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世界的造梦者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什么专业?”
  “玩具设计。”
  “哇,玩具设计?没听过。”
  当有人问起我大学所学的专业的时候,总会是类似的对话。没办法,因为这个专业实在有些冷门,整个国内有开设玩具专业的院校,也是鲜少。总之,在我来到学校之前。我是绝对想不到将要上的课会是怎样的内容。
  譬如大一刚进来时的色彩课,其他设计专业画风景画静物,我们则是专门给BJD娃娃画肖像。BJD全称ball joint doll,是指关节处由球形部分连接起来的娃娃。这般特殊的构造。使得娃娃能够摆出类似人类的、栩栩如生的肢体动作。BJD娃娃的拟人度十分高,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有个男同学怕极了去画它们。几乎是边手抖边沾颜料画完的。下课时,他心有余悸地对我说:“真的好可怕啊!感觉下一秒它就要动起来一样!”
  这里头涉及了一种名为恐怖谷效应的心理反应,挺微妙的,反正我看着娃娃是一点害怕的情绪都没有,反而还觉得它们非常漂亮。因此,我在为其画像时,自然也是心情愉悦的。纸上铺完色块,修饰完明暗细节,到了最后描绘五官的步骤,需致力于表达其瞳仁的深邃和剔透。修长的睫毛要根根分明,嘴唇也要如花瓣一般娇嫩……我便感觉,仿佛在给一位及笄的美人悉心上妆。
  画画的时候我们不曾想太多,除了那位陷于恐怖谷效应的仁兄,多数人还是很愉快的,毕竟这可比千篇一律的风景写生有趣多了。人大多是视觉动物,容易为一切美的事物动容。但,再怎么动容,我们也没预料到自己今后要从无到有,亲手做一个娃娃出来。确切来说,是一对。
  之后的这门课。名字叫做“潮流人偶服饰设计”。这难道真的不是服装设计专业的课吗?我们大胆提了问,老师大方地答:“当然不是,隔壁专业是给人设计衣服,我们是要给人偶设计衣服。你们以前不是画过的吗?就跟那个娃娃差不多。别忘了,咱们可是玩具专业……在座的各位有好多女孩子,小时候都玩过芭比娃娃吧,换装游戏也玩过的吧,你们现在都可以自己给娃娃设计做衣服了,是不是很兴奋很激动啊?”
  哇!兴奋!激动!底下人多数是这个反应,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画娃娃都手抖的那位,已面如菜色。他抗议道:“老师!我又不是女孩子,而且针线活我不会的啊!”



  老师含笑看他,从容地说:“都什么年代了,工作还分男女?针线活不会就学呗,多和手巧的女同学请教请教。”这一拍板,再粗糙的大老爷儿们也得从了,只好认命捏起绣花针。
  這门课围绕的中心是“服饰设计”,修饰词是“潮流”,得要让娃娃的衣服时尚得能走T台,然而没有“人偶”做基底支撑,再好看的衣服也是白搭。
  所以,在大家定完设计稿之后,第一步就是做人偶的身体,开始了用美工刀雕削泡沫的大业——这是一项严肃且枯燥的工作,得严格比对人体结构,把一块四四方方的塑料泡沫板削出人偶的身体各部位。过程尤其需要仔细,这是在做减法,宁少不宜多,不然一刀下去,一不小心多削了一块,前面的努力算是白费了,得从头来过。很多同学卡在这一关,握着小刀削泡沫削得生无可恋。一个削完了?还有另一个!我们要做的是主题系列设计。
  雕削好的泡沫是人偶的“血肉”,它的“骨架”则是铁丝,这样才能保障肢体的灵活“可动性”,才能撑起衣服的重量,站立得住。再之后,则是“皮囊”了。负责财务的同学采买了一堆米白色皮肤布,我们用画粉片在布上面打好版,再用裁衣剪裁下来,分别缝制好人偶四肢和躯干的皮肤。一些细节需要手缝,但长边缘的缝制可以用工作室里电脑控制的裁缝机,包括走针的速度和倒线的针数等,都可以在电脑中输入相应的数值进行调控,不像老式的传统裁缝机还有跳针的麻烦,这对于属性为“菜鸟”的我们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人偶的身体必须精致,《画皮》里的小唯都知道,想讨人喜欢,就得给自己整一张好看的皮。那谁……你缝的是胳膊还是萝卜?”这一环节,老师变得格外严格,走线歪了的,手臂太短或是大腿太粗的,全部被打回去重做。
  几番折腾,我那一对人偶的身体才总算完工。它们体态修长,四肢纤细,为了让肢体看上去柔软和饱满,皮肤布和泡沫之间,我还仔细地塞了一层细棉。顶上的头颅是团购的翻模制品,模样挺精致,就是价格有点小贵,我班“财务大臣”单枪匹马上阵,一番交战,店家举旗败退,让出了一个非常喜人的折扣价。虽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眼睛和头发是需要我们动手制作的,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导致风格也截然不同。
