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渗透,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当今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侧重于对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教师作为美术课堂上的引导者,要用创新的思维和视角去构思,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体现。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新能力;培养
  现如今,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素养。因此,学校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初中。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培养,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礎,同时也符合美术这门学科的教学规律。
  一、当前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面临考验
  (一)社会、家庭因素误导
  当前社会大背景下,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但其中很多培训机构往往是以盈利和迎合家长的需求为办学目的,根本不够专业。将画得像、能获奖、会临摹、过考级作为衡量学生绘画能力的一种标准,概念地灌输给学生概念的知识,让学生的兴趣、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畸形的标准下慢慢被扼杀,失去了对客观现实与主观审美的感受感知。
  (二)校内因素的误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初中学校教育一直把升学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当前大背景下最重要的育人目标。初中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弃的部分。随着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虽然现在对初中美术课的教育意识和培养目标有了很大地转变,但许多学校对于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转变。
  二、初中美术课堂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可见创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当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美术课堂教育的核心,也是今后学生提升审美品位和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
  (一)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一个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不仅会对经典的美术作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会通过鉴赏经典作品启发灵感,联系日常生活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美术课对绘画技法有着新的要求。初中美术教材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这几个模块,对学生的动手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初中美术课中的技法训练包括线条造型、折纸、裁剪、色彩搭配等,通过动手、展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慢慢地实现学生由学会到创作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的教育目标。课堂不能仅仅是培养审美,要实现审美与实践的共同提升——“眼到手到”。
  (三)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就是学生在美术实践过程中萌发出来的创新意向。这种意识往往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观察生活,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来表现生活、美化生活,这种兴趣和激情就是创新精神。印象主义画家们,因为对学院派绘画沉闷的沙龙展不满,才有了后来著名的“印象派”;毕加索就是因为不满宫廷画师们呆板的人物写实,才有了著名的立体主义绘画;达·芬奇因为对中世纪绘画的空间格局不满,才有了绘画解剖学,有了油画中的薄雾法和新的绘画空间感。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要具有坚强的意志、敢于尝试,这样才能在美术创作上有新的突破。
  三、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从激发学生对初中美术的兴趣入手,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求知欲。”为了培养学生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采用多互动的灵活方式来开展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最好是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在美术方面的优势来安排个性化的教学,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对来说,激发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容易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例如,《在绘画中永生》的教材中,为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蒙娜丽莎》、《罗马少女》、《雅典学院》等图片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搭配音乐背景和绘画背景的解说。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从色彩、明暗、线条轮廓等多个角度更直观地欣赏肖像绘画;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知到人物的气质、精神、内涵以及艺术家的思想。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如何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幅作品。学生在欣赏和理解作品时也会充分考虑到历史背景因素,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通过大胆畅想拓展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一定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能拘泥于教材,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型、拓展型内容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创新、有所收获。例如,在《生活中的标志》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它们的设计原理和寓意又是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让他们了解标志的基本内涵和要素,掌握设计的一些基本技巧。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需要,增添一些标志。通过这样的拓展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
  (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如果教师不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当今是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多媒体的出现不仅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能够将美术的各个领域更生动、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相关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能力,通过多媒体对立体图形的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扩展视野,培养艺术创新能力。
  结语: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星波.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2]石军.初中美术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6(28):216-217.
  [3]李伶俐.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6(03):120.
  [4]解庆玉.浅谈新课改中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04.
  作者简介:
  蒋文妍(1997.01—),籍贯:江苏宜兴,院校: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反应生活也高于生活。民间美术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产物,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视觉方面的冲击。与此同时,民间美术的教育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培养与训练的过程,因此就需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民间美术知识,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育功能;艺术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民间美术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传统艺术的美与创造性,进而使学生形成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该门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性情、引导学生的艺术价值取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是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成了現代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文简要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
期刊
摘 要:为落实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主要的核心任务。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必须从点滴的日常教学生做起,将科学精神和生物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熟练的技能更有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将对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生物科学素养;途经分析  引
期刊
摘 要:舞蹈基础教育是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表演意识决定着舞蹈造诣的提升。本研究从舞蹈表演意识的概念和培养的必要性出发,以舞蹈基础教育阶段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途径为侧重点进行研究,为舞蹈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舞蹈基础教育阶段;舞蹈表演意识;培养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提升,我国文化结构得到创新发展。实施现代教育内容逐步拓展,从单一的理论教育向德智体美等多
期刊
摘 要:在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指出,现代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性美学转变到一种瞬时性与内在性美学。这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离,而率先具有这个理论洞见的是夏尔·波德莱尔,他确立了现代性美学的起点。他先从词源上梳理“现代性”这一概念,然后结合西方文学文化的历史,试图给出一个定义。往下则依次讨论“先锋派的概念”、“颓废的概念”、“媚俗艺术”、“
期刊
摘 要:合唱艺术的有效普及往往离不开合唱与指挥卓越人才的培养,他们既是合唱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控制合唱进度、把握合唱节奏的关键,对于合唱艺术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高校合唱与指挥卓越人才的意义,其次,深入探讨了美育视野下高校合唱与指挥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包括:对合唱课程体系进行丰富和完善;改革师生双向交流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美育视野;合唱与指挥;卓越人才;培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以及进步,科学技术的改革以及创新也得到最大程度的跨越,这进一步使得高校教育整体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高校声乐教师对于传统音乐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声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树立合理以及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结合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将现代教育过程与传统音乐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加强对于学生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及教育,进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音乐表演艺术,首先分析了如何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其次对表演要注重情感体现做了大量的解读;本文是经验之谈,一蠡之测,若有益于同仁點滴,则是我之深幸。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情感;内涵;音乐语言  一、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1、理解作品内涵。一首音乐作品要表达什么?首先要考虑到乐曲创作者的情感世界。在接触一首音乐作品之初,表演者要了解作者,要了解作品的乐曲歌谱,其次要了解作者创
期刊
借助自然拼讀法,提升单词拼读能力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院校领导不仅需要将改革工作渗透至舞蹈教学中,更应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反思,以实现教学创新。本文简要就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实现舞蹈教学改革工作创新,以期为广大高职舞蹈教师提供教学改革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基地,需要相关院校制定完善、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