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特征分析

来源 :东方藏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D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支撑,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其人才的专业技术是不容置疑的,但随着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却稍显欠缺,本文旨在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高职院校人才就业情况出发,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和具体发展方向,以为我国高职生的就业前景提供一点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特征;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对创新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逐日增加,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机构,要想培养出能契合社会发展,同社会共同进步的人才,势必要朝着创新型技能的培养和研究着手,本文旨在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征和方向,以为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立添砖加瓦。
  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就业情况分析
  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着重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培养方向限制,所以在就业方向上,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输出主要是基层单位,虽说随着时代的进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持续增多,让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有所好转,但社会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高职院学生的就业适用性依然不强,出现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学生只有技术,在沟通力、判断力、团队协作力、综合职业素质等方面表现都不强,以至在职业生涯中,高职院学生只能将发展立足于技术,想要朝着更高层次领域进步就显得颇为艰辛,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后期的工科院学生追趕上,换句话说,高职院学生的就业发展仍具有强大的局限性。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较为局限,专业知识结构狭窄
  众所周知,我国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职院校,学校重心在学生的技术上,从培养方面来讲,局限的专业技能培养是限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其次,专业知识结构的片面和狭窄,也是如今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大多属于开放式管理,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没有树立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开放式的管理会让他们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玩乐当中,以至忽略了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致使就业困难。
  (2)不注重学生的沟通培训,团队协作能力低
  高职院校的重心在于培养技术型人才,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倾向于个人独立完成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之间沟通交流较少,而且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的接触群体局限在宿舍这个小单元内,人与人之间沟通较少,团队协作能力较差,从创新型综合人才培养方向来看,没有沟通能力同时又不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离创新型人才明显有不少差距。
  (3)经费受限,教育培训机制落后
  高职院校的经费,也是限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大主要因素,某些高职院校为节约成本,仍沿用几年前的老旧设备,对某些需要实操的专业而言,无法学到最新的理念和技术,无疑会落后于时代,同时教师在教育模式上也让仍然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加上专业技术的复杂性,也让很多学生掌握起来极为困难,由此可见,教学方式的传统,课程的复杂性以及落后的教学设备,都是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三、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特征探究
  (1)技能专业性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专业技能,是高职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所以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应基于技术基础,让学生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朝着创新型人才发展。在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教师应全面掌握熟悉教材并提前做好备课准备,确保能利用最精准简练的语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并掌握理论知识,以便在实操之时,能尽快投入到具体实践之中,从而深度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2)手段灵活性
  高职教育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在保证技术的同时,也要遵循现代社会的发展,根据现代职业发展需求,从而做到灵活培养学生,也就是说高职生的培养应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定位,优化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体系,已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时尽可能的熟悉社会。在培养方法上,要尽可能的灵活多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社会工作环境,在教学方法上多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等,都是可行性极强的方法。
  (3)岗位适用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同普通工科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是有一定差异的,相比于工科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对技能的要求更高,所以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为了保证人才对岗位的适应性需求,一定要注意调整专业学科的结构,增强专业的针对和实用性,并同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以最大化满足学生毕业时的就业需求,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素质综合性
  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生除了专业技能外,必须具备的又一大就业必备技能,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锻炼、改造能力,让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外,还具备较强的心理综合素质,其次,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宿舍这个小团体,而是朝着更广阔的的空间发展,从而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增强学生就业情况,拓宽学生职业发展道路。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交流沟通能力,以确保学生在就业岗位上拥有较强的竞争性,从而最大化保证适应社会需求,拓宽发展道路。
  本文是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研究课题《基于校企融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RS-2018-8080
  参考文献:
  [1]刘红委. 新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流失调查及特征分析[J]. 职业时空,2013,9(07):129-133.
  [2]马江斌. 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蒋世军.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17(05):278-280.
其他文献
他个头不高,软羊皮夹克衫勾勒出腹部饱满的弧线,一副充满信心的绅士风度。他面色红润,一字眉,深眼窝,翩翩少年时,常被妙龄少女误为日尔曼血统的外国人。如今,尽管人生的日历
“老朱说得好,我们就需要志气”在1991年夏季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重灾区凤台县,流传着老朱提出的豪言壮语:“大灾之年不泄气,不要等着吃救济。抗灾补救夺丰产,齐心协力抓经济
阐明健康评估实验考核的重要性,分析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OSCE模式应用现状及健康评估实验考核现状,探索引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OSCE模式的健康评估实验考核的效果。
区域卫生数据来源于不同的医院,经历多轮采集、转换、整合过程,数据可能存在各种质量问题。提出了一套"数据可用性"的评估流程,从临床科研需求出发,设计评估需求模板,采集评估
1940年初,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下令通缉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盛子瑾。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之所以嫉恨、迫害盛子瑾,是因为他与中国共产党在皖东北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抗
1937年4月5日正逢清明节,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派代表林伯渠从延安来到黄陵县祭黄帝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祭黄帝陵。祭陵时,林伯渠在黄帝塑像大
在数据自治开放模式中,数据使用者可以将数据上传到应用软件或下载数据到其设备中。其中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让数据使用者看得见有哪些数据,其次是如何合理组织数据方便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