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何画板的引入,丰富了中职数学教学的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激发了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本文从中职数学教学引入几何画板的原因入手,着重论述几何画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几何画板;实践运用;中职数学教学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何使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是中职数学教学所思考的重点。几何画板作为一款专业的数学教学辅助软件,不仅为数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丰富了中职数学教学的手段。
一、中职数学教学引入几何画板的原因思考
(一)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来看
只要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兴趣,就能使中职学生主动接受、有效的学习数学。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静态、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形象具体、更富有动态感。几何画板的运用,大大地降低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认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从几何画板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来看
几何画板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绘图、测量、计算等,一方面,它能够对圆弧角度、半径、图形的面积、线段长度、运动轨迹等对象进行测量,并实时显示结果;另一方面,它还能对这些对象实时“跟踪”,动态的显示“跟踪”对象的运行轨迹,并形成曲线。例如:线的轨迹、点的轨迹等。几何画板的这些功能是其他软件所不具有的,因而它更能使中职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从教材当中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来看
数学教材当中的知识点众多,其中立体几何、函数、解析几何的教学是中职学生的难题,数学知识枯燥、复杂,知识点之间既存在关联性,又存在独立性。应用几何画板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与描述,优势明显。如:在立体几何模块的内容中,可利用几何画板灵活多变的功能演示图形的变换轨迹,从而引导教学。
二、几何画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
(一)以景入情,创设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语言、自身的魅力吸引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还可用猜想的教学方式激发中职学生的求知欲望。几何画板具有动态的性质,能让不动的数学动起来,因而它更能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轨迹方程的教学中,△ABC与圆相交于点C,假设有一条边AB是固定不变的,点C在圆上做循环运动,试求一下三角形的外心P的轨迹?学生凭借直观感觉会做出如下判断:经过外心P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线段。之后再用几何画板进行检验,得出结论:P的轨迹是线段。当答案不一致的时候,就要思考原因,通过思考,发现题干未提到到圆与线段的位置关系,将点B拖入圆内做运动时,对点C实时监测,并对点P运行的轨迹进行跟踪,此时P的轨迹是直线与线段。学生会进一步猜想:会不会是射线呢?变动几何画板,将除C点外的A点、B点同时拖入圆内,发现点P的轨迹又有变化,变为射线。通过运用几何画板对问题演示,可动态的模拟题设条件,便于职中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美动情,激发兴趣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这决定了数学教学是枯燥的,如何使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性,是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老师可用数学的内在美去驱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比如:在教学圆锥曲线时,有这样一道例题:P是圆内一固定点(与O点不重合),点Q在圆O上做运动,试分析PQ的十字交叉点(垂直平分点)m所围成的图形是什么?运用几何画板跟踪直线m得出结论,图形是椭圆。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突出了数学之美;加深了中职同学对这道题的理解;吸引了中职学生的注意力。还是以圆锥曲线为例,教师可将圆锥曲线截面的演示图和圆锥曲线的平面图展示给学生,并选出A、B、C、D四个特殊点,对这四个点移动、构造所形成的图形为圆、双曲线、椭圆和抛物线。职中学生通过对其进行点击、操作,种种变化美会立刻呈现在眼前,这种变化美更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圆锥曲线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美动情,运用几何画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职中数学教学效果。
(三)以动激情,应用计算机科技
传统的教学工具难以体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别功能来模拟动态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具体化。比如:在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实践,引导他们制作函数图像,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操作过程如下:先让职中学生在几何画板上建立三个参数,分别设为a,b,c,然后让职中学生双击数据框随意更改数值,更改完毕后,对照几何画板上所呈现的动态函数图像,观察自己所设置的函数表达式,从而得出结论,二者是相对应的。
将几何画板融入到数学课堂使中职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地将新技术应用到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而,提高中职学生数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倪永峰.关于数学教学与几何面板的思考[J].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科研室(网络资源),2008(3).
