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生生活 展现课程魅力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一新生走入中学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学习任务和人际关系,在学习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正常的,但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对学生整个初中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初一新生“起跑”时的推进功效,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分析教材,掘能挖潜
  从教学内容设置上看,在促进初一新生适应学校生活、推进学生起跑的各种因素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特殊功力”。
  七(上)第一课《珍惜新起点》包括“中学生活新感受”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两部分主要内,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新环境,感受新变化,积极调适,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本节课的设置和有效实施对学生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能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融入新集体、全面认识与评价自己、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作好铺垫。翻阅目录,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第八课“学会拒绝”等,细细揣摩和领悟,就能发现思想品德课这一“特殊功力”。
  从教学目标设置上看,思想品德课程尤其是七(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旨在引导学生顺利适应新生活。
  例如,开学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充分认识初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知道新生活带来的种种感受和体验是正常的,知道如何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由此不难发现,思想品德课七(上)具有很强的促进学生适应新生活的“特殊功力”。
  二、整合资源,助推起跑
  为让教材充分发挥其“特殊功力”,教师还应善于整合资源,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1.课程整合,合力共抓增实效
  与社会课整合。2011年,在开学准备周的备课组活动中,笔者力陈七(上)思想品德课之“特殊功力”,并与同事们交流了以往的教学实践体会,提出整合思想品德课与社会课的想法,得到了同事们的赞同和支持。两门课程的首次整合,成为“推进”初一新生起跑的强劲动力。
  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几条线索展开活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则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展开。两者无论在教育目标、组织线索还是教学活动方法上,都有很多交叉面与结合点。例如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在教学设计中,可进行适应性教育和活动,设立主题实践,以思想品德教材为依托,通过训练和活动,实现帮助学生适应新生活的目标。
  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寻找和积累教学素材。例如在第二课第二框“享受学习”的教学安排中,笔者布置学生上网观看电影《上学路上》(恰逢周末和中秋放假)。这是一部讲述西部孩子求学故事的电影:21世纪的宁夏西海固,无法想象的贫穷、教育的极端落后、风沙黄土的肆虐、生活用水的紧缺……这一切都令我们无法轻松。小主人公王燕脚踏实地的顽强和执着,则是千千万万个西部学子求学之路的缩影,是从干涸的黄土地中冒出来的一株绿色的生命小草,是顽强改变了她的命运。在如此活生生的现实面前,我们的孩子怎能不觉得自己是在享受学习呢!
  2.教材整合,真实“笑迎新生活”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广大教师不能只成为教材的执行者,更要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建设者。思想品德课本身注重人文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学必须联系实际,确实提高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度,提高思想品德课导思、导行的效果。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重放孩子刚入校门那一刻的视频,可以看到他们有欣喜,也有胆怯;有憧憬,更有疑惑: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所校园?这会是怎样的一个班级?我的同学是怎样的人?我的老师又是否会关注我、喜欢我、指导我?此刻的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家访时家长透露的你乐观和大胆、积极和勇敢,但此刻在老师眼前的你却是胆怯而谨慎、消极而“收敛”。老师心里疼,也心里急。孩子啊,你所有的疑虑和困惑老师都知道;放心,老师一定会帮助你。
  老师先要告诉你:你已经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17页),所以,你必须重视。老师会帮助你,先为你介绍新学校(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 新同学”),你可以安心地在这所崭新美丽且充满生气的校园学习、成长;老师会提供机会,让你在我的课堂上认识和了解将要相处三年的同伴;而作为每一位入学新生,你们当努力塑造自己的“新形象”(第五课“日新又新我常新”第54页),更要认识到理想的班集体建设有多么重要(第一课第二框“创建新集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并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协作,互助前行”。“新学习”和小学时不同(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我们对自己应该有更多的期待,“正确”笑迎新生活(第七课“情趣与兴趣”、第八课“学会拒绝”)。
