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然教学法重视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实施,通过分析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知识与能力自然生成,且完成自然的输入与输出,以此提升学生英语素养。本文探讨了自然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听说课、读写课、英语沙龙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探讨了自然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校英语;自然教学法;运用策略
自然教学法囊括了众多优势的教学活动方法与技巧,通过合理的输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再进行知识反馈、语言应用与拓展,不仅重视学生情感方面,还重视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总的来说,自然教学法具有自然习得、情境关联、重视语义、循序渐进、鼓励表达、强化输出、提升兴趣与自信心等特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自然教学法,其实施策略如下。
一、听说课中自然教学法的应用
听说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在主要是中教的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外语语言因素、文化差异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可以结合分级测试结果与高考成绩等,作出大致的学习规划,构建“多听--听说结合--多说”为模式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初始选用学生熟悉的轻松的生活材料引入,将重点放在读写与模仿上,特别是语音发音,促进学生掌握连续、重音、爆破、意群停顿等相关的听说知识。如“A New Start”相关课程的教学,以展示大学校园、生活为开端,及学长们的英语课内外视频,开始引导学生自我介绍,阐述“What are you feeling about being university?”等一些问题,并结合听力视频,学习“自我介绍”、“三方介绍”的一些基本知识。加强学生口语技能培训,布置录音作业,以纠正学生语音。
接着实施听力和口语技能训练。从听写入手,强化学生快速记忆time、place、characters、events这些细节的能力,并按图索骥,基于关键词展开复述学习。如“Animal magic”中“Outside view”知识学习,学生运用填空法完成听力训练,再展示保护野生动物的视频,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探寻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并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学生,观看动画视频“Happy Feet”,让学生学习与看台词,展开台词改编表演。
最后,为让学生掌握听出文章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捕捉材料中大致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循序渐进,由慢速VOA开始,逐渐到标准VOA与BBC新闻,掌握英语表达的思维模式,学习英语母语国家是如何表达否定与肯定、感谢与恭维、拒绝等相关意思的。还可增加口语操练内容,如角色扮演、讲故事、互动采访等,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训练机会。
二、读写课中自然教学法的应用
读写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与背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再调动学生语言思维,展开英语文章的写作,记录下学生所见所闻、新的体会、语言知识等,以“多读、多写、读写结合”的模式展开大学阶段的读写课学习。
首先,初期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让学生学会基于探寻问题答案的目的展开阅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循序渐进的掌握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等,提升精读、泛读等技巧。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基于学生认知基础,选用生词适中的文章实施阅读,结合人物、文化、情感、社会等可扩展的话题,展开阅读。并结合文章主题,展开绘制表格、简要问答、朗读复述等形式,理清文章思路。如阅读“What do you eager to do in the college?”等相关材料,通过展示视频与图片资料,展开图文配对填空学习,围绕核心词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构建文章思路图谱,理清文章架构。继而学生自主写作,围绕主题展开信息分享并互动交流。最后对生词和语法反复操作,以掌握知识。
其次,结合可理解性输入假说,通过语言拓展学习,奠定写作输入基础。实施读写结合教学,运用“范文阅读分析--模仿写作--自由发散写作”模式展开教学。第一步是归纳文章内容,结合文本内容与特点,学生研读并提出见解。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拟定写作提纲,确定写作要求、写作主题,掌握大纲拟定技能,并能够通过提纲拓展成文。教师需要科学介入与把握,提升学生运用替代词的能力,并学会互动交流中回避、转述、迂回等小组合作方。第三步是在完成文章修改后,对比同学间文章异同,实施多元评价与有效反馈,以促进读写能力提升。
英语语法是句子的结构,是自然教学法中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需要基于课外英语沙龙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获得真切的学习感悟。首先,要邀请外教参与到沙龙活动中来,以方便学生了解真实的外语文化;其次,选择某个工作日的固定时间组织外教交流活动,避免利用休息日,因为学生参与兴趣在休息日会降低,也会影响外教的生活;再次,拟定学期活动计划与主题,选取新鲜、具有时代感的话题,运用邮件、QQ群、校园网站、广播等进行宣传,让学生提前收集与整理资料;最后,实施多样化形式的沙龙活动。如小组讨论、个人发表意见等形式,并在结束后,给优胜者赠与小礼品,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三、结语
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下,高校英语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基于学生认知基础、身心发展规律,展开课内外英语学习。自然教学法主张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实施合理的输入与输出,达到真正运用英语的目的,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运用,提升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佟丹丹.自然教学法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陈云.自然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3]张伟、冷海连.外语自然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4(5).
[4]向梦华.自然教学法在周至县长扬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2.
[5]李美妍.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教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4(10).
