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为何必须依宪治国?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ue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出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就是要人们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时必须以现有政体为前提,这是尊重宪法的体现,也是我国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要义。
  现代社会一般都认同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中也提出依法治国就是要依宪治国,可见,宪法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但是,虽然知道宪法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宪法,似乎宪法距离人们的生活非常遥远。那么,宪法的根本性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依法治国一定要依宪治国?
  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根本大法
  为了理解上述问题,首先要了解宪法的概念和历史。
  如果从最宽泛的角度理解,宪法应该说古已有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只要形成一个国家状态,自然就会有国家的政体,以书面或非书面形式对政体构成做出的规定,都可以算作宪法。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经历过许多政体改革,都通过立法形式对改革内容进行了确认。当时,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还就不同的政体进行过比较和研究。但是,很长时间里,宪法只是有关国家政体的内容,它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也就不密切,也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或根本大法的含义,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宪法概念。
  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宪法概念并不是上述广义理解的,狭义上的宪法主要是指近现代以后出现的宪法。通常说法是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欧洲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法国宪法。只有英国是个例外,因为英国并非法典化的国家,也没有成文宪法,它的宪法是指历史上出现的一系列和宪法内容相关的法令、判例和惯例,所以其宪法文本可以一直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
  但一般说来,狭义的宪法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从那里开始,宪法深入人心,如今不管什么制度的国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必须有宪法,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必须有成文的宪法法典,而且相当多数的国家认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近现代的狭义宪法概念和以前的宪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它会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要看西方宪法产生的逻辑。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主体是资产阶级,也就是城市市民为主体的人群,他们革命的主要任务是破除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观念,限制君主权力,同时破除世袭贵族的等级权利,围绕以城市市民为主体的大多数公民建立社会秩序。所以,他们首先要求的是在人人平等基础上确定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就是所谓的天赋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经过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演绎为人们广泛接受。
  所以,在出现成文的近代宪法法典之前,主要資本主义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首先提出了人权宣言。英国叫《权利法案》,法国叫《人权宣言》,美国叫《独立宣言》。这些文件最主要的内容是确定资产阶级革命后要保障的公民权利。这些公民权利制约和决定着此后宪法的内容。所以,宪法的基本前提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只有在承认这些权利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编纂宪法。所以,和古代宪法相比,近现代的宪法包含两个基本内容。内容之一是确立政体,就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将所产生的权力限制在保障公民权利的轨道之内。另一个内容是将公民所拥有的天赋权利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使其具体化。
  因此,近代宪法的核心是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般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标志以及宪法自身的实施保障。既然宪法的内容除了政体之外,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当然就和老百姓密切相关了。
  从近现代宪法的形成和构成来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首先,宪法无论如何是具有阶级性的,它代表的是统治阶层的意志和利益,所以,每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不同,宪法也会不同。如果说在起源上西方的宪法代表着以市民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那么中国的宪法在起源上则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意志。由于具有阶级性,所以宪法具体反映的政体组成方式以及具体民众的权利会有所不同,这是宪法的特殊性。
