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半开卷”考试实施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半开卷”考试是当前中职教学的一项改革。文章通过“半开卷”考试实施的情况,分析了“半开卷”考试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期在中职学校实施和推广半开卷考试过程中,有效利用积极因素,保证这项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半开卷 特征 影响因素
  “半开卷”考试作为一种近年来在普通高校、电大较为流行的考试方式,较好地克服了传统考试方式的弊端。将“半开卷”考试引入中职教育,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半开卷”考试的实施情况进行文本分析、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归纳分析了中职“半开卷”考试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了推进中职“半开卷”考试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半开卷”考试实施的总体情况
  所谓“半开卷”考试,是指学生参加考试时可以带一张学校发的专用的亲手整理有考试课程内容的A4纸,至于纸上记录什么内容、记录多少内容,学校不会加以限制,A4纸由学校在考前一周左右统一发放给学生,考试结束时,A4纸连同考卷一并上交,纸上记录的内容也将作为考试评分的一项参考。
  贵州省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于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分别对校5个专业5个学科进行第一轮“半开卷”考试实施。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进行推广,考试科目由原来的5个学科扩大到11科,涉及学校所有专业和有代表性的课程,考试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半开卷”考试实施的基本特征
  通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中职“半开卷”考试实施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实施自上而下
  为保证“半开卷”考试的顺利实施开展,县教育行政部门专门发文,同时组织召开多次课题指导会,对“半开卷”考试的指导思想、队伍设置、教师培训等做了整体部署。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根据中央电大《关于开放教育进行半开卷考试试点的若干意见》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意见,切合学校具体实际,联合出台了《关于部分学科试行“半开卷”考试新模式的意见》,对考试的实施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按照有关规定为考试实施配齐有关的资源设备。在考试实施过程中,相关骨干教师根据按照要求组织编写了《“五个‘一’研究任务》、《“半开卷”考试管理办法》、《“半开卷”考试试题命题指导》等具体操作指南,为教师尽快胜任教学与考试任务提供各种支持。在考试实施之前或实施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通过网络、会议、宣讲等多种途径或手段对“半开卷”考试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尽量让学生及家长了解其含义和价值,积极配合考试实施。可见,“半开卷”考试实施的决策程序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逐级依次做出的,在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实施,考试改革与实施的动力并非源于学生,明显地体现了“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特征。
  (二)设计全员参与
  考试设计是将考试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考试活动的关键环节,从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半开卷”考试设计中可以看出,考试工作是多方人员参与的结果,并表现在各个层面上。在政策层面上,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文件、教研活动的开展等方式也参与了学校“半开卷”考试的设计,并在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了导向作用。在考前课程教学中,从实施课程的确定到考试计划的制订,各方面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在相关课程的确定方面,虽然教务主任等教学管理者起着主导作用,但更需要与一线教师的充分讨论后,才能最后确定。在考试的准备上,“半开卷”考试将学生置于更加主动的地位,学生可以在考前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最后写到专用纸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考试准备环节的参与程度。实际上,在学校制订各种计划、方案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吸引家长参与,如通过校家长委员会、家长问卷等方式使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可见,“半开卷”考试设计涉及了多方人员的参与,尤其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认识高度统一
  通过对麻江县中的职业学校“半开卷”考试实施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受访者对“半开卷”考试的认识普遍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受访教师普遍认为,实行“半开卷”考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原因在于学生在对A4纸的手抄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梳理,才能进行抄写内容的取舍[1]。其次,“半开卷”考试能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半开卷”考试不同于传统的开卷考试,学生精心准备与抄录重点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分析、归纳与总结能力得到了锻炼,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全部实现的[2]。最后,受访学生中绝大多数都认为,半开卷考试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背公式和原理,这改变了过去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极大地减轻了学习负担及对考试的心理压力。此外,“半开卷”无形地缩小了考生的期望差,学生不必费尽心机作弊,对端正考风有一定的帮助。
  在“半开卷”考试的实施过程中,尽管遇到了一些问题或不同的意见,如学生可能对学习反而更加松懈,考试的准备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等,但不影响“半开卷”考试作为一种效果好、受欢迎的考试方式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
  三、“半开卷”考试实施的影响因素
  “半开卷”考试相较于传统考试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实践意义。然而,目前在中职学校中顺利实施“半开卷”考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顺利实施“半开卷”考试的前提是诚信考试制度的建立
  如果没有健全的诚信制度,“半开卷”考试的公平性就会打上大大的问号,考试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和检验[3]。因此,深入加强学生诚信素质的测试和制度推行,是“半开卷”考试顺利实施的前提。
  复习依靠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团队合作是应当鼓励的,这本身符合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的实际,视点与观点的碰撞还能激发思维的火花,但个别学生偷懒搭车现象也时有发现。因此,考场只允许带教务处统一印发的由学生手写的A4纸一张,考试结束后和试卷一起交上,供阅卷参考或记平时成绩,不允许带复印件,更不能抄别人的一页纸。考前说明对于完全类同的一页纸在记分时要适当扣分。其实这一页纸既反映了学生的复习历程又是考试质量的保证。   (二)顺利实施“半开卷”考试的关键在于教师命题
  如果“半开卷”考试考题仍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那么考试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试卷的命制一定要经过教科室和教务处的严格把关,确保试题质量与“半开卷”考试方式相配套。教师要基于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与就业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着眼于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命题原则、命题范围、题型、题量、考试时间等精准设计,把题目主要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上,而不要照搬教材上已有的应用题,题型以选择题、问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等为宜,加大主观题的题量,避免采用名词解释、填空等纯记忆类题型,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一定的发挥空间。最后让教师和学生都事先明确,让学生知道必须由自己通过A4纸的准备精选、浓缩和升华所学内容。
  (三)顺利实施“半开卷”考试的保障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
  “半开卷”考试具有传统考试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和意义,但对于已习惯于传统考试的教师来说,实施“半开卷”无形中加大了教师教学工作量,对教师的业务知识能力水平具有更深更高层次的要求[4]。所以,如何调动广大教师采用“半开卷”考试方式作为课程考核方式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对实践的深入认识和熟悉程度,是关系到该“半开卷”能否推广实施的保障性因素。因此,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鼓励教师进行短期业务学习和社会锻炼,经常进行经验交流,为教师运用全面测试方法培养和考查学生提供基础和条件。
  “半开卷”考试是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新尝试,特别是对于一些应用性的、难度比较大的课程,这种考试制度显示出了相当大的优势,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推广[5]。相信通过加强管理与规范,综合考虑诸多实施响应因素,尽可能地发挥考试的优势并不断完善这种考试方式,“半开卷”考试定能发挥出其积极作用,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祝远姣,王琳琳,陈小鹏,童张法.半开卷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7,05:78-80.