  最后,才终于进入“服饰设计”的正题,大家心里顿时洋溢出了无可名状的感动——这才是我们一直期待的环节呀!不过呢,要做娃娃的衣服,首先要有布。布从何处来?布料市场走一趟。
  我当即就约上俩同学。火速赶往了附近最有名的布料市场。布料的种类很多,花纹图案更是不可计数,想要在其中挑选出符合自己设计图风格的布,难度不小。这地儿不仅场地大,且堆积的布匹密密麻麻,层叠如山。买布也有讲究,不仅要眼疾,要耐心,还得谨防自己什么时候犯了“选择恐惧症”的毛病,或者看到什么好看的布都想买,结果苦瘦了钱包。
  万事俱备,就可以摩拳擦掌开工做衣服了。给人偶制衣,其实比给人定制还要艰难一点,许多细节需更加精致。我们各自定下来的设计稿的风格样式,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主题有星空,有森林,有云雨,宣泄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斑斓的幻想。而我设定的主题,是西洋棋,我很喜欢中世纪的骑士,英武强势,且带有一种庄严的浪漫,便把它作为灵感融入了进去。   这回的环节任务可就讨喜多了,过程的气氛也活泼轻快了许多。
  “嘿!你这块布的颜色真好看,我能不能剪一块?”
  “可以啊!”
  “这个领子要怎么让它立起来啊?我搞不定啊,救命!”
  “这样这样……就行啦。还不会?我再示范一遍好啦。”
  连那位犯了恐怖谷效应的仁兄,也是抖着抖着就习惯了,还一度十分淡定地捧着人偶过来问我:“我这脚丫子做得有点粗糙,但怎么说也是亲生的,能不能教我做双鞋子,好歹遮下丑。”
  最后的成品人偶,摆在展架上一字排开,气势很足。虽说人偶的表情冰冷,但五官的精致程度却超出了人类的界限,穿上我们花费心血为其设计和制作的盛装,一眼望去,说是美感上的直观冲击也不为过。每个人的心情或多或少都有些激动难抑,感动的情绪油然而生,并以沉静但持久的姿态涤荡着心脏。拿那位仁兄的话来讲——“都是亲生的娃啊!”
  除此之外,还有譬如雕制陶土模型、设计缝制毛绒玩具等,这些都是动手性质比较强也比较有意思的课程。“哇,那你们岂不是上课都在玩吗?羡慕!”这是高中的同桌听了我的形容之后。她所说的话。
  不过,有趣也只能算是大学里的一部分,我们要上的枯燥的理论课也很多。除了设计学和玩具行业领域的知识内容。我们还要了解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操作多个电脑软件,海报排版时用的,建模时用的,给毛绒玩具开版时用的,拍摄定格动画时用的……需要学的东西有许多。辐射的领域也相对广泛,说句实话,这一点算是好坏参半——好处是技能加身不愁多,坏处则在于时间和精力的分散,令每个领域的学习不够深入和彻底。
  魯迅先生曾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其实,现如今很多玩具也是少年人乃至成年人所爱,比如动漫的衍生品“周边”。又比如孔明锁一类的解谜玩具。有童心并不意味着就是幼稚,下至黄髫小儿,上至耄耋老人,童心皆可有,它是一种面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新鲜感的态度。
  如果是真心喜爱,并且童心未泯,喜欢玩,会玩,并且愿意为“更好玩”作出努力的人——在这个幅员辽阔、斑斓多姿的玩具世界里。便能成为一个最棒的造梦者。
  编辑/谭馨


其他文献
下课铃响,老师在黑板上布置完作业,便让我们放学。身边的同学总是以风卷残云之势收拾好书包,三两结伴而走。我向来是最晚出教室的那一个,因为没有人与我同行,我不用赶时间收拾,也不想一个人独自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  骑着单车穿过大小的街道,在路上徘徊,不愿意回到家。那个冷冰冰没有温暖的地方。回到家以后,我吃掉外婆给我留下的饭菜,就匆匆上楼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早早地上学去,放学回来,
期刊
很多人把高考比喻或独木桥,可是我更愿意将它想象成跳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不上就只有摔下来,这样的心理预设容易带来压力和对结果的恐惧,让人迈不出脚步。  我的高三,跟高一高二没什么区别,除了班上多出的一些复读生,除了数字一天天变小的倒计时,除了每天早读自修前一遍遍喊起的口号。这得感谢班主任的“机智”,为了让我们提前适应高三生活,从高一刚入学便照着高三的标准要求我们,就像温水煮青蛙,不能在沉默中爆发
期刊
