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究

来源 :中国经贸·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省城乡关系处于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及生态环境脆弱性等这四大诱因造成了这种局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制度变革,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社会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策略,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机制,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关系;二元结构;民族地区;城镇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国家当前和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由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东、中、西部社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全面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然环境复杂,生态脆弱,社会发展不均衡。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难度相当之大。那么甘肃省城乡关系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存在哪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诱因以及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是本文所探究的内容。
  一、甘肃省城乡关系与结构类型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马克思认为:“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从世界各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或者说正在经历以下发展阶段:城市出现(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对立(城市偏向)—城乡互动(要素参与程度高,城乡联系加强)—城乡协调(城乡逐步走向融合)。城乡关系的这种演变轨迹表明:走向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选择和必然结果。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城乡关系呈现出了三种类型:一是强城市强农村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城乡一体化显著;二是强城市弱农村型,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农村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三是弱城市弱农村型或双重滞后型,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城乡差距悬殊并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主要分布在西部、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甘肃的城乡关系即属于此种类型。甘肃城乡差距远远大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也较其他地方落后。
  甘肃省的城乡关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二元结构类型,其中包括:行政主导的二元结构和市场主导的二元结构。计划经济时代由户籍制度、食品供给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形成并维系的二元结构称之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甘肃省目前正处于一种双重二元结构。兰州市是典型的大都市,与省内各城市及省外的某些城市之间联系紧密,对其依赖性远远高于对于城市周边农村的依赖。而甘肃大多数农村还处于施坚雅提出的“基层集市”的经济体系之中,与城市经济处于脱轨状态。行政主导的二元结构和经济主导的二元结构叠加在一起加深了甘肃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引起了城乡经济社会之间发展的失衡,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失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失衡、政府资金投入的失衡、基础设施建设的失衡、城乡就业的失衡、社会保障的失衡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事业发展失衡等。城乡之间产生如此之大的发展失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困难重重,减缓了城镇化的进程。
  二、甘肃省城乡发展失衡的诱因
  甘肃省城乡发展失衡产生的诱因很多,最主要的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等这四大诱因。
  1.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
  甘肃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和脱节,造成这种现象有三点原因:首先,甘肃省农业发展落后,大多数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科技含量明显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其次,甘肃产业结构布局相当不合理,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甘肃在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制品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5个产业发展迅速,而在食品加工、日用品化工、皮革、电子产品、高新技术、及旅游业、服务业等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发展缓慢。但是重工业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能力明显不足,而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有较强反哺农业能力,其不但能够消费大量农产品,还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即认为城镇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于是,这些年来甘肃省一直把城镇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但是,当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建设上取得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的同时,不仅城市没有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导致城乡差别趋于扩大。
  2.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
  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户籍管理制度。采取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严格限制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的流动。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出现了松动,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了城市,成为了城市人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时至今日,户籍管理制度依旧存在,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依旧是限制城镇化的重要制度障碍。其实户籍管理制度之所以重要,源于户籍背后的资源与利益分配,农村户籍下的居民在享受的医疗、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资源方面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使得农村的发展先天性的落后于城市,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一大截。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改革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其尽量提供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
  3.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不均衡性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原因,其社会发展状况差别较大,城镇化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以甘南藏区为例,玛曲、碌曲和夏河三县,当地藏族群众大多以放牧为生,在近十年里才完成了定居工程,实现了游牧到半定居、定居的生活转变。对这些居民而言,如何适应现代定居生活才是其面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跨越式的进行城镇化并不现实。   4.生态环形脆弱性
  甘肃省位居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高山、草原、荒漠高原交错纵横,自然环境非常复杂,致使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难度较大。在过去几十年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短期来看,“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策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策略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积贫积弱的农村而言,造成其发展缓慢、滞后,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例如,近些年,越演越烈的土地“三化”已经直接影响和威胁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甚至生存。
