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分析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n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程”作为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利用微课程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小学教学过程中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微课程;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51 - 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已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微课程”。微课程作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定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它被应用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积极影响的。
  1.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程设计的概述
  1.1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而言,由于其相对抽象,知识点较多,一直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點和难点。因此,在设计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化原则、系统化原则、重点突m性原则以及“以人为本”原则[1]。其中“以人为本”原则指的就是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1.2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具体阶段分析
  一般来说,在设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微课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析阶段。所谓分析阶段是指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内容以及微课程设计时的具体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类;第二阶段是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教师应首先结合第一阶段的分析结果,明确微课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顺序,并选择合适的视频制作工具对辅助教学资源进行设计。第三阶段为微课开发阶段。主要开发内容是微视频制作的应用,微课脚本开发、课堂测试题编制以及设定学习任务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微课开发阶段,教师讲解应浅显易懂,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速度和措辞;第四阶段是实施阶段,这也是微课程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校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严格按照实施计划教授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微课教学开始前将微课程上传到相应的教学平台,并告知家长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观看。这对于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第五阶段是评估阶段,主要由教师评估应用效果。在评估过程中,建议采用多原化评估模型,并确保评估的开放性。
  2.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程的实施和应用
  2.1 小学数据应用题微课应用分析
  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微课程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微课程,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设计微课程,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它们应用到实际。以小学教学过程中较常见的图形类应用题为例,在设计微课程时,教师应首先分析在学习图形类应用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图形的特点认知不够充分且对于题干的理解也存在着的一定的误差;其次结合具体的分析结果,将微课学习内容设定为以图形周长计算为重点;再次,将认识和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图形特征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主要内容为理解“长”与“宽”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延伸,帮助学生掌握简单图形组合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是进行微课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自己的微课设计以及教学目标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2微课程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具体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来实施准备工作,将学前教材和学习任务发送给学生,然后引导他们观看微视频。在学生完成相应的微视频观看后,对其经由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与预习资料、学习任务单结合实施探究式学习加以引导,其间适当融入某些长方形、正方向周长计算问题,并高度关注各小组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合理的指导,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和总结这些问题,然后促使小组的指定代表进行演示本小组学习的效果。最后教师对其给于全面合理的评估。最后,在对学生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面向学生讲述重点、难点知识,帮助他们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处理问题,然后将课后复习材料分发给所有学生,促使其自主选择最契合自身特性的方式进行课后复习。
  通过科学有效地应用微课程,创建一个有趣,高效的数学课堂,既可以保证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优化知识网络的建设,并以微课教学为基础,小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等均可发生质的改变,不断可促使其数学成绩提高,也可给其日后学习数学给予有力支撑。
  2.3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用微课教学反思过程
  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等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微课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辅助资源等都会对微课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3]。因此,在微课教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将微视频与实际教学情境相结合,严格遵循制作过程中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原则。此外,教师还应对教学辅助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微课资源,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的质量终会得到提高。
  3.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应用题中应用微课程时,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设计原则,从而合理地设计微课程和教学内容。而且,还应该清楚地了解强化微课程的应用,无论是教学阶段的应用还是效果的优化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学数学教师在将微课程应用于应用题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家伟.让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 21):51 - 52.
  [2]唐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对策[J].中华少年,2018( 10):48.
其他文献
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开幕式暨第三届中国能源经济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中海油总公司能
为了提高配线资料管理水平,缩短电力通信光缆中断时间,开发了智能ODF配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Excel+VBA的开发平台,可实现一键生成全站ODF标签、一键完成ODF资料修改及一键完
为了保护10 kV架空线路停电作业时人员的安全,对停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首先对10 kV架空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突然单相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进行分析,然后用阻值约为
本研究以雨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牧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雨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实地调查,采用参与观察法与无结构访谈法的资料收集方法,对牧区社会工作的嵌入工作展开讨论和分析。用嵌入性理论贯穿整篇文章,从专业社会工作的结构性嵌入和牧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嵌入性问题来表达社会工作嵌入到牧区时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驻村式和下乡为故事的两个阶段,探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结构性嵌入和行政部门购买服务如何导致
采用水雾化316L不锈钢粉末,开展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工艺试验研究,以期获得高致密度316L不锈钢试样。在层厚50μm、点间距65μm的条件下,研究了激光功率、曝光时间、线间距
本文结合某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试验段的施工,从下部基础评估、施工测量、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轨道板铺设及精确调整、CA砂浆研制及灌注施工、凸形挡台周围树脂灌注、充填式垫板
火烧山油田H3油藏为低渗裂缝性砂岩油藏,受裂缝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双重影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渗流规律愈来愈复杂,油水井的注采关系难以判断。为了更好的认识该油藏的水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在单独一种或者多种致病因素同时作用下,损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减弱而发生的一类疾病总称。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后,对某些特定疫苗的免疫反应降
本文首先观察汉语“我”(的)丰富的变体这一自关心现象,并设置“人自称、人被称、物被称”三元并存范畴,其意义在于:(1)彰显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自关心,人自称的高度复杂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