[2]洪晓华.几何面板与高一数学整合的契机—动态图象[J].中国教育文摘,2005(9)
关键词:几何画板;实践运用;中职数学教学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何使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是中职数学教学所思考的重点。几何画板作为一款专业的数学教学辅助软件,不仅为数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丰富了中职数学教学的手段。
一、中职数学教学引入几何画板的原因思考
(一)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来看
只要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兴趣,就能使中职学生主动接受、有效的学习数学。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静态、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形象具体、更富有动态感。几何画板的运用,大大地降低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认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从几何画板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来看
几何画板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绘图、测量、计算等,一方面,它能够对圆弧角度、半径、图形的面积、线段长度、运动轨迹等对象进行测量,并实时显示结果;另一方面,它还能对这些对象实时“跟踪”,动态的显示“跟踪”对象的运行轨迹,并形成曲线。例如:线的轨迹、点的轨迹等。几何画板的这些功能是其他软件所不具有的,因而它更能使中职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从教材当中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来看
数学教材当中的知识点众多,其中立体几何、函数、解析几何的教学是中职学生的难题,数学知识枯燥、复杂,知识点之间既存在关联性,又存在独立性。应用几何画板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与描述,优势明显。如:在立体几何模块的内容中,可利用几何画板灵活多变的功能演示图形的变换轨迹,从而引导教学。
二、几何画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
(一)以景入情,创设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语言、自身的魅力吸引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还可用猜想的教学方式激发中职学生的求知欲望。几何画板具有动态的性质,能让不动的数学动起来,因而它更能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轨迹方程的教学中,△ABC与圆相交于点C,假设有一条边AB是固定不变的,点C在圆上做循环运动,试求一下三角形的外心P的轨迹?学生凭借直观感觉会做出如下判断:经过外心P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线段。之后再用几何画板进行检验,得出结论:P的轨迹是线段。当答案不一致的时候,就要思考原因,通过思考,发现题干未提到到圆与线段的位置关系,将点B拖入圆内做运动时,对点C实时监测,并对点P运行的轨迹进行跟踪,此时P的轨迹是直线与线段。学生会进一步猜想:会不会是射线呢?变动几何画板,将除C点外的A点、B点同时拖入圆内,发现点P的轨迹又有变化,变为射线。通过运用几何画板对问题演示,可动态的模拟题设条件,便于职中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美动情,激发兴趣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这决定了数学教学是枯燥的,如何使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性,是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老师可用数学的内在美去驱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比如:在教学圆锥曲线时,有这样一道例题:P是圆内一固定点(与O点不重合),点Q在圆O上做运动,试分析PQ的十字交叉点(垂直平分点)m所围成的图形是什么?运用几何画板跟踪直线m得出结论,图形是椭圆。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突出了数学之美;加深了中职同学对这道题的理解;吸引了中职学生的注意力。还是以圆锥曲线为例,教师可将圆锥曲线截面的演示图和圆锥曲线的平面图展示给学生,并选出A、B、C、D四个特殊点,对这四个点移动、构造所形成的图形为圆、双曲线、椭圆和抛物线。职中学生通过对其进行点击、操作,种种变化美会立刻呈现在眼前,这种变化美更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圆锥曲线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美动情,运用几何画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职中数学教学效果。
(三)以动激情,应用计算机科技
传统的教学工具难以体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别功能来模拟动态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具体化。比如:在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实践,引导他们制作函数图像,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操作过程如下:先让职中学生在几何画板上建立三个参数,分别设为a,b,c,然后让职中学生双击数据框随意更改数值,更改完毕后,对照几何画板上所呈现的动态函数图像,观察自己所设置的函数表达式,从而得出结论,二者是相对应的。
将几何画板融入到数学课堂使中职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地将新技术应用到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而,提高中职学生数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倪永峰.关于数学教学与几何面板的思考[J].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科研室(网络资源),2008(3).
[2]洪晓华.几何面板与高一数学整合的契机—动态图象[J].中国教育文摘,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