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个击破有关口腔的7个谣言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rbr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谣言1:孩子的牙齿还在发育,食物越精细越好
  辟 谣:孩子長期进食过黏、过软、过细的食物,牙齿和颌骨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容易出现乳牙滞留、颌骨发育不足等问题。
  分析: 精细的食物虽然便于孩子食用和消化吸收,但咀嚼过少,牙齿缺乏应有的刺激,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换牙过程,还会影响脸型发育。实际上,进食略粗糙的食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清洁牙齿的作用。
  谣言2:“六龄牙”是乳牙
  辟 谣:“六龄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牙。
  分析: “六龄牙”约在孩子六岁时萌出,由于不替换任何乳牙,故部分家长误以为这是乳牙。实际上,“六龄牙”是恒牙中最“强壮”的,承担了大部分咬合力,咀嚼功能强。它位于牙弓的中部,是牙弓的主要支柱,对于保持上下颌牙齿的正常排列、维持正确的咬合关系、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谣言3:龋病会遗传
  辟 谣:龋病并不是遗传病。
  分析: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外界因素对龋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如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不当等。当然,遗传也有一定关系,如牙釉质结构、牙齿大小和形态、咬合面窝沟深浅等,使不同人对龋病的易感性有差异。
  谣言4:用了漱口水就可以不刷牙了
  辟 谣:不能用漱口水代替刷牙。
  分析: 使用漱口水虽然可以通过口腔荡洗及某些药物作用去除口腔内的部分食物残渣,抑制相关细菌增殖,调节口腔内酸碱平衡,但不能替代刷牙的机械摩擦作用,无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软垢。此外,有些漱口水含有某些药物成分,长期使用可导致口腔菌群失调。
  谣言5: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辟 谣:洗牙并不会导致牙缝变大。
  分析: 正常牙齿之间存在牙间隙,随着年龄增长、牙龈退缩及牙周炎进展,牙缝会渐渐增大。牙结石附着在牙齿之间,就像在牙缝中糊了一层“泥巴”,从而造成牙缝小的假象。洗牙之后,牙结石被清除,被其掩盖的牙缝暴露出来,造成洗牙后牙缝变大的错觉。实际上,这不过是还原了牙齿的“本来面目”而已。
  谣言6:年纪大了会掉牙,等牙齿掉光再镶牙也不迟
  辟 谣:缺牙应及时修复。
  分析: 牙齿缺失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剩余的牙齿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剩余牙齿松动、移位、伸长,咀嚼效率降低,偏侧咀嚼,双侧颞颌关节负荷不一致,面部不对称等问题。因食物咀嚼不充分,还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营养的吸收。因此,老年人一旦发生缺牙,应及时修复。
  谣言7:牙痛,只要吃点止痛药就行了
  辟
其他文献
医生手记  今年春节,张先生非常开一心,终于摘掉了乙肝的“帽子”。张先生在上小学时被查=出感染乙肝病毒,肝功能正常。到了高中阶段,由干学习压力大,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复制水平也很高,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五年后,他大学毕业,虽然肝功能己正常,乙肝病毒也低干检测下限,但“大三阳”毫无变化,来我院求诊。在继续服用恩替卡韦的基础上,开始服用经验方补肾健脾中药,每
斜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另一眼视轴偏离平行的异常眼位,主要表现为双眼不能注视同一个目标。斜视的本质是双眼视觉紊乱,不仅影响患儿外貌,还会严重影响其视觉发育。  在儿童中,斜视是仅次于近视的第二大眼病,5岁前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目前,斜视的发病率已由30年前的不足0.5%上升至现在的2%。  病因不同,斜视类型不同  1. 先天发育异常 眼外肌解剖位置异常、发育异常,以及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均可能引起斜
2015年6月1日起,北京实行最严戒烟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如酒吧、餐馆、酒店、写字楼、车辆和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室外区域。违反者将被处以最高200元。酒吧和餐厅业主未能竖起禁止吸烟标志或允许客户抽烟,将被罚款2000元到10000元。警察和城管人员将执行监管。还将实行禁止香烟广告和禁止烟草公司赞助的活动。  这则新闻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吸烟史,我16岁左右接触了第一支香烟,那时青春期的叛逆、电
在中国,中西医并存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中西药并用的现象也非常普及。冠心病的支架治疗作为一种昂贵却非常流行的疗法,每年使用量在十万以上。怎样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让这一技术得到更好发挥?  支架治疗是目前医学进展最快、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医学技术。顾名思义,支架就是把塌陷的东西支起来。因此支架常用于人体管道塌陷与狭窄的治疗,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周围动脉狭窄、食道狭窄。这些狭窄的官腔经过扩张,如果
生活实例  48岁的张老师是上海某家重点中学高三语文老师,正面临着学生高考的压力,最近又出现了严重失眠:晚上上床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一会儿就醒了;到起床时间,却又起不来。一开始,张老师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造成的,就没在意,自己吃了点安眠药,睡眠似乎好了点,但浅睡多梦,一有声音就会惊醒,睡醒还是觉得很累。更要命的是,她还伴有严重盗汗,每天醒来,枕巾和内衣都湿乎乎的。由于晚上睡不好,张老师
生活实例  小李是一位32岁的外企白领,在某大城市投资银行工作,常常熬夜,三餐不规律,有时因工作原因,还需要大量饮酒。虽然偶感胃部不适,但仗着年轻,小李并没太在意。最近,小李感到胃部不适加重,便去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他做胃镜检查,结果发现他胃里长了一个1厘米大的肿瘤。小李惊出一身冷汗:一直以为癌症是老年人的“专利”,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也会得胃癌!  胃癌正向年轻人袭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具有显著抑制骨转换、增加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但它同时具有引发胃肠道并发症、肌肉骨骼痛,以及超长时间连续应用(一般大于7年以上)可能会出现不典型股骨中段骨折或下颌骨坏死等副作用。因此,用药时间长短、何时停药,是患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服双膦酸盐,何时可停药用药时间至少1~3年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口服双膦酸盐3~6个月,症状改善后就
急诊科是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获得连贯医疗可及性的首诊场所,其资源、通道均为抢救生命、提高治愈成功率而配备设定的。若一些无须紧急救治的患者占用急救资源、抢占急救通道,造成急诊科拥挤现象,将会直接影响急诊医疗体系的安全,导致真正的危重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妥善救治。然而,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急诊科快速诊疗、全年无休、24小时开放等特点,已然成为现代人“便捷就医”的首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急诊拥挤的现
目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胃药主要有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抑酸药、抗酸药等。那么,这些药究竟是饭前服好,还是饭后服好呢?  1. 保护胃黏膜药饭前半小时服  保护胃黏膜药包括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它们直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发挥屏障作用,不仅可以阻止胃酸、消化酶对溃疡的侵袭,而且可以避免食物阻碍药物与胃壁的接触。因此,建议在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  注意事
身边故事  35岁的郭女士近来工作压力较大,连续几天熬夜后,她的月经开始不规律,并明显感到皮肤松弛、皱纹增多。她担心自己会发生卵巢早衰,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去美容院进行“卵巢保养”。这项热门项目声称:在腰腹部涂抹富含营养成分的保养精油后,通过按摩手法使精华渗透到卵巢,从而发挥保养卵巢、延缓衰老、改善痛经、规律月经、增强性欲等功效。由于没有时间经常前往美容院,郭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款销量不错的卵巢保养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