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问题导向 提升课堂品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排除离子检验中的干扰因素”是高一学生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内容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精心设计问题系列为驱动,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策略,可有效地促使学生在主动认知过程中把握内容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关键词:问题导向;问题解决;离子检验
  一、问题提出
  “还学于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学生在学习中担任主动角色铺平道路,促进学生的发展[1]。通过问题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习新知识与问题解决活动有机融合;通过问题来引导教学,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知识,活跃思维,激活认知结构,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会问题解决的策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问题来调控教学,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回归学生本体的重要举措[2]。因此,探索和践行问题导向的教学非常必要。
  二、问题导向教学概述
  问题导向教学,也称问题导向学习,它是一种以“问题”为教与学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途径,通过师生互动对话来帮助学生主动掌握学科知识,发展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的一种教学方法[3]。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的学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力,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构建知识而展开的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性非常强的教学。在问题导向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的问题探索提供了一个“顺藤摸瓜”的框架,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心领神会”,并不断扩展学生的理解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认知能力与发展高级思维技能,实现其对学科知识深入理解的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适合于能力层次差异的课堂,它也是能使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
  基于上述教学思想和理论,为将“问题”教学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实践之中,笔者以苏教版《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为研究对象,尝试开展了“问题导向教学”,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课堂实录
  (一)新课导入 引发问题
  【提出问题】厨房有失去标签的食醋和酱油,如何用简便方法辨别它们?
  【学生】闻气味(或品尝),看颜色。
  【小结】物理方法是检验物质最简便的方法。
  【转换问题】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KCl和K2SO4溶液,如何确认它们?
  【小结】①外观相同,需用化学方法检验。
  ②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应利用阴离子的特征差异性反应检验。
  【小结】鉴别方案:
  ①取少量上述两瓶溶液于两试管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两瓶溶液于两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
  (设计意图:源于生活和学生已有经验的问题作为新知识学习的起点,学习的热情易被激发。从生活到化学问题,由物理到化学方法,问题自然过渡延伸;学生基于比较分析中的“求异思想”树立,为化学方法鉴别物质的教与学系列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课时学习的“核心要素”)
  (二)实验探究 发现问题
  【实验1】Cl-的检验,如图1。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Cl-、SO42-检验的知识经验,以问题解决为起点,让学生在考察问题、研究背景、分析可能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力求有所发现的活动;在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讨论分析—推进问题—优化方案—归纳结论的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向,各抒己见,环环推进;问题诱导,交流讨论,突破难点;问题串联,取长补短,优化方案。问题导向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架,又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巧换视角 延伸问题
  【提出问题】现有失去标签的K2SO4和(NH4)2SO4溶液,又如何鉴别?
  【结论】应根据K 和NH4 不同性质来鉴别。
  【追问】NH4 如何检验?
  【实验探究】(NH4)2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检验氨根离子。
  【小结】铵根离子检验的规范操作及注意事项。
  【转换问题】现有失去标签的K2SO4和Na2SO4溶液,又将如何鉴别?
  【结论】应根据K 和Na 不同性质来鉴别。
  【追问】K 、Na 如何检验?
  【实验探究】Na 、K 的焰色反应实验(改进:小型喷雾器喷出酒精和盐的混合液)。
  【观察思考】①为什么先将金属铂丝用稀盐酸洗涤?稀硫酸行吗?
  ②为什么要将铂丝灼烧到与火焰颜色一致(无色)?
  ③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你怎么认为?