高源,笔名蜜蜂听雪:90后作家,热爱诗歌的孩子.曾在《诗刊》《诗选刊》《中国诗歌》等刊物上发表作品:长篇小说《秋安》已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我们不需要界定或者审判他人。如我们这般的凡夫俗子很少能真正了解到真实。我深以为然,于是每次在网上看到尚未了解到具体情况就慷慨激昂妄加评论的网友,就暗自叹气。这几年,觉得自己已经过了幼稚自恋、“中二”矫情的阶段,能够审视自己的局限和无
期刊
其实我不应该说的。秘密告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算作是秘密了。你就一定值得相信吗?你总不会一转身就告诉别人吧?好吧,我在纠结要不要讲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很想说的,只是少了一个理由而已。真的就是这样的。那我开始讲了,你保证不告诉别人吗?  现在我在学校里还是很害怕看见她的。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她知道那个事情是我做的。我确实做错事了,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对她说。什么?不是,我不是喜欢她,而是做了件对不起她
期刊
曾经的“白云小姐”:  嘿,你还好吗?我还是那个瘦小又有点秀气的男孩,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那个撕碎了又被你一针针缝好的玩偶还摆在我的案头,陈旧的气息在周遭弥漫——有些东西不远万里,穿越时间和光年,最终还是来到了我的面前。  我仍清楚地记着那个蝉鸣翻滚的八月,小镇上的夏花开得很好。我坐在那棵歪脖子的老榆树下乘凉。怀里抱着我最珍爱的、小时候妈妈去城里买回来的玩偶,对它说着那些难以向他人倾诉的心里话
期刊
高三百日誓师的时候。我坐在大礼堂望着褐红色的丝绒幕布泣不成声。伴着抒情的音乐和老师慷慨激昂的语调,高中时光与年少志向交织成十八岁通红的眼。周围的人都拖着鼻音喊着自己的目标,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是为了即将逝去的高中生涯而难过。也不是被雄心壮志的激荡冲破了眼眶。  老师说的没错,十几岁是站在天台上仰望蓝天就敢幻想飞翔的美丽年纪。青春之所以被人反复怀念,就是因为它像一场无边际的瑰丽的梦。但我的这场梦既
期刊
【知趣】  问:为什么男艺术家喜欢留长头发呢?比如,贝多芬不仅留着长发,而且一直凌乱不堪。  答:一个人成天待在画室,不种庄稼,不做生意,不去打工……却留着半长不短的头发,长度及肩,偶尔扎着很壮观的马尾辫,偶尔胡乱散着,这种人差不多就是艺术家了。  搞艺术的男人都喜欢留长发、长须及其各种组合,原因总体上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不屑与普通人等同,他们不能容忍自己梳着跟别人一样的板寸;群体的影响和惯性,一走
期刊
凌晨两点,静谧,就连风吹树枝的声音都被无限放大。街边昏黄的路灯带不来一丝睡意。我索性开了电脑修改论文。  QQ上各种消息、通知一股脑涌现,提示音在深夜里有些刺耳。起身去厨房热了杯牛奶,等到终于不再有消息提示的时候我坐回电脑前。翻看以前的留言。视线透过杯口蒸腾的热气有些模糊,我看着屏幕上的留言日期一点点倒退,如同时光回溯。  慕白说:“我是如此喜欢安静的夜晚,也是如此期盼有一次旅行。”也喜欢自己偶然
期刊
他知道了,他可以记住她,他可以不那么孤单。虽然不可以再行走,但是,他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前行。他抖落了一身的叶子,于是,顷刻之间,整座山上,全部都是他。  故事的开头是很久很久以前,到底有多久呢?  他说,久到树木尚能行走,山石尚能言语。那为什么现在的树木都不会行走了呢?  他说,因为呀,世界一开始是一座山,整个世界就只有一座山,山上只有一棵树,他小小的,世界对他来讲大大的,可是这个世界有点太大了,所
期刊
从入学分配寝室的那一天起,我就发现,自己与室友们有个相同点:都很爱玩游戏。别误会。这并不是一个大家都沉迷于游戏的寝室,也并不是所有玩游戏的行为都等同于沉迷。相反,如果哪位同学从来不玩游戏,或者没有一款拿手的游戏,还会有点儿格格不入。  那么,怎样玩游戏才是科学的?如何处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才是合理的呢?这里有玄机,也有学问。从游戏中,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长以及当前所处的状态,加以正确引导,就能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