作者简介:
王志雄(1975~ ),男,汉族,云南大姚人,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贵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和英美文学研究。
杨能(1980~),男,汉族,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云南大学翻译硕士,主要从事翻译及翻译教学研究。
关键词:高校英语;自然教学法;运用策略
自然教学法囊括了众多优势的教学活动方法与技巧,通过合理的输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再进行知识反馈、语言应用与拓展,不仅重视学生情感方面,还重视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总的来说,自然教学法具有自然习得、情境关联、重视语义、循序渐进、鼓励表达、强化输出、提升兴趣与自信心等特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自然教学法,其实施策略如下。
一、听说课中自然教学法的应用
听说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在主要是中教的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外语语言因素、文化差异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可以结合分级测试结果与高考成绩等,作出大致的学习规划,构建“多听--听说结合--多说”为模式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初始选用学生熟悉的轻松的生活材料引入,将重点放在读写与模仿上,特别是语音发音,促进学生掌握连续、重音、爆破、意群停顿等相关的听说知识。如“A New Start”相关课程的教学,以展示大学校园、生活为开端,及学长们的英语课内外视频,开始引导学生自我介绍,阐述“What are you feeling about being university?”等一些问题,并结合听力视频,学习“自我介绍”、“三方介绍”的一些基本知识。加强学生口语技能培训,布置录音作业,以纠正学生语音。
接着实施听力和口语技能训练。从听写入手,强化学生快速记忆time、place、characters、events这些细节的能力,并按图索骥,基于关键词展开复述学习。如“Animal magic”中“Outside view”知识学习,学生运用填空法完成听力训练,再展示保护野生动物的视频,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探寻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并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学生,观看动画视频“Happy Feet”,让学生学习与看台词,展开台词改编表演。
最后,为让学生掌握听出文章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捕捉材料中大致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循序渐进,由慢速VOA开始,逐渐到标准VOA与BBC新闻,掌握英语表达的思维模式,学习英语母语国家是如何表达否定与肯定、感谢与恭维、拒绝等相关意思的。还可增加口语操练内容,如角色扮演、讲故事、互动采访等,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训练机会。
二、读写课中自然教学法的应用
读写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与背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再调动学生语言思维,展开英语文章的写作,记录下学生所见所闻、新的体会、语言知识等,以“多读、多写、读写结合”的模式展开大学阶段的读写课学习。
首先,初期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让学生学会基于探寻问题答案的目的展开阅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循序渐进的掌握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等,提升精读、泛读等技巧。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基于学生认知基础,选用生词适中的文章实施阅读,结合人物、文化、情感、社会等可扩展的话题,展开阅读。并结合文章主题,展开绘制表格、简要问答、朗读复述等形式,理清文章思路。如阅读“What do you eager to do in the college?”等相关材料,通过展示视频与图片资料,展开图文配对填空学习,围绕核心词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构建文章思路图谱,理清文章架构。继而学生自主写作,围绕主题展开信息分享并互动交流。最后对生词和语法反复操作,以掌握知识。
其次,结合可理解性输入假说,通过语言拓展学习,奠定写作输入基础。实施读写结合教学,运用“范文阅读分析--模仿写作--自由发散写作”模式展开教学。第一步是归纳文章内容,结合文本内容与特点,学生研读并提出见解。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拟定写作提纲,确定写作要求、写作主题,掌握大纲拟定技能,并能够通过提纲拓展成文。教师需要科学介入与把握,提升学生运用替代词的能力,并学会互动交流中回避、转述、迂回等小组合作方。第三步是在完成文章修改后,对比同学间文章异同,实施多元评价与有效反馈,以促进读写能力提升。
英语语法是句子的结构,是自然教学法中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需要基于课外英语沙龙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获得真切的学习感悟。首先,要邀请外教参与到沙龙活动中来,以方便学生了解真实的外语文化;其次,选择某个工作日的固定时间组织外教交流活动,避免利用休息日,因为学生参与兴趣在休息日会降低,也会影响外教的生活;再次,拟定学期活动计划与主题,选取新鲜、具有时代感的话题,运用邮件、QQ群、校园网站、广播等进行宣传,让学生提前收集与整理资料;最后,实施多样化形式的沙龙活动。如小组讨论、个人发表意见等形式,并在结束后,给优胜者赠与小礼品,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三、结语
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下,高校英语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基于学生认知基础、身心发展规律,展开课内外英语学习。自然教学法主张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实施合理的输入与输出,达到真正运用英语的目的,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运用,提升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佟丹丹.自然教学法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陈云.自然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3]张伟、冷海连.外语自然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4(5).
[4]向梦华.自然教学法在周至县长扬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2.
[5]李美妍.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教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4(10).
作者简介:
王志雄(1975~ ),男,汉族,云南大姚人,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贵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和英美文学研究。
杨能(1980~),男,汉族,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云南大学翻译硕士,主要从事翻译及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