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程运行年久,老化失修严重,必须对工程进行改造修复,本文就盐环定大型扬水工程建筑物病害修复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程修复;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080-02
1 工程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渠道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盐环定扬黄工程渠道总长123 km。受运行经费短缺等因素影响,运行20多年来,许多缺陷得不到及时维修,工程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很多渠段存在渠道砼板滑塌,渠体变形、沉陷,渠底及边坡渗漏,泥沙淤积等工程隐患问题。近两年来,随着陕甘两省专用工程陆续通水,用水需求不断加大,工程引水量逐年突破,逐步接近设计标准,致使在行水期间多次发生漫堤、内坡滑塌等危及工程安全的严重情况,迫使系统停机,改变运行方式,延长了供水周期,加剧了供水矛盾。由于工程隐患十分突出,安全运行没有保障,渠道随时面临决堤、溃坝等安全事故威胁,给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泵站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泵房前后及侧墙封闭圈和基础底板混凝土构件严重腐蚀、混凝土大块剥落,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裸露和锈蚀;后池输水压力钢管等钢结构防锈涂层全部剥离;水泵出水管穿墙处因止水失效引起封闭圈外侧水流渗入泵房内,严重腐蚀管道;封闭圈整体浇筑缝隙向泵房漏水或渗水,造成机电设备寿命缩短,电器设备绝缘等级明显下降,设备严重老化,机组带病勉强运行,安全运行没有保证。出水预应力砼管道管身及承口裂缝、露筋、钢筋锈蚀、保护层空鼓,渗漏水严重,刺水现象频发,系统多次被迫停机;管床无防洪排水设施,危及管道安全。
1.3 渡槽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部分渡槽存在渡槽与渠道渐变段连接处漏水、槽壳迎水面砼局部脱落,槽壳渗水,钢筋外露,排架裂缝露筋,井柱基础受沟道水强腐蚀,出现断面直径缩小、漏筋等问题,随着工程输水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渡槽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2 建筑物病害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1 渠道修复
2.1.1 堤基清理
采用挖掘机结合人工进行,垂直清深0.2 m,清理干净淤泥及杂草,清基完成后将基础夯实。
2.1.2 土方开挖及修坡
渠道挖方边坡为1:1.5,开工前,根据设计标准断面及施测资料标出开挖边线,进行开挖,弃土于渠顶处。渠道挖方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开挖至设计断面时预留10 cm-20 cm用人工挂线削坡,使之达到标准断面要求。
2.1.3 渠道土方回填
由于渠道较小,渠道土方回填坡面采用平板振捣器夯实,边坡、死角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超过20 cm,回填土方土料含水率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土料含水量要适宜,一般用手可攥成团,掉到地上能摔散的土料较合适。
2.1.4 渠道砼板衬砌
渠道砌护采用C15砼板与C20现浇砼进行全断面复合砌护。
渠道衬砌采用人工削坡→现浇C20砼渠底及坡脚→土工布铺设→M5砂浆垫层→C15砼板砌护→C20细石砼填缝→伸缩缝处理。
2.2 渡槽改造修复
目前渡槽止水橡皮大部分均以老化,考虑到剩余的数量不多,因此全部予以更换。对漏筋部位表面凿毛,钢筋除锈,除锈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环氧树脂砂浆配比为环氧:乙二胺:二丁脂=1000:85:130(重量比)。