  【拓展视野】金属离子或原子的外围电子受热时获得能量, 使电子从低能量级轨道被激发跃迁到高能量级轨道, 处于高能量级轨道的这些电子极不稳定, 瞬间又回到低能量级轨道。在这一回落过程中电子要释放能量, 通常以光能形式放出, 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焰色。
  【结论】焰色反应可以检验元素(游离态、化合态)的存在,是物理变化;检验时也要排除其他金属元素的干扰。
  (设计意图:宏观物质性质的差异性实质是由构成其的微观粒子决定的,这是一种基本学科观念,也是学科基本认识方法。本环节基于物质“微观视角”,巧换“粒子”,从K2SO4、KCl—K2SO4、(NH4)2SO4—K2SO4、Na2SO4;从阴离子差异到阳离子,从学生“已知”到“未知”,设计“变式”新问题,挑战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发新认知冲突;问题将学习导向新目标,让学生在获取新知中拓展思维,践行新方法,在理性分析中建立“分类观”,凸显物质鉴别的“求异存同”方法)   (四)学以致用 目标检测
  【问题解决】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NH4Cl、(NH4)2SO4、NaCl、Na2SO4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鉴别。
  【学生1】先用氯化钡溶液鉴别出 (NH4)2SO4和Na2SO4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NH4Cl和NaCl。
  【学生2】先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
  (NH4)2SO4和NH4Cl,然后用氯化钡溶液鉴别出Na2SO4和NaCl。
  【归纳总结】先用“分类方法”将四种物质分为两类;然后比较出类别中的“性质各异粒子”,寻找合适试剂进行鉴别。
  【学生3】我认为用一种物质就可解决问题:氢氧化钡溶液。
  【师生聆听】氢氧化钡与上述四种物质中的不同离子反应,产生了四种不同现象,因此可以直接实现鉴别。(热烈掌声)
  (设计意图:问题导向教学是目标导向性非常明确的教学。设计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以课程内容为依托的、以课标为基准的学科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方式,验证课堂学习效果,是教学结束时检测目标达成度的一种重要举措。因此,设计贴近学生实际任务型问题,鼓励学生努力研究和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才足以使“问题大到能激励学生思考和创新”的目的)
  四、教后反思
  (一)问题导向 重组课程内容 激活课堂氛围
  格兰特·威金斯指出:现代课程的基本单元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3]。本文以苏教版《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内容为载体,通过问题导向教学策略将内容整合优化,以“如何鉴别K2SO4和KCl,如何鉴别K2SO4和(NH4)2SO4,如何鉴别K2SO4和Na2SO4”问题为主线,以“分类思想、微粒观”指导为暗线,“求异存同”,实现阴离子鉴别到阳离子鉴别的过渡;基于学生已知SO42-、Cl-检验,问题导向引领,链接到未知的NH4 、K 和Na 检验,把课程资源整合成一系列的问题串,教学自然流畅、层层递进,同时问题研讨过程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策略,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引领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任务驱动,方案建立;活动探究,方案优化;整堂课学生都处于思考、实验、讨论、交流等快乐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
  (二)问题导向 促进自主学习 提升课堂品质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中的案例在突破难点SO42-、Cl-的检验离子干扰排除过程中,通过问题导向、实验探究、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发现问题、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这种“能动性”的、“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力,发展了学生高级认知技能、研究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促进思维严密性品质的养成。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了“乐队指挥”角色,牵引和点拨学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毕华林,丌英丽.化学教育新视角[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11-113.
  [2]郑金洲.问题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21-123.
  [3]Robert Delisle.问题导向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M].方彤,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39.
  [4]朱艳玲.“问题导向”教学实践策略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5):73-74.