  [2]韩宝瑞,陈晓辉,王梓,于妍.对民办高职学生实施“一页纸”考试的实证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132-134 160.
  [3]赵金龙.高校“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1 23.
  [4]刘德林.高校课程“一页开卷”考试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22-23.
  [5]周丽超.开放教育半开卷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10,04:20-23.
  项目基金: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半开卷考试在中职教学的实践研究”(2014A022)
其他文献
摘 要: 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外语专业类大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将书本上的外语变成嘴边的外语,将理论上的跨文化交流变成实践中的思想碰撞,认识周边的外国朋友,构建自己的未来职场模型。归纳经验,外语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指导教师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一个核心、两个基点、三个引导、四个重视。  关键词: 创新训练项目 指导教师 外语专业  笔者于2013-2015两个学年中指导了三项江苏省高
摘 要: 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拥有悠久的客家历史和灿烂的客家文化。新建的赣州自然博物馆拥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本文从翻译技巧研究赣州自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的英文翻译,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外宣材料 英译  一、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客家人遍布中国的
摘 要: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摘 要: “独生子”,一个时代特有的现象。花季年华缺少父母的陪伴,电脑网络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甚至成瘾,对于这些“花季少年”,班主任德育教育难度加大。在以下案例中,作者尝试转变以往“快餐式”处理方式,以慢为进,走进教育对象的内心,取得了一些好的转化效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网络沉迷 转化方法  因为喜欢孩子,喜欢站在孩子群中,喜欢看着他们那像一朵朵待放的花蕊的脸,我从未停止过跟随他们成长的脚
摘 要: 学前教育工作者培训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黔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工作者培训现状令人担忧,非常不利于其专业发展,给学前教育水平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具体分析学前教育工作者培训策略的基础上,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以骨干学前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培训网,有效开展学前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学前教育教研活动,鼓励学前教育工作者参加学前教育专业学历教育,这是促进黔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水平的有效方
摘 要: 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语言的处理。有些事物的存在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而是习不习惯、适不适合的问题。教师要慎用语言,不能将事物绝对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的语言往往带有指导性与方向性,一旦被学生接受下来,如果不能及时修正,往往会成为学生今后学习中的隐患。  关键词: 语言 数学 绝对  教师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重要因素,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上
摘 要: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步吸收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观教育、素质教育等新鲜元素,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日趋多元化,除了与各学科相互结合之外,还开辟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网络阵地等领域,而高校社团也逐渐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在高校社团中的引导作用,加强舆论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辅导员在高校社团中的舆论引导原则,其
摘 要: 在跳远训练中,助跑速度和节奏、起跳方式、踏跳姿势、落地姿势等因素,都会影响跳远的成绩和效果。教师在训练小学生跳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以提高跳远动作的准确性和培养良好的跳远习惯为目标。通过示范引导,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把握要领,强化对小学生训练结果的巩固,以此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 示范方法 跳远训练  随着跳远技术的逐渐发展,小学跳远
百年名校源远流长  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实验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微山湖畔,前身是清咸丰年间拾世盤先生创办的拾家大院小私塾。后几换校址,几易校名。199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如今,虽经百余年的风雨更迭,柳新实验小学依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两万多平方米的空间里,两千多名师生,谨遵“修身力学”的百年校训,阔步前行。  雅慧之城和谐温馨  “修身者,修心,高尚而有美德,此雅也;力学者,乐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逐步提高理解、感受、体验、欣赏和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提倡多方位、多维度、有创意地阅读。特别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阅读的反向思维、教学反思和自我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中播下感觉,踏出一路风光;在阅读中播下感受,轻嗅幸福馨香;在阅读中播下感动,收获美丽人生;在阅读中播下感悟,踏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