“尚廉、尚谦、尚劳”为核心的良好家风,使之世代子孙从中受益。在他一生的实践中,在他留下的家书、日记、奏折以及诗文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无论修身还是治家,曾都堪称楷模。他的廉政理念成就了他的事业。他所秉持的这些理念,对于今天广大
12月11日,湘潭九华大道北段全线拉通,和长沙坪塘大道胜利对接。这条道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长沙与湘潭之间的一条主干道,必将整合两市发展资源,推进两市转型升级发展。
6月29日,科技部网站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初评结果,共有231个通用项目通过初评进行公示,其中,自然科学类40项、技术发明类51项,科
放弃北京大医院工作回侗乡、八旬高龄坚持坐诊、进村入户做手术……关于这对边城夫妻“大医师”,流传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新晃人民医院,外科门诊,两张老办公桌,两位穿着白大褂的银发老人。杨文钦正在给病人检查,动作比年轻人缓慢一些,但却十分熟练、仔细,扎西志玛坐在他对面,带着老花镜,静静地登记着病患信息。这样的画面,让医院显得格外祥和、宁静与温暖。  杨文钦出生在新晃侗族自治县科赖村一个农民家庭,是
中国的IC设计公司数量近年来一直维持在400家左右,目前中国最高设计水平已达90纳米、5000万门规模,能提供0.18微米、100万门电路规模设计公司占到20%。尽管IC设计业也一直在
这是醴陵市板杉乡的一个普通家庭,这里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一个让人惊叹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奋斗、饱含着爱、诠释着美德。  这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奶奶生育了8个儿女,四世同堂,全家上下42口人。  这是一个注重家风传承的大家庭,奶奶一生奉行“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父亲恪守“不做坏事,多吃亏,多帮忙”;儿女勤奋创业,回报乡邻,几十年坚持走访慰问村五保户和高龄老人。  坚持30年的爱心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