其他文献
“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    我们是单元楼,两家门对门,离很近。安卿就住在我家对面。那个有浅浅的明朗的笑容、明眸善睐、瘦高瘦高的男孩,他叫安卿。  我在心里念着这个好听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安卿,安卿,安卿……”他的名字是我从他母亲口中听来的。我妈妈和他的母亲有时会在一起聊天或是逛街吃饭。虽说有时候把我们一起带着,但我们却不曾说过话。  除了安卿以外,以前从未有过这样一个
知道马列福这名字,是高一那年在第28期校报上,他的那篇虽然已被主编缩了又缩、但最后还是占了校报第三版半面江山的小说,以及其中那个主人公——可爱女生“我”,都曾在学校里引起不小轰动,于是我很自然地记住了这个挺有才华和个性却因为一楼之隔而不曾谋面的小子。   认识他是在高二分班以后。我有幸同他分到—个班。成了同桌,而且还是—个寝室的上下铺。这样我便见到并以超近距离接触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小作家——马列福。
记忆中,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老,像个虚荣的害怕容颜老去的小女人。那时候,他一抬手就可以把我举过头顶,听着我在他头顶咯咯地笑,说,姑娘,看你老爸多有力多年轻。  又一年,我升中学,那天拿了成绩单回来,他刚好扛了煤气罐进门。把煤气罐装好,拍打拍打手接过成绩单,看着看着脸上洋溢出笑容来,也不顾两手的灰,拦腰抱住我用力举起。这么些年,他喜欢在高兴的时候把我举过头顶,听我在他头顶的笑声。但这一次,他举到一半就徒
2008.5.12 14:28`太过沉痛的日子。    当时,正在教室里上数学课。我对某女说:“我觉得今天要出事。”下午2:20分,我对某女说:“今天的天气很奇怪……”她说:“的确是奇怪。”然后,地震了。  教室在二楼,震感不是特别强烈,只是觉得窗户摇晃得很厉害,脚下一直在抖……  全校开始疏散。  这是很多人生命里第一次感受地震。比如我自己。而当时根本没想到这次地震会这样严重……  和小七站在操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教学一般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物质和现象,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践活动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认知矛盾,发展认识能力。在这个认知过程中,需要逻辑思维方法的指导进而得出结论。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分析法是把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层次、因素,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而综合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
一日午夜,电话突响。  “谁这么晚还打电话?”揉揉惺忪睡眼,黑暗中摸起电话。  “喂,谁呀?”  “大舅,是我。”  “……哦,是你呀,外甥。”  “大舅,您身体还好吗?”  “挺好的。”  “那舅妈呢?”  “都挺好的。”  “咦,大舅,您的声音怎么变了?”  “因为你打错电话了,外甥。”  对方愣了5秒钟,然后电话中传出“嘟——嘟——”的忙音。  又一日,电话响,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女孩的
话题一:文明禁痰  关键词:文明、自觉  作者:524500 广东省吴川第一中学高二(4)班 小米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打开中央电视台的科技教育频道,看到一个让我感触良多的镜头:一个工作者戴着白色手套,拿着一块印有红色标志的白色纸巾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弯腰曲膝地把路上的“痰”擦掉,而周围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大摇大摆地向地上吐着痰……   我诧异地往下看,才知道那位工作者叫王涛,是网上禁痰组织的倡导者
生活在大海深处的章鱼异常凶狠,素有“大海里的职业杀手”之称。它们的身体非常柔软,平时总是将自己塞进螺壳或者珊瑚的空隙间躲起来,一旦有小鱼小虾靠近,它就会迅速出击,咬住它们的头部,然后注入毒液,将猎物毒死,美餐一頓。  然而章鱼虽然凶狠,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喜欢往狭小的空间里钻,而且越窄小的地方它越钻得起劲。聪明的渔民们抓住了它的这个弱点,常把一些瓶子用绳子串起来沉入海底,章鱼看到这些瓶子,就争先
编辑部最近有一对母女造访。妈妈带着女儿,进门的刹那,泪水就要流下来。妈妈说,女儿太叛逆。女儿看着妈妈的焦急无奈地笑。女孩儿说自己其实就是脾气不好,爱打架。  女孩儿的故事,如其他的很多孩子一样,曾经是个很乖的孩子。后来因为一次成绩没考好,给爸爸打了一巴掌,然后赌气不学习,结果成绩就落下了。既而永远找不回原来的自己。成绩好的时候,家长宠,老师爱,成绩不好了,发现全世界都在抛弃自己。于是作、闹,不过就
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想让父亲去帮忙照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父亲欣然答应。   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周末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猪渐渐长大,家里的饲料早已吃光,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忧心忡忡。   一次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同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