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u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分析《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微课引入该课程。文章分析了引入微课的教学意义,并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对微课的内容选择、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本校大一理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而且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之_。学生要在一个学期内学会VB编程的语法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编写出程序。
  在教学实践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1)VB课程知识点多,对初学计算机编程的学生来说,短时间内掌握难度较大。(2)VB各章节之间关联性强,如果前面一个章节没能及时掌握,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VB的学习仅靠每周一次的理论课是不够的,需要向课外延伸,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的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将微课引入《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意义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将微课引入《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学生按需学习
  由于是VB是公共基础课,一名教师面对的学生多达上百人,授课的进度、深度只能综合考虑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导致有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没能掌握部分知识点。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解,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观看某节微课,对一次没有理解的地方还可以暂停、回放,反复观摩直到掌握为止。
  1.2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时间短,聚焦于单个知识点,相对于传统课堂每节课讲授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微课视频小,存储容量小,学生可以下载到手机,自由安排时间观看,学生能以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微课内容,往往更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观看微课,学生可以反复学习课堂上还未完全理解的知识点,增强学习信心,提升学习兴趣。
  1.3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在开发微课视频时,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分析,归纳出重点、难点,并选取适当的知识点进行精心的微课设计、录制。而微课制作好放到互联网上共享,学生观看好之后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提问、评价和反馈,教师也可予以及时回复和指导。通过这样的沟通,教师可以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设讹提升教学能力。
  2.微课在《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1内容的选取
  笔者主要制作了2种类型的微课:“知识传授型”和“习题讲解型”。
  其实“知识讲授型”将整个课程的重点一一列举,归纳下来有:窗体的创建;常用控件(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单选按钮和复选按钮及框架、列表框和组合框、计时器、滚动条、图片框、菜单)的属性、事件、方法;多分支选择结构;For循环;Do-Loop循环;固定数组;动态数组;Sub过程;Function过程;过程中参数的传递;顺序文件;程序调试技术。每一个重点均用一个微课来讲授,还未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可以快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习。
  “习题讲解型”主要针对的问题是,部分同学虽然学会了VB的语法知识,但在课后遇到真正的编程题时,又不知从何下手。“习题讲解型”微课是从每章选取几道典型的题目,讲述编程题的来龙去脉,介绍编程的思路和技巧。学生课后做练习时,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提升了学习编程的信心,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
  2.2以《程序调试技术》为例设计微课教学方案
  《程序调试技术》出现在vB教材的第8章,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是在讲授完《VB控制结构》《数组》《过程》这些章节后再作介绍。而学生学习前面的章节,进行上机编程时,已经会遇到代码错误,需要进行调试、改错。以往,学生都会请教师帮助调试、纠错。而现在教师开发出“程序调试技术”微课,学生可以在遇到编程错误时,观看视频,学会调试技巧,自主进行程序调试。
  2.2.1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学会使用VB调试技术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学会如何在程序运行时,通过调试工具深入到程序内部,观察变量和属性是如何随着语句的执行而改变,从而发现并排除错误。
  2.2.2设计教学过程
  (1)导课部分。
  微课的教学时间短,总共也不会超过15分钟。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需注意教学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力求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知识点的讲解。因此,在导课部分要做到一目了然、新颖迅速。本节微课采用问题导入法。首先给出一个含有逻辑错误的程序,询问学生如何发现代码中的错误。紧接着,运行此程序,学生会发现VB系统无法直接检测出此类错误。这时,教师提出需要借助调试工具,分析程序的运行过程才能排查出错误。整个导课过程约用时1~2分钟。
  (2)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部分是微课的关键。本节微课采用项目教学法,视频画面显示vB系统,通过调试含有逻辑错误代码的程序来讲授调试方法,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探究学习。首先,讲解“断点调试”技术,选择程序中的某些语句设置为断点,此时运行程序,程序会在断点处进入中断状态,再观察“调试窗口”,看变量和属性的值和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说明此段代码有误。接着,再用另一种调试技术“单步调试”找到这段代码中错误所在的具体位置,以“逐语句”方式执行程序,程序每向前推进一步,就发生中断,因此,可以通过调试窗口检查每个语句的执行状况,排查出错误。
其他文献
一些时候,“读书无用论”总轻易地受到众多人赞同,读书人的悲凉处境总被带着嘲讽的态度围观,读书人的负面信息总被满含鄙夷地放大。鼓吹者们言之凿凿地举出不少例子:邻村的张二,小
学术档案是高校不同时期学术水平的反映,是高校科研实力的凭证。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术档案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高校学术档案整合与管理的对策。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的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现状,文章提出了基于计算思维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教学中通过设计好的内容组织框架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而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践表明,通过这2种方法的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及认知学习能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任务驱动;文科计算机  1 研究背景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开设已
新宾满族自治县县委围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主线,进一步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活动载体,组织全县180个农村党支部开展了“党员服务群众先锋路”
裁剪20090716和20090730两景HJ-1 CCD多光谱影像的部分作为试验区,基于面向对象法实现了厚云、薄云及云影的检测,进而利用替换法去除云和云影。对原影像、去云后影像的像元灰
对软件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编写,是预防安全漏洞、确保软件安全的主要手段。所以,计算机技术人员要不断努力,强化安全漏洞检测技术,保障计算机软件运行安全稳定。在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中,安全漏洞是对信息系统造成威胁的主要原因,所以,计算机软件中安全漏洞的检测技术成了现今人们探索的重点问题。文章研究了计算机软件中安全漏洞检测技术。
针对某小型浮式并联光电跟踪平台体积小、负载惯量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为基础的改进型并联机构。推导了平台的系统雅可比矩阵,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得到了平台的
<正>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新增选院士61名。《农业机械学报》编委闫楚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技术科学部。闫楚良同志曾
针对夹持式棉花精密穴播轮作业引起的振动脱种问题,改进了取种器的结构,增设了护种装置。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建立了穴播轮排种性能指标与取种器夹种口主要尺
对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运动仿真研究。应用ADAMS建立了捡拾装置模型,通过运动学分析对捡拾装置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得出了影响因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