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恒等变换入手破解三角方程问题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涉及三角方程的解问题是高考中知识交汇与融合的一大场所,结合高考真题实例,就三角函数与命题的交汇问題加以剖析,通过多种思维视角切入与多种解题方法应用,引领并指导数学解题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象限;三角函数;命题;二次方程;换元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16-0044-02
  点评  利用特殊值直接判断②正确,对于满足关系式成立的角比较困难一次性确定,可以通过先给其中一 个角赋一个确定的值,再求解另一个角的值;而在判断①时,利用两个角所对应的正切值均为正数的情况,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得到矛盾的结论,可以非常巧妙加以判断与应用.
   三、真题反思
  涉及三角方程的解问题,要求我们熟练使用相应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破解时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且一般难度较大,可以有效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特别在破解过程中借助特殊值法加以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思维量和运算量,但不能够作为通解通法,只能是一种辅助性方法.因而要求我们从各个角度展 开丰富的思考,展示精彩的思维过程与解题过程.从而站在整个高中数学的角度,不拘泥于模式,而是自然而然地由相关知识引入与之对应的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这才是真正高考命题中核心素养立意的充分体现与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韩文美.巧借导数法,妙解三角题[J].教学考试,2021(1):27-29.
  [2]赵炜.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以三角方程为例[J].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20(1):6-7.
  [3]顾旭东.三重境界,润物无声——谈对三角方程的一些简单处理[J].数学教学研究,2020(9):40-41.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数学,人类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伴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已离不开它,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受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数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受到弱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的价值观,让人文教育回归数学教学。  基于数学课程目标的需要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衍生的激烈升学考试竞争,使教师忽视数学课堂人文方面的分析与讨论
期刊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STEM ART”创新思维课程即在STEM教育注重实践学习和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打破艺术教育与STEM教育之间的壁垒,将STEM教育与美术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开展
期刊
摘 要: 2021年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进行了八省联考,笔者发现试卷17题即数列解答题纯属于课本一道习题的“子题”,为了探究此类题型的解法,笔者通过不同角度对课本“母题”进行解答,与读者交流.  关键词: 数列;递推公式;课本习题;一题多解  中圖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16-0036-03  纵观2021年新高考八省模拟演练数学试题
近年来的国漫市场中,中华传统形象是非常炙手可热的影视改编方向。通过《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哪吒也再一次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形象在改编中如何结合时代进行文化传承和发扬人文精神,成为了值得创作人探索的重要问题。
创新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原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即便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显著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创新人才的匮乏,然而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社会的进步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物理主要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学科中作为核心,它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思维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希望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来为时代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