  其次,宪法具有相对恒定性。由于宪法内容规定的是基本的国体和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类似于公民全体之间达成的最原始契约,不能因为某些个人的意志、某个偶然的事件而随意变更,它的变更一定要得到最大多数人的同意。所以,许多国家规定了非常严格的宪法修改程序,不但修改内容要得到大多数人同意,而且启动修改程序本身也需要得到大多数人同意。所以,一个人或少数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满而随意推翻政府,改变宪法,同时,政府也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随意增减民众的权利。
  第三,宪法体现的目的和价值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宪法的内容尽管可以不同,但所体现的目的和价值具有确定性,一定是以维护民众的权利为基础的,政府的权力一定是在法律所限定的轨道之内的,宪法所规定的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是相向而行而非对抗的关系。
  正是由于宪法的这种基础性和恒定性,涉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才被人们称为根本大法。
  解决现实矛盾的稳定标准
  了解了宪法的这种基本性质之后,才能了解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依宪治国是现行社会制度合法性的保证。上文说过,宪法的功能之一就是设定国体,即我们所实行的社会制度。宪法体现的这种制度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而是宪法制定之初协议的结果。比如,我们宪法规定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权力等外力影响。这些都是规定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这是我国现有权力机构合法性的基础。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当然是不合法的,因为它是违宪的。
  当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运行过程中可能行政权力架空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再比如司法的独立性遭到了行政权干涉,失去了其独立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不是要推倒现有政体,重新编纂宪法,而是要在已有宪法框架内进行纠正,所以,宪法是纠偏的标准,就是要把偏离宪法轨道的权力执行情况纠正到宪法所设定的轨道上。因此,承认宪法就是承认了现在政权的合法性。中央在四中全会决定中特别提出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就是要人们达成共识,无论我们出现了何种问题,但解决问题时必须以承认我们现在政体为前提,这是尊重宪法的体现,也是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要义。   其次,依宪治国是衡量权力是否滥用的标准。宪法在确立基本国体的同时,也在具体的权力配置中确立了每种权力的职责和界限。它明确地规定了权力部门的权限和义务,只有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认真履行所规定的义务,才算是符合法律的行为。但事实上,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在唯效益的前提下,权力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问题之一是行政权的无限扩张和滥用, 比如,本来应该是纯粹的市场行为,结果行政权力介入,比如行政权力干涉司法等情形。从宪法角度而言,这些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问题之二是选择行政问题,也就是说,具体的行政部门只关注他们感兴趣或者有效益的职责,而对本应属于他们但没有效益的职责则推诿和不作为。这些都是违反宪法规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当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权力滥用和不作为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必须得到纠正和解决,但如何界定它滥用还是没有滥用?要将行政权力约束到怎样的地步?必须要有标准。标准是什么?不是另外设立一套标准,而是要以宪法作为衡量器,让所有的权力重新回到宪法所设定的轨道之内。
  第三,宪法是民众基本权利的保证。宪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将民众的天赋权利具体化。比如宪法中规定了人们的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言论自由权、参与政治的权力等,这些都是公民的法定权利。如果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公权力出现了侵犯这些公民宪法权利的事情,如不符合法定程序就限制人身自由、运用强力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限制公民合法的言论自由等,本身也是违反宪法的行为,长此以往必然集聚许多社会矛盾。矛盾发生时如何调节?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民众意气用事制定的,也不是公权力为了消弭矛盾而重新想出来的,这个标准只能是最初大家认同的标准,那就是宪法。就是说,宪法规定的民众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切实尊重。
  第四,宪法是判断法律是否是良法的标准。在宪法之下,我们有许多法律、法规、地方性条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现。但这些法律法规可能不够完善,甚至良莠不齐。怎样判断它们合理还是不合理,这同样也需要标准,该标准也只能是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只有以宪法为标准才能确立某项法律程序上是否违法、内容上是否违法。只有在一个统一标准之下,我们才能判断法律为什么不合理。
  总结而言,现在推行依法治国,说明我们在维护法律尊严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开始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包括公权力的极度膨胀、选择行政的随意性、民众权利缺乏保障等。重新提出依法治国的道路就是想使这些破坏规矩的行为得到整肃。
  但整肃必须有依据和标准,这种标准不能由民众的叫喊决定,也不能由公权力凭自己的意志临时决定,它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认可的比较恒定的标准基础上,宪法就是这样一个标准。所以,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就是要找到一个解决现实矛盾的稳定的标准。
  因此,只有实行依宪治国才能在公权力和民众私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使得双方矛盾的化解找到一个裁定标准,才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找到一个起点。
  如何依宪治国?