  三、实现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城乡失衡的局面形成已久,要扭转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甘肃省城乡失衡的问题既有着全国城乡发展问题的通病,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对甘肃省而言,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甘肃省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强烈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的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城镇化化进程。最后,明确城市发展的自身定位,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把部分农村地区变成城市发展、生活和休闲的保障区,从而带动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间差距。
  2.进行制度变革,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甘肃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籍控制人口流动和执行分配的功能,增强其为人口信息和民事关系证明服务的功能,逐渐消除城乡户口的划分,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能够包容城乡居民共同生活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开放和平等的社会秩序的生成。与此同时,政府应的政策应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补偿农村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做的牺牲。应该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率,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社会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策略
  由于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差别很大,社会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对城市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迥异。所以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要对各民族聚居区采取不同的城镇化策略。例如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民族自治县,由于当地的穆斯林群众和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差异不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和汉族相同的城镇化策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对于玛曲、碌曲和夏河三个以游牧为主的县应该先进行牧民定居及适应工程,在牧民基本能够适应定居生活之后,再展开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在民族地区尤其谨慎,不应该采取跨越式这样过于激烈的方式,这样容易引起各少数民族的抗拒,引发社会问题。
  4.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机制,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不仅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形态协调发展,同时也包括城乡生态形态的协调发展。首先,加大政府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财政投入,展开对甘肃省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危害较大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其次,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因为煤炭、石油等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危害。例如,甘肃的河西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之一,可大规模的开发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最后,扩大新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当中的应用范围。应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甘肃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59.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31.
  [3]胡增元: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民营科技.2007(4).
  [4]魏丽丽: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2010:2-10.
其他文献
有人说,对于“90后”的學生,很难用道理去说服他们,也很难用感情去打动他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作为“80后”的教师不妨与时俱进,少一点抱怨,多一分耐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新时代的处理问题的艺术,大胆创新,做一名会“雕琢”的艺术家。那么,教师不仅能从繁琐的事情中解脱出来,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平时在工作中的
九年级化学计算包括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  一、常出现的问题  在化学计算学习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遇到计算题就不去看;(2)感觉化学计算较难,尽管学了不少化学知识,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3)课本上的计算题会做了,但在考试时遇到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就会被难住;(4)考试时,认为有的题目很眼熟,一看就会,但做出来常错或者不全对;(5)在关键问题的解
【摘 要】工程其他费用预算管理是工程其他费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工程其他费用预算管理的措施,以期治理工程薄弱環节,健全预算管理机制,促进工程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关键字】工程其他费用;预算管理;措施  一、引言  随着工程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能力与投资需求差异扩大,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到广泛重视;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促使部门管理职责、工程管理业务流程发生重
【摘 要】企业的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为借款而发生的一些利息和其他相关成本,其中包括借款利息、降价以及溢价和在进行外币借款时发生的汇兑差额等等。企业的借款费用可以计入到资产的相关成本中,也可以使其费用化,然后直接的计入到当前损益中。  【关键词】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思路构建  在实际的业务中,会计处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决定企业的财务情况能否得到真实的反映,因此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究竟
1986年5月26日,我国首次全国性“美国音乐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是我国音乐理论工作者为了借鉴美国音乐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发展,在对外
【摘 要】经济效益既是企业生产运营的目标,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如果经济效益过低,企业的发展就必然会陷入困境。而要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做的不仅是完善企业产品与企业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管理,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对如何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对
摘要: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热潮中,应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不足,发挥海南独特优势,通过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创立品牌、积极开拓农村旅游市场,形成独具风格的国际化乡村游模式,无疑将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乡村游;意义;现状;发展策略  乡村游是以乡村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吸引游客前往休息、观光、体验、购物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游为旅游者提供与城市生活形成鲜明
尽管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来指引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大多数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比较片面,无法有效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其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就
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朝鲜语汉字音在上古、中古、近古汉语时期语音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结果发现:上古汉语时期,具有舌头音和舌上音不分、舌音和齿音不分、存在塞擦音以及匣母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且已逐渐遍布全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带动了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使行业内充满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