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ere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10月,为准确地分析信托业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选取了业内广为关注的若干问题,专门设计了“信托业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向全国信托投资公司进行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由此得出目前我国信托业发展现状的初步结论。
其他文献
我国信贷资产管理现状我国可证券化的资产不足。并不是任何资产都可以证券化,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良好的未来预期收益。一般来说,一种可证券化的理想
我国企业并购的浪潮始于1984年.外资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分散地、随机地并购国有企业,发展到目前有战略目标、系统性地并购.
目的:探讨CT评价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汤内服,同时予以西医常规治
1990年代末期以来的全球银行业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阶段,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全球主流银行(Global leading banks)均实施了重大的战略转型。转型主要循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以美国的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住友三井金融集团和东京三菱金融集团等为首的美日银行,暂时放缓了全球化步伐而着重选择向全能化金融集团转型;二是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全能化基础的欧洲银行如汇丰控股、德
1994年创立的温州品牌美特斯·邦威却在短短十年间,已经把规模爆炸性地做大了300倍,从初创时的年营收入500多万元,发展到了15亿元。正如其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宣传的那样,“美斯特·邦威——不走寻常路”,美斯特·邦威,以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经营之路。  虚拟公司的概念最早是1991年由罗杰·内格尔提出,如今,虚拟经营模式,正以其柔性的组织结构,灵活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5年年初,我国政府提出中国经济要大步“走出去”战略,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类)显示:截止到2005年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总投资净额572.06亿美元,仅2005年度对外直接投资净额1 22.61亿美元(其中新增股本投资38亿美元)。这不仅是我国外资战略的重大转变,而且是进一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对外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金融业内各部门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这一切都对传统的监管体制构成了严峻挑战。面对这种国际大环境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现实挑战,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分业经营的国家,中国金融业正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国际金融环境和我国金融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对1993年以后我国逐步确立并至今严格执行的分业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在长期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多种独有能力的集合,公司组织运用这种能力就可以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和获取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方面的要点:  ·公司组织独有的,这种能力只能产生在既定公司文化背景下,其他公司不可能有产生的条件;  ·存在于公司组织内部的,这种能力是根植在既定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经营结构、管理结构之内,离开了这种结构,核
从上表可以看出,试点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与其通过率呈现正相关,流通股东持股集中度和基金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其股改方案容易通过,而流通股集中度最低的清华同方
2005年1月1日,<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要求信托公司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目的在于增强公司运营透明度,降低信息分布的不对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