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2剪切异构体与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D-L2的剪切异构体在哺乳动物细胞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方法以RT-PCR方法克隆人PD-L2基因的常规剪切体和新型剪切异构体的cDNA,构建其与EGFP融合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K562细胞进行表达,经抗PD-L2抗体染色后以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 结果从活化的人白细胞中克隆到常规剪切体PD-L2Ⅰ和新型剪切异构体PD-L2Ⅱ的cDNA, 后者删除了编码胞外区Ig-C结构域的外显子3.进而构建了PD-L2Ⅰ-EGFP和PD-L2Ⅱ-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转染K562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前者的细胞中既可检测到EGFP的表达又可在细胞膜上检测到PD-L2表达;而转染后者的细胞中只能检测到EGFP的表达,在其细胞膜上不能检测到PD-L2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PD-L2Ⅰ-EGFP主要分布于细胞膜表面,PD-L2Ⅱ-EGFP则主要分布于细胞内. 结论常规剪切体PD-L2Ⅰ能正确定位于细胞膜表面,而新型剪切异构体PD-L2Ⅱ则位于细胞内,不能运输至细胞膜,提示不同PD-L2剪切异构体可能与其功能的调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aspase抑制剂Ⅰ(ZVAD-fmk)对肝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0~1000 ng/ml)的重组可溶性FasL或穿孔素(20 ng/ml)加不同浓度(0~1.0 μg/ml)的重组粒酶B诱导体外培养肝细胞的凋亡.检测肝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及肝细胞凋亡的效应酶Caspase3的活性.结果实验组肝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及Caspase-3的活性稳定在低水平(P=0.07,P=0.92)
目的了解肺动脉栓塞后机体修复过程中肺组织内小血管密度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只健康犬,通过向肺动脉内注射明胶海绵建立周围性肺栓塞模型.模型建立后第1、7、14和28天分别处死2只犬,取栓塞侧肺组织和非栓塞侧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上述不同时间栓塞侧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bFGF的表达情况以及小血管密度的改变,并与非栓塞侧肺组织进行对比.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认为这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控作用发挥不好.人们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税收调控上是不对的,本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氯胺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粘附分子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K组于麻醉诱导和转流开始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1,C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CPB)开始后20min(T1)、升主动脉开放后30min(T2)、停机后4h(T3)和24h(T4)抽取动脉血,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300-murine endostatin(简称CNHK300-mE)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种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控制腺病毒
目的 提高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 ,ESS)的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1~ 2 0 0 0年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1 6例ESS的临床资料。以世界卫
目的 研究中国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4l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应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方法,对BRCA1基因全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结果 41例乳腺癌患者中,3例发生BRCA1疾病相关性突变,其中年龄<35岁的患者2例,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1例。结论 中国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突变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而家族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及其受体 (uPAR)信号转导对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 2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 3(TIMP - 3)的调节。方法 :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特定大小聚苯乙烯微粒作为抗原载体介导树突状细胞(DC)摄取和提呈抗原,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并与DC-微粒-卵清蛋白(OVA)及DC-E7抗原表位的诱导能力进行比较
鼻咽癌 (NPC)远处转移是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如果能从临床角度来预测远处转移发生的可能性 ,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措施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收集 1991~ 2 0 0 2年经随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