2.3 泵站修复
2.3.1 封闭圈防腐处理
1)封闭圈表面腐蚀层的清除:用磨光机将封闭圈墙面的垢污、浮尘及砼麻面、蜂窝坑内的附着物,松软砼进行全面处理,然后用笤帚将处理面打扫干净。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将封闭圈的附着物全部清理干净。
2)封闭圈防渗防腐处理:聚合物砂浆配置注意事项:将无机粉料双组份和聚氨酯乳液按质量比5:1称取放置。按实际用量81%的乳液倒入粉料中搅拌均匀再将20%乳液逐渐倒入并搅拌无结块,配好的料在半小时内用完。
施工方法:聚合物砂浆按上述配比配置后,用木棍搅匀,方可进行抹面,将拌合好的聚合物砂浆抹到砼墙面,厚度
2 mm-3 mm。用抹子将聚合物砂浆压实、荡平、抹光与墙面牢固粘接,再将玻璃丝布压入砂浆中并找平,玻纤布搭接宽度
5 mm-10 mm,玻纤布必须全部埋入,不得有皱褶,不得压入过深,在底层抹面砂浆凝固前再抹面层聚合物砂浆,待环氧砂浆凝结后,进行封闭圈防腐处理,首先将环氧煤沥青底漆(SY/T0447)与稀释剂配置后进行涂刷,涂刷要均匀,对于微小麻面内也必须刷到,防腐基层要涂刷两遍,表层再涂抹YPN高分子防腐材料。
2.3.2 内、外墙裂缝灌浆处理
1)灌浆施工操作步骤:清理裂缝→固定灌浆咀→封闭裂缝→通气试验→配置浆液→灌浆→环境保护 。
2)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措施:①为了保证封缝质量,应清除裂缝周围的析出物及其他残留物,裂缝两边各5 cm内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出均匀的新鲜面。②根据水溶聚氨酯进浆特性和施工经验,若要达到满意的灌浆效果:裂缝宽度在0.5 mm以上,设置灌浆咀的距离应在0.5 m左右;裂缝宽度在0.4 mm~0.5 mm,灌浆孔距0.4 m左右;裂缝宽度在0.3 mm~0.4 mm,灌浆孔距0.3 m左右;裂缝宽度在0.3 mm以下,灌浆孔距0.2 m左右。裂缝越窄,越容易堵塞,灌浆咀的孔距就应该越小。还需注意灌浆咀应设在缝隙明显且较宽的部位。固定灌浆嘴的作用是灌浆和便于观察灌浆效果。灌浆嘴应固定在设计好的灌浆孔位置并采用骑缝的方式安装灌浆咀,裂缝尖灭处及断开、分岔部位应加密。
裂缝为干燥表面,灌浆咀采用粘结法固定,使灌浆咀能承受一定压力。当裂缝为潮湿表面,应使用快干水泥固定基座或打孔后清洗孔眼,将灌浆管固定在孔眼内。上述均要保证孔眼与裂缝畅通,灌浆嘴不松动。
泵站压力管道安排部分管道的更换、加固、修补。
1)压力管道管体保护层脱落、空鼓处理方案。①对钢筋锈蚀截面减少且小于20%的管道,先除锈,然后采用碳纤维进行补强处理,再用环氧泥砂浆抹压。②对钢筋未锈蚀的管道剥去空鼓层,清除浮渣后采用1:2:0.3高标号水泥砂浆抹压处理。
2)管道承口保护层脱落、空鼓处理方案。①对承口钢筋锈蚀严重及个别钢筋断裂的管道,除去浮锈后用环氧砂浆修补,在断裂部位采用钢箍加固,缝隙采用石棉绒水泥填塞。②对钢筋轻微锈蚀,除锈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环氧砂浆配比为环氧:乙二胺:二丁酯=1000:85:130(重量比)。
3)砼压力管道环向裂缝渗水处理。①在管道内壁出现可见裂纹将裂纹踢成V型槽后用环氧砂浆修补,修补面用环氧基液粘贴二层玻璃纤维布。无可见裂缝的可在外壁裂缝对应的内壁用环氧基液粘贴二层玻璃纤维布。②压力管道外壁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纹,在管道外壁刮环氧腻子进行处理。
4)砼压力管道外壁保护层剥落露筋,钢筋锈蚀,严重影响受力的砼压力管道。①砼管破损较为分散,采用布设环向钢筋打砼镇墩进行加固处理。②钢筋锈蚀影响受力、骨架问题严重且较分散的砼管,换用PCCP管。③砼管破损较为集中、钢筋锈蚀严重影响使用的砼管,进行更换砼管。
3 结束语
工程运行年久,老化失修严重,必须进行改造修复,合理的修复方案是非常关键的。希望盐环定大型扬水工程能早日修复完工,充分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盐环定大型扬水工程建筑物混凝土病害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报告[R].
