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设计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有效地检测设计缺陷对于提高软件质量有重要作用.在定义软件设计缺陷的基础上,针对C&K设计度量和启发规则,提取设计缺陷的相关特征,基于经典的机器学习方法,为每种设计缺陷训练分类器,通过分类器对一个候选的设计实例进行分类,检测出这个候选实例是否具有设计缺陷.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识别设计缺陷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其他文献
“妈妈,为什么星星老是冲我调皮地眨眼睛?”  “因为它们想远远地和你打招呼啊!”  “妈妈,为什么蝴蝶一看见我就会飞走?”  “因为它们想和你玩‘你追我逃’的游戏啊!”  “妈妈,为什么蜻蜓喜欢在荷叶上起起落落?”  “因为它们想和你的遥控飞机比一比,看谁的技术高超啊!”  “妈妈,为什么我扔小石子,水面上就会荡起美丽的涟漪?”  “因为你挠了池塘的痒 痒,它在‘呵呵’地笑,笑出了酒窝啊!”  “
期刊
运用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等方法,基于资金流视角对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分工协作空间格局及网络系统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制造业分工协作企业资金流格局及所形成的企业网络、城市网络规律。结果表明:①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分工协作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相一致,空间上表现为城市群集聚呈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②资金流企业上下游网络结构具有相似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群相互作用构成近似的等腰三角形。③城市网络具备等级规模结构,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不强,整体的合作关系并不显著,未形成显著的区域效应。
隐性控制是教师调整幼儿行为、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环境、心理氛围、非语言行为、评价方式、组织制度等.幼儿教师应注重将群体规范和个人情感的控制方
本文针对 2000 年左右至今国内的钢铁领域的行业发展情况实施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十四五”计划期间本领域的行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得出:目前国内的钢铁行业的生产和消
中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为了确保民族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就要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创新。民族 民间舞蹈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创新时,要充分
目前,国家急需创新人才,这对我国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内容设置提出了挑战。公共英语教学通常被定义为人文教育,致力于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这一理念是片面的,既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也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公共英语课程内容必须改革,以科学知识、信息素养、批判性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核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山东省五莲县农户宅基地风险认知的抽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三权分置”下农户宅基地流转与退出风险认知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策认知、预期风险等的内在关系,探寻了影响宅基地流转与退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认为宅基地流转及退出有风险的农户数量远高于实际有流转与退出行为的农户数量。②宅基地管理不善,村干部是否捞好处,投资过度、房地产过热,居住环境变化,就业环境变化,公共服务变化等预期风险对宅基地流转、退出风险认知产生显著影响。
基于2007—2018年我国173个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投入产出数据,运用SBM模型对旅游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ArcGIS10.2和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我国旅游效率整体偏低,呈波动变化态势,且效率增长动力主要源于规模效率。②旅游效率具有明显空间依赖性,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呈“大分散、小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类型为主,且高水平集聚区呈西移趋势,低水平集聚区空间变化不明显。③旅游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和产业结构是影响旅游效率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8年四川、重庆农业—旅游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特征,并探索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川渝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整体关联度较高,四川省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星级饭店数关联度最高,对农旅融合发展影响最大;重庆市的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星级饭店数关联度最高。②川渝地区农业—旅游业的耦合度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提升空间较大。根据川渝地区的发展情况,分别从政府、企业、经营者角度提出建议。
利用贵州省喀斯特区域2011—2020年25个粘壤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逐日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分析了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气温对土壤湿度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强度相同,随降水持续时间增加,同一土层的土壤湿度增量增大。例如,如果10.0≤R≤24.9mm,1—4日连续降水情况下,10cm土壤湿度增量分别主要集中在0.5%—6.0%、0.6%—7.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