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回森林的猩猩

来源 :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猩猩从 动物园逃回了森林,动物们去看望它。
  羚羊 关心地问:“你为什么逃回来?是不是饲养 员对你不好?”
  猩猩笑了:“他们对我可好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百灵鸟说:“那一定是游客讨厌你。”
  猩猩摇摇头:“游客们都把我当大明星。”
  猕猴挠着头问:“是住得不好?”
  “不是。”猩猩一边说一边比画,“我住的地方超级大,里面有铺着柔软干草的床铺,有秋千、皮球、攀登架……挺舒服的。”
  “那一定是伙食不好!”吃货野猪说。
  “营 养师负责我的饮食,荤素搭配,美味营养又健康。”
  “吃得这么好啊!”野猪流着口水,满眼羡慕。
  “既然动物园这么好,你回来干什么啊?”大家都很疑惑。
  “那里虽好,但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最重要的是,没有自由!”猩猩有些激动,“我更喜欢和大家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
  动物们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快活地和猩猩拥抱在一起。
  想一想
  猩猩逃回森林的理由你懂得嗎?和爸爸妈妈谈谈你的想法吧!
其他文献
中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为了确保民族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就要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创新。民族 民间舞蹈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创新时,要充分
目前,国家急需创新人才,这对我国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内容设置提出了挑战。公共英语教学通常被定义为人文教育,致力于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这一理念是片面的,既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也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公共英语课程内容必须改革,以科学知识、信息素养、批判性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核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山东省五莲县农户宅基地风险认知的抽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三权分置”下农户宅基地流转与退出风险认知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策认知、预期风险等的内在关系,探寻了影响宅基地流转与退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认为宅基地流转及退出有风险的农户数量远高于实际有流转与退出行为的农户数量。②宅基地管理不善,村干部是否捞好处,投资过度、房地产过热,居住环境变化,就业环境变化,公共服务变化等预期风险对宅基地流转、退出风险认知产生显著影响。
基于2007—2018年我国173个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投入产出数据,运用SBM模型对旅游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ArcGIS10.2和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我国旅游效率整体偏低,呈波动变化态势,且效率增长动力主要源于规模效率。②旅游效率具有明显空间依赖性,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呈“大分散、小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类型为主,且高水平集聚区呈西移趋势,低水平集聚区空间变化不明显。③旅游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和产业结构是影响旅游效率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8年四川、重庆农业—旅游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特征,并探索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川渝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整体关联度较高,四川省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星级饭店数关联度最高,对农旅融合发展影响最大;重庆市的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星级饭店数关联度最高。②川渝地区农业—旅游业的耦合度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提升空间较大。根据川渝地区的发展情况,分别从政府、企业、经营者角度提出建议。
利用贵州省喀斯特区域2011—2020年25个粘壤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逐日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分析了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气温对土壤湿度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强度相同,随降水持续时间增加,同一土层的土壤湿度增量增大。例如,如果10.0≤R≤24.9mm,1—4日连续降水情况下,10cm土壤湿度增量分别主要集中在0.5%—6.0%、0.6%—7.1%、0.7%—1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有效地检测设计缺陷对于提高软件质量有重要作用.在定义软件设计缺陷的基础上,针对C&K设计度量和启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对其内涵、水平测度、影响因素、运行机制与调控措施进行梳理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多从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和经验出发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在内涵、路径与运行机制等方面缺少专门和深入的探讨,科学规范化的理论方法体系尚待完善。因此,未来仍需加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逐步完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方法体系;同时,应准确把握区域重大战略,合理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利用核密度分析法探析该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回归分析对非遗和旅游发展相关性进行研究,归纳非遗与旅游融合路径。结果表明:①山东省非遗类型差异化特征明显,空间呈现出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②不同地市非遗数量与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非遗富集区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非遗匮乏区的旅游业总体水平较低。③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主要有资源驱动渗透型、产品驱动重组型、市场驱动延伸型3种路径。
运用POI数据抓取技术,以ArcGIS10.2为操作平台,采用最邻近分析、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综合研究了黄山市民宿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山市民宿呈显著集聚状态,空间分布不均衡。②民宿整体呈现“一主三次多中心”的集聚态势。③基于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区位交通、旅游影响4大维度共10个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可知,旅游影响维度影响力最大,社会经济维度影响力最小;民宿分布具有高等级景区依赖性、交通干线依托性、盆地与谷地趋向性、人口趋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