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密码——藏族习惯法“董嘉哇”制度生命力探究

来源 :民间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的“董嘉哇”制度产生至少已经1000多年,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至今仍然以“活法”的形式作用于藏族社会。探讨这一制度长盛不衰的原因,对于藏区法律文化的转型以及国家制定法在藏区的变通立法和司法制度改革,都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制定程序、社会现实、制度本身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The “Dongjiaowa” system of Tibetan people has been produced for at least 1,000 years. After passi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system of Tibetan people still acts as a “living law” in Tibetan socie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why the system is prosperous for the transition of the legal culture in Tibetan areas and for 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statutory law in Tibetan areas and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from five aspects: historical tradition, cultural concept, formulation procedure, social reality and system itself.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治疗组和阿立哌唑治疗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末、第4周末及第8周
筑路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电器故障,这不仅会影响到筑路机械的使用寿命,也会影响到路桥工程的进度,及时、准确地诊断出筑路机械电器故障,排除电器故障,对于保证施工的顺
中国古代相邻关系包括田之相邻关系与宅舍相邻关系.对于田之相邻关系,中国古代社会采用包括“(用水)下游先用、灌溉优先、先稻后陆”原则、设置共享通道等加以调整.对于宅舍
国际法虽为天下之公器,但无往不具有民族文化之特征.国家的立场与理论是国际法良性发展的基础.当代世界国际法组织化、宪政化的客观趋势使得展示中国国际法理论具有可能性.中
人民调解法开宗明义,规定了调解民间纠纷的基本原则,较之从前的制度安排,国家似乎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宏观控制,那么经过调整后习惯法是否仍然有适用空间呢?这个问题的解释,以
现代法治是规则之治,但并不排斥不成文法作为法律渊源.论证不成文法是不是法律渊源,不能够仅仅从法律渊源就是法律形式的视角来进行分析.而必须站在法官司法的过去、现在和未
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环境中,要求反思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习惯规则,并对其进行国家法治化归导,理性重构至上性法律规则制度。通过重构的至上性法律规则,范导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与西方理念中以法律维系一个社会的秩序相对,中国社会秩序的获致是通过文化.中国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人们基于家族、人情、面子、人伦等编织起社会关系之网,以“礼”、
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祖先崇拜及宗法观念规范下组成的群体。自宋代开始,宗法传统发生明显下移,形成了以共有地、祠堂、族谱、族规等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即近
本文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前10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在青海藏区民间的适用分为三个时期,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藏族“赔命价”习惯法在藏区的沿用、被贬抑、在民间社会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