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对于肠系膜下动脉(IMA)处理方式的不同,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低位结扎IMA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上海瑞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03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血管61例(低位结扎组),不保留左结肠血管42例(高位结扎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麻醉相关并发症。术中高位结扎组42例中有4例(9.5%)出现结肠残端缺血性改变,追加切除部分结肠;而低位结扎组无一例出现结肠残端缺血性改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高位结扎组与低位结扎组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1±6.8)枚和(15.5±7.2)枚;清扫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分别为(4.2±1.7)枚和(4.3±1.7)枚,其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9.5% (4/42)和4.9%(3/61);肿瘤下切缘分别为(2.8±1.7)cm和(2.2±1.4)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5 (2.0~ 10.0)月,均为无出现远期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

结论

低位结扎IMA可使近端结肠和吻合口获得更好的血供,并可以完成与高位结扎同样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有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分析化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R)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外科手术及利妥昔单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83例患者中男43例,女40例,中位年龄52 (20~7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6 (4~59)个月。手术联合化疗组(40例)和单纯化疗组(43例)患者的5
目的观察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就诊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接受伊马替尼(IM) 400 mg/d治疗的513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对12个月时细胞遗传学反应的影响。方法513例CML-CP患者均来自河南省,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56例,其他医疗保险57例。患者接受IM治疗后,对其进行常规患教,告知其定期复查骨髓象、BCR-ABL融合基因及染色
目的分析总结18F-FDG PET/CT在儿童及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LL/ALL)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LL/ALL初诊患儿(男9例,女6例,年龄1~20岁)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图像,采用两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不同表型LL/ALL的临床参数、SUVmax及T/B比值,分析计算PET/CT诊断骨髓肿瘤浸润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同机序贯CECT(PET/CT+CECT)在胃癌治疗前分期中的价值,并分析影响胃癌原发灶18F-FDG摄取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地选择经胃镜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未治患者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62.0±11.3)岁],常规18F-FDG PET/CT显像后,患者原位行腹盆部CECT。比较常规18F-FDG PET/CT与CECT在诊断胃癌原发灶、胃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