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的基因芯片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k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4 096点基因芯片筛选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有表达差异的基因.方法将4 096条基因 cDNA产物按微矩阵排列点样在玻片上.以髓鞘蛋白脂质蛋白多肽139-151及福氏佐剂为抗原免疫SJL小鼠,取免疫后3~4周急性发病的小鼠及同代正常小鼠各6只,每一只急性发病的小鼠及其对照为一组,分别取全脑组织,于-80℃冰箱保存.提取小鼠全脑组织总RNA,RT-PCR逆转录成cDNA.标记cDNA探针,分别用cy3-dUTP、cy5-dUTP标记正常小鼠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cDNA.将基因芯片和杂交探针变性后杂交,洗干.用Scan Array 4000扫描芯片,GenePix Pro 3.0软件分析cy3 、cy5两种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比值.结果 1~6组中筛选出差异表达的数据分别为43、30、176、76、294和129项.这些基因在与两种探针杂交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6个组中一致发现表达异常的基因涉及了免疫相关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信号转导及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等广泛的基因变化.结论除免疫相关基因外,细胞骨架蛋白相关基因、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等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

其他文献
柳liǔ汀tīnɡ斜xié对duì野yě人rén窗chuānɡ,  零línɡ落luò衰shuāi条tiáo傍bànɡ晓xiǎo江jiānɡ。  正zhènɡ是shì霜shuānɡ风fēnɡ飘piāo断duàn处chù,  寒hán鸥ōu惊jīnɡ起qǐ一yì双shuānɡ双shuānɡ。  我来说意思  水汀边一行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口,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垂靠在江边上。一阵寒风吹来,把柳树的
氯离子(Cl-)是机体细胞最富生理意义的阴离子,对氯离子通道的研究起步较晚,原因在于其生理学意义曾经被人们所忽视,另外其电导小,研究难度较大.膜片箝技术的问世,使我们研究这种通道成为可能.1998年后,氯离子通道病得到大多学者认同.目前已知氯离子通道缺陷是一些神经肌肉病的直接原因,本文简要回顾特发性氯离子通道缺陷所致神经肌肉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