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有序、层层递进的设问,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对于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技术上的问题,本人就初中地理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把握适度性
  由于地理新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因而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大量教师灌输的时间改为大量的提问时间。其实,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学生反而没有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教师所提问题的探究中。由于提问的量太大,课堂提问的效度也就大大降低了。如关于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可设计出以下一些问题进行提问:①阅读教材地图,应该如何描述图C的气候特征(图C,一年中四季分明)?②描述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年份而言?气候的概念是什么(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要素主要有哪些(气温、降水)?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学生也就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气候的概念和气候的构成要素。而如果教学中教师提问不断,那么学生就难以有时间来冷静思考问题。当然,课堂上提问不能太少,也不能由教师一讲到底,否则地理课就会黯然失色、毫无生机。
  二、注重思维性
  一些地理教师由于对教材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而对教材知识的归纳和筛选,往往抓不住重点和关键,不分主次轻重,为提问而提问,因此提问的思维价值不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很大的帮助。如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在关于世界气候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可设计表格,要求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提问:①世界气候类型是单一还是复杂多样?②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③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描述它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④造成它们气候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⑤找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哪里?⑥它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⑦造成它们气候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⑧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出青藏高原分布在哪里?⑨青藏高原是什么气候类型?通过这种有的放矢的课堂提问,让学生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从而可以避免学习的随意性、盲目性。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矫正,学生就能够顺利地理解教材知识,并填写好相关表格。这种有一定思维性的提问,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区分难易性
  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思考和探究的动力。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遵循由浅入深的教育规律,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由浅入深地进行设计。如,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在关于世界气候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世界气候类型是单一还是复杂多样?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描述它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造成它们气候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就有一定的渐进性,思维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深化。
  四、追求趣味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学习新授知识的高涨情绪。如,关于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①请同学们说说一年的不同季节,人们穿衣上有什么不同?②请同学们说说一年的不同季节,你们家乡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③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有趣味性的提问,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关问题,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五、要有针对性
  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提问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如,关于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提出问题(①请同学们说说一年的不同季节,人们穿衣上有什么不同?②请同学们说说一年的不同季节,你们家乡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③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有什么不同),是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够回答的问题。因此,这种针对全体学生的提问,能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还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如,可通过一些记忆型的问题来提问基础差的学生;可通过理解型的问题来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出个别有创造性的问题,来提问学习好的学生。如果对提问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对学生的提问如果不看对象、不分程度,那么很难达到提问的效果,还可能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践证明,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及思想的陶冶。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如何设计问题、用怎样的形式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通渭县通河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出生在山西皇城相府边儿的父亲,吃着小米长大,是个“米老西儿”。听母亲讲,父亲14岁就参加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把她从山西阳城接到冰城哈尔滨成家。从我记事起,我和父亲一样,就最爱喝亲戚和老乡从老家阳城带回来的小米熬的粥。每次母亲一看我们父女俩喝粥时那个有滋有味的美样儿,都会不由得扑哧一笑说:“瞧你们那两个米老西儿!”  记得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父亲回家后突然笑着问我:“霞,爸给你找了个喝小米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对刚刚加入WTO,许多规则尚需熟悉的中国来说,这种竞争会显得更具压迫感.身处这种大潮流下的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惟一途径,就是增强
我小时候,因为条件艰苦,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所以每当我发烧没有胃口时,母亲就会把一盘子咸食端到我面前。见到咸食,我立即就有了三分精神,把咸食卷成喇叭筒状,蘸上醋蒜,狼吞虎咽起来。那时候,母亲瞅着我,满面愁容就消散了,脸笑成了一朵花。    有时,母亲会给我搬个用麦秸秆拧的蒲团,让我坐在院子里,看她摊咸食。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摊的咸食是世界上最正宗、最地道的咸食了。母亲摊咸食之前,要先做好各种准备
我的老家在素有“三国五邑”之称的滕州,地域上属鲁南。  家乡的粥,乡人倒不称粥,多数人呼之为“糊饾”,尾音重而挫感十足,具备北方话的“哏”,很有乡土味道。“稀饭”这个词,在家乡带有一点身份的象征,专属于少数有点文化的人们。家乡的糊饾,多由棒子(玉米)面、瓜干面或麦面,再杂以其他小米、大米、绿豆等粮食一锅熬制而成。  过去物力维艰,糊饾虽是稀饭,但在乡亲们的心目中,俨然成了主食,也成了饭的代名词。人
白莺山地处普洱到下关的茶马古道左侧,山脚下是澜沧江著名的神舟渡,这里交通便利,却颇为僻静,于是便成为僧众修行出家的好去处。白莺山在南昭时期便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佛寺。在以后的五百年间,大河寺及其他庙观更替,但香火不断。避灾修行的僧众不断云聚白莺山,于是,在漫长的五百年间,僧众们在讲经修行的同时,云南最早的佛教茶文化也在这里演示。如今大河寺已不复存在,但大河寺废弃的地方,古茶树依旧葱茏。  千百年来,白
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城市建设必须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经营城市就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也
如何挑选好山药秋冬食补,山药是很多人的必选食材之一。市场上的山药种类繁多,不同的山药适用的烹饪方法也不同。表皮光滑的山药口感较脆,比较适合炒着吃;而有些山药表面弯曲,外表
在海岛洞头,蛏子最是平常。  有168个岛屿的洞头,拥有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线,更拥有辽阔而肥沃的滩涂,那是渔家人的“庄稼地”。渔家人耕海牧鱼,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随着潮涨潮落,春播秋收,谋划着一年的生计。而蛏子,是渔家人最最平常的“庄稼”。  起初,蛏子如同漫山遍野的野菜,散落在滩涂的角角落落,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落潮时分,平坦的滩涂上,蛏子睁着两只亮晶晶的“眼珠子”,好奇地探望着这个天蓝云白的世界
【案例介绍】燕燕上高一时,有一次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被数学老师训斥了一顿后,她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害怕上数学课,一上课就紧张。高二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全班倒数,父母非常生气,父亲警告她不准看电视,要是再看电视,就把电视砸破,燕燕相信脾气暴躁的父亲真的会砸破电视。整天提心吊胆,在家里,看到电视遥控器就紧张、害怕,害怕哪一天不小心碰到遥控器,父亲真会把电视砸破;在学校,一进教室就紧张、害怕、出汗、大脑一
上世纪80年代初,18岁的我报名参军,穿上了海蓝色水兵服,被分配到黄海前哨——一个面积仅为0.024平方公里,海拔不足20米的小岛上。  中秋节的晚上,恰逢轮到我值第二班哨,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十点。月色朦胧,薄雾迷离。不远处,航标灯像人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红光远射。杂草中无以计数的秋虫不知疲倦地吹拉弹唱,演奏着动听的小夜曲。阵阵秋风吹着半人高的蒿草,犹如大海的波浪,时高时低起伏不定。  大约是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