  从上面的逻辑关系中可以看出,依法治国须依宪治国的思路具有合理性,也合乎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合乎宪法规定政体和民众权利的初衷。但是,将依宪治国的思路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双管齐下,从意识和制度层面切实维护宪法的根本地位。
  首先,从国家或者公权力的角度必须真正确立宪法意识。这要求在实践层面一方面明晰政府权力的法律权限和义务范围,同时对各级行政部门的权限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各级行政部门在授权范围内行政,在法定的义务方面严格履职。如果不能将公权力限定在法律授权和规定的轨道之内,权力的膨胀就很难避免。另一方面要明晰宪法所保证的民众权利,在权利明晰的基础上从法律层面保证这些宪法权利不容侵犯。因为,在现实层面,如果公权力和民众权利之间存在极大的模糊地帶,就无法切实保障民众基本权利的实现。
  其次,要自上而下考察和清理不合宪法或与宪法抵触的法律法规,以宪法为准绳,各类法律法规,只要它所设定的权力或权利溢出了宪法的轨道,必须进行清理或者改善,通过清理劣法,确立良法,才能真正实现良法之治。
  再次,要研究和确立宪法的可诉性制度。宪法规定了行政权限和民众的基本权利,但如果某种行政行为侵犯了人们的宪法权利,某种法律规定违背了宪法精神,按照常理这些行为和规定应该遭到起诉,让这些侵犯人们权利的行政行为停止,让违背宪法权利的法律终止。
  但目前中国各级法院并没有宪法庭,只有民事庭、刑事庭等,也没有针对宪法的专门机构,所以这方面的诉权无法实现,从而造成违宪行为无法及时得到纠正。因此,要实现依宪治国,从而达到依法治国,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有相应的违宪审查机构,不论是赋予法院这种职能,还是成立独立的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只有违宪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真正约束行政权力和维护民众的宪法权利,才能彰显依宪治国的本义。
其他文献
改善住房条件、圆“住房梦”,实现安居乐业,是现阶段群众最迫切的期盼。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指出,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随着我国大规模实施城市、工矿、林区、垦区等各类危旧住房改造工程,亿万居民正陆续告别忧居,圆安居、宜居、优居梦。
合并本科二批、三批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本三录取的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万学子的前途命运。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省份先后出台了本地区高考改革方案。  尤其在近期,各省份密集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内容上,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设置是多省份改革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最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会大大助力我们课堂的家国情怀教育。  一、第一手资料助力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   抗日
“历史解释”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是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以《罗斯福新政》教学为例,从课堂观察入手,在相同的史料和情境下,通过对学生课堂反馈的分析,调整提问策略,在两个平行班中施行,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其中两个片断为例,问题调整前后分别称之为课例一和课例二。  一、课例一:问题驱动下的结论生成  【问题设计】  
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潘寨村村民聂祥云,从小患小儿麻痹,到30岁才娶上媳妇,去年又生了个女儿,按道理说他的小日子本该是和和美美的,可是自从卫城镇至六级电站的乡村公路开始征地建设以来,他就因为补偿费用和工程质量等问题,不停地四处上访,从清镇市到贵阳市,到省里,一直到国家信访局,光邮寄快递回执的单子就攒了厚厚一沓。  聂祥云说,这次修路占用了他仅有的0.8亩耕地。修路之前,他靠残疾车跑运输还能挣点生活费,
一、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0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In America, May and June are the traditional months for graduations. The most recent student survey showed that just one-fifth of those who___1__
近日,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  有从事养老产业多年的人士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次会议“十分特殊”,从时间节点上来看,这次会议是继今年4月初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之后,民政部再次召开有关养老工作的会议,其目的是落实全国民政会议的工作部署,可以说是一次承上启下的会议。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鹤山一中,高考成绩一直名列五邑之首,特别是高考尖子数量之多令人瞩目。2004年广东高考,李若瑜、严偲夺得全省英语单科“状元”,王伟坚夺得全省综合科“状元”。2007年广东高考,卢韵媚以140分的成绩夺得政治单科“状元”;梁嘉艳、任杰麟与卢韵媚获得文/理科基础150分满分。据不完全统计,几年间共培育了10多位全省单科“状元”。2008年广东高考,施舒哲、劳永斌与李文超等三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  筆者根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解释,就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提炼,从学理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就如何培养初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年多来,习总书记走进校园,与师生促膝长谈;挥笔疾书,与青年学生畅谈理想人生。和孩子们一起过六一,和大学生们一起迎五四,和老师们一起庆教师节。  2015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贵州教师回信,对贫困地区教师寄予深切厚望。强调教育扶贫是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