  以强化体验的方式整合教材。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说,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不仅有利于生成知识,更有利于生成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据此,笔者将七(上)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三框内容进行调整,将第二框“感悟青春”第二目“青春畅想”和第三框“青春节拍”的第一目“青春的幸福”及第二目“寄语青春”整合为一课时内容。不难发现,第二框的两目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青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却缺乏体验的强度。相比较,第二框第二目“青春畅想”更能突出第三框第一目“青春的祝福”这一主题。因为学生不理解青春就无法感受拥有青春的幸福,反之,理解得越全面、越深刻,幸福感就越强烈。并且,这种强烈的幸福感会自然地转化为希望拥有青春、把握青春,保持和创造青春的强烈心理需求,恰好符合第三框的设计意图。整合之后,各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没有被打破,而且体现了“体验——生成”的课程理念。况且从条目容量来看,这种整合也很有必要,“青春误读”本身是该课的一个难点,涉及学生若干个带有普遍性的思想行为误区,没有一节课的时间很难“拿下”。
  总之,思想品德课只有“以心去发现心,以火去点燃火”,才能在学生“黄金时期”起跑的关键时刻,有力推进,助威起跑,尽显其“特殊功力”。
  
  
  
  (作者单位:湖州市第五中学
  浙江湖州 313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行。那么,课程标准为什么要修订?作了哪些修订?如何看待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这些都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为此,本刊采访了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发与修订的主要参与者、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德胜教授
南平市扬真小学将“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载体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剪纸艺术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以剪纸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以剪纸文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剪纸实践引导学生服务社会,以剪纸课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亲子同剪”增进与父母的亲情,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从而赋“剪纸”这一传统民俗文化以教育的新功能。  一、依托剪纸艺术,展开全面教育  1.创设剪纸氛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想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外交方面的工作就必须要做好,那么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学好英语。作为人生英语启蒙的起点,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挖掘教材核心素养、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巧妙创设学习情境三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2009年暑假,一队中国小学生去英国参加夏令营,带队老师和学生都寄宿在坎特伯雷镇当地的人家中,开始为期二十天的学习生活。这个队伍里有好几个学生是属于那种不是家长没时间管,就是管不了的,这正好代表了中国某些家庭教育的现状。目前,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生怕他受一丁点的委屈。结果,孩子在走出国门的时候,把自己的种种不良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给家庭、学校、国家丢了脸。  中国小学生外
这天,学校里来了几个正值青春的孩子,他们手里提着些水果跑到办公室,说是找苏老师。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三年前送出校门的那群孩子,他们刚刚结束中考,马上要进入高中学习。我又高兴又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回来看我们!”小凡一如从前的机敏:“谢什么啊,老师!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这爱是永远不会毕业的!”“你呀,还是那样油嘴滑舌!”大家都开心地朗声大笑起来  是啊,小凡说得多好啊——这爱是永远不会毕业
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校长作为设计学校未来的主持人,作为释放教师群体智慧、勇气、责任的人,应该致力于课堂文化的建设,成为课堂的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然而现实状况则多数是:校长奔波于文山会海,奔忙于各种“检查”“评估”,没有时间进入课堂听课,少数能在铃声响起时拿起听课记录本匆匆走进教室的,也往往事先并不知道教师要上哪一课,更不用奢谈建设校园观课文化。  佐藤学在
【摘要】根据 Bachman 和 Palmer的考试任务特征框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从语篇输入对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发现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在篇章长度稳定性、易读度合理性、体裁多样性、考察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  【作者简介】郭江旭(1992.09-),女,黑龙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以“爱”为主题,选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表达古代诗人之间真情厚意的诗,也入选了《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两篇表达人间真情的文章,还入选了《卡罗纳》《给予是幸福的》这两篇国外的美文。学生通过其中一个个充满爱意的故事,体会人间真情,也感受其中美好的情感。为了让学生学会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幸福,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调查分析,幸福“隐形”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辞海》指出:幸福是“心境舒适的境遇与生活”。学者赵汀阳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必将引起幸福感”。笔者以为:幸福是一种主观体
超过180万人气、入围第四届全球华人最佳亲子Blog决选,最受欢迎的“纽约疯妈”第一本亲子教养书。      《妈妈不必当超人》是一本读来至为轻松的家教书籍。在暖暖的秋阳里,就一杯芬芳馥郁的咖啡,读Jenny笔下39个教养小故事,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或者莞尔赞叹。它只是一本普通母亲的亲子日记,但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作者对“母亲”这个职位的看重。在普遍以工作能力甚至薪水高低来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