关键词 工程修复;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080-02
1 工程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渠道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盐环定扬黄工程渠道总长123 km。受运行经费短缺等因素影响,运行20多年来,许多缺陷得不到及时维修,工程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很多渠段存在渠道砼板滑塌,渠体变形、沉陷,渠底及边坡渗漏,泥沙淤积等工程隐患问题。近两年来,随着陕甘两省专用工程陆续通水,用水需求不断加大,工程引水量逐年突破,逐步接近设计标准,致使在行水期间多次发生漫堤、内坡滑塌等危及工程安全的严重情况,迫使系统停机,改变运行方式,延长了供水周期,加剧了供水矛盾。由于工程隐患十分突出,安全运行没有保障,渠道随时面临决堤、溃坝等安全事故威胁,给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泵站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泵房前后及侧墙封闭圈和基础底板混凝土构件严重腐蚀、混凝土大块剥落,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裸露和锈蚀;后池输水压力钢管等钢结构防锈涂层全部剥离;水泵出水管穿墙处因止水失效引起封闭圈外侧水流渗入泵房内,严重腐蚀管道;封闭圈整体浇筑缝隙向泵房漏水或渗水,造成机电设备寿命缩短,电器设备绝缘等级明显下降,设备严重老化,机组带病勉强运行,安全运行没有保证。出水预应力砼管道管身及承口裂缝、露筋、钢筋锈蚀、保护层空鼓,渗漏水严重,刺水现象频发,系统多次被迫停机;管床无防洪排水设施,危及管道安全。
1.3 渡槽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部分渡槽存在渡槽与渠道渐变段连接处漏水、槽壳迎水面砼局部脱落,槽壳渗水,钢筋外露,排架裂缝露筋,井柱基础受沟道水强腐蚀,出现断面直径缩小、漏筋等问题,随着工程输水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渡槽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2 建筑物病害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1 渠道修复
2.1.1 堤基清理
采用挖掘机结合人工进行,垂直清深0.2 m,清理干净淤泥及杂草,清基完成后将基础夯实。
2.1.2 土方开挖及修坡
渠道挖方边坡为1:1.5,开工前,根据设计标准断面及施测资料标出开挖边线,进行开挖,弃土于渠顶处。渠道挖方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开挖至设计断面时预留10 cm-20 cm用人工挂线削坡,使之达到标准断面要求。
2.1.3 渠道土方回填
由于渠道较小,渠道土方回填坡面采用平板振捣器夯实,边坡、死角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超过20 cm,回填土方土料含水率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土料含水量要适宜,一般用手可攥成团,掉到地上能摔散的土料较合适。
2.1.4 渠道砼板衬砌
渠道砌护采用C15砼板与C20现浇砼进行全断面复合砌护。
渠道衬砌采用人工削坡→现浇C20砼渠底及坡脚→土工布铺设→M5砂浆垫层→C15砼板砌护→C20细石砼填缝→伸缩缝处理。
2.2 渡槽改造修复
目前渡槽止水橡皮大部分均以老化,考虑到剩余的数量不多,因此全部予以更换。对漏筋部位表面凿毛,钢筋除锈,除锈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环氧树脂砂浆配比为环氧:乙二胺:二丁脂=1000:85:130(重量比)。
2.3 泵站修复
2.3.1 封闭圈防腐处理
1)封闭圈表面腐蚀层的清除:用磨光机将封闭圈墙面的垢污、浮尘及砼麻面、蜂窝坑内的附着物,松软砼进行全面处理,然后用笤帚将处理面打扫干净。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将封闭圈的附着物全部清理干净。
2)封闭圈防渗防腐处理:聚合物砂浆配置注意事项:将无机粉料双组份和聚氨酯乳液按质量比5:1称取放置。按实际用量81%的乳液倒入粉料中搅拌均匀再将20%乳液逐渐倒入并搅拌无结块,配好的料在半小时内用完。
施工方法:聚合物砂浆按上述配比配置后,用木棍搅匀,方可进行抹面,将拌合好的聚合物砂浆抹到砼墙面,厚度
2 mm-3 mm。用抹子将聚合物砂浆压实、荡平、抹光与墙面牢固粘接,再将玻璃丝布压入砂浆中并找平,玻纤布搭接宽度
5 mm-10 mm,玻纤布必须全部埋入,不得有皱褶,不得压入过深,在底层抹面砂浆凝固前再抹面层聚合物砂浆,待环氧砂浆凝结后,进行封闭圈防腐处理,首先将环氧煤沥青底漆(SY/T0447)与稀释剂配置后进行涂刷,涂刷要均匀,对于微小麻面内也必须刷到,防腐基层要涂刷两遍,表层再涂抹YPN高分子防腐材料。
2.3.2 内、外墙裂缝灌浆处理
1)灌浆施工操作步骤:清理裂缝→固定灌浆咀→封闭裂缝→通气试验→配置浆液→灌浆→环境保护 。
2)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措施:①为了保证封缝质量,应清除裂缝周围的析出物及其他残留物,裂缝两边各5 cm内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出均匀的新鲜面。②根据水溶聚氨酯进浆特性和施工经验,若要达到满意的灌浆效果:裂缝宽度在0.5 mm以上,设置灌浆咀的距离应在0.5 m左右;裂缝宽度在0.4 mm~0.5 mm,灌浆孔距0.4 m左右;裂缝宽度在0.3 mm~0.4 mm,灌浆孔距0.3 m左右;裂缝宽度在0.3 mm以下,灌浆孔距0.2 m左右。裂缝越窄,越容易堵塞,灌浆咀的孔距就应该越小。还需注意灌浆咀应设在缝隙明显且较宽的部位。固定灌浆嘴的作用是灌浆和便于观察灌浆效果。灌浆嘴应固定在设计好的灌浆孔位置并采用骑缝的方式安装灌浆咀,裂缝尖灭处及断开、分岔部位应加密。
裂缝为干燥表面,灌浆咀采用粘结法固定,使灌浆咀能承受一定压力。当裂缝为潮湿表面,应使用快干水泥固定基座或打孔后清洗孔眼,将灌浆管固定在孔眼内。上述均要保证孔眼与裂缝畅通,灌浆嘴不松动。
泵站压力管道安排部分管道的更换、加固、修补。
1)压力管道管体保护层脱落、空鼓处理方案。①对钢筋锈蚀截面减少且小于20%的管道,先除锈,然后采用碳纤维进行补强处理,再用环氧泥砂浆抹压。②对钢筋未锈蚀的管道剥去空鼓层,清除浮渣后采用1:2:0.3高标号水泥砂浆抹压处理。
2)管道承口保护层脱落、空鼓处理方案。①对承口钢筋锈蚀严重及个别钢筋断裂的管道,除去浮锈后用环氧砂浆修补,在断裂部位采用钢箍加固,缝隙采用石棉绒水泥填塞。②对钢筋轻微锈蚀,除锈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环氧砂浆配比为环氧:乙二胺:二丁酯=1000:85:130(重量比)。
3)砼压力管道环向裂缝渗水处理。①在管道内壁出现可见裂纹将裂纹踢成V型槽后用环氧砂浆修补,修补面用环氧基液粘贴二层玻璃纤维布。无可见裂缝的可在外壁裂缝对应的内壁用环氧基液粘贴二层玻璃纤维布。②压力管道外壁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纹,在管道外壁刮环氧腻子进行处理。
4)砼压力管道外壁保护层剥落露筋,钢筋锈蚀,严重影响受力的砼压力管道。①砼管破损较为分散,采用布设环向钢筋打砼镇墩进行加固处理。②钢筋锈蚀影响受力、骨架问题严重且较分散的砼管,换用PCCP管。③砼管破损较为集中、钢筋锈蚀严重影响使用的砼管,进行更换砼管。
3 结束语
工程运行年久,老化失修严重,必须进行改造修复,合理的修复方案是非常关键的。希望盐环定大型扬水工程能早日修复完工,充分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盐环定大型扬水工程建筑物混凝土病害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报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