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发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是多还是少,而是取决于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学会做有效提问对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有效的提问,不仅能使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能节省学生的很多时间。
  关键词: 有效提问教学效果注意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课堂提问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良好方式。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地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是常常困惑地发现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却一直没能找到满意的答案。经历一次公开课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这堂课的课题是“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怎样让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切地体会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贫困和落后呢?我思考了很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凯文卡特拍摄的新闻特写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我想这幅摄影作品应该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非洲国家的贫困和落后。于是,我在试课的时候,运用了这幅摄影作品,并根据图片设计了题目:“1.看了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如果你是国际摄影大赛的评委,卡特的这幅作品参加摄影比赛,你会让其获奖吗?为什么?”看到这张图片时,学生们感触挺深,在让他们说自己有什么感受时,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如:非洲太贫困了,需要发展经济;小女孩太可怜了;发达国家应该多帮助非洲这些贫困的国家……可是,让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他们却变得无话可说了。我努力地提醒、调动他们,使课堂不至于冷场,但好不容易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说出的答案却几乎跟前面这个问题的答案没什么区别。课堂时间被浪费了很多,以至于后面的一些知识点无法讲清楚,最后只能草草地把这节课结束。
  试课后我一直在反思,这节课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图片用得不对吗?从学生最初的反应来看,显然不是的。我细细思索:我提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最终我发现,其实我只需问一个问题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决定在公开课的时候继续采用这幅图片,只是将问题做了改变:“你认为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作了短暂的思考和讨论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显得异常活跃。他们讲出了很多的原因,也举出了很多论据来证明自己所说的原因。在学生的论证中,他们也深深体会到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贫困和落后,从而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显得紧凑高效,这幅图片也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成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少提一些无效的问题,多做有效的提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想在课堂中多做有效提问,应该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设计要准确
  
  只有问题的设计准确,才能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教学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妨多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进行综合比较,找出最准确的问题。最准确的问题,即要紧扣教学目标,不做过多多余地提问。如:在本次公开课中,我把原来重复地两个问题“1.看了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如果你是国际摄影大赛的评委,卡特的这幅作品参加摄影比赛,你会让其获奖吗?为什么?”,整合成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张照片获得普科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依据是什么?”既节省了课堂的时间,又使问题更集中,使学生不至于无话可说,从而更好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问题的深度是否适合
  
  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学生无从下手,让学生对课堂提出的问题望而生畏;又不能过于简单,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课堂上老师常做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无效的提问,让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轻易回答,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情及年龄特征。
  
  三、提出问题时要给学生答问以一定的等待时间
  
  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果只给学生一、二秒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没有想好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势必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了信心,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有效思维,从而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可见,在提问后必要的等待也能让我们的问题更具有效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追问
  
  孔子开创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术”都说明了启发式教学对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自觉性和创造思维养成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必须掌握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实质,体现追问和启发的精神。教师可以在学生对问题回答的表达不够明确时进行追问,为使学生回答准确时进行追问,为让学生回答深刻时进行追问。如在这堂公开课上,有学生回答“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依据是它所表达的意义很深刻”,我就此追问:“你觉得这张照片表达了什么意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在追问下进一步展开了思考,并指出:“从小女孩瘦骨嶙峋的身形可以看出苏丹的贫困和落后。”……通过追问,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清晰,回答更规范、更详细,这也是教师注重关注学生的回答和善于利用反馈信息进行指导的有效行为。
  
  五、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单以知识传授为目的,更应该重视在学生求知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在这堂公开课中,学生讨论完“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依据”后,有学生就产生疑问:“为什么苏丹会这么贫困?”学生的这一问题实际上正切入了本课的重点。我就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和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分析,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在探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出质疑,也是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途径。
  总之,通过这节公开课课堂提问的设计和修改,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是多还是少,而是取决于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学会做有效提问对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有效的提问,不仅能使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能节省学生很多时间。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高呼要给学生减负,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浪费学生的时间,不做过多无效的提问,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减负。
其他文献
在海滨的渔人码头,我们揽尽了金山海湾景致。这里密密麻麻地排列着100多个轮船码头,拉着各国旗帜的船只进进出出,往来穿梭,景色甚是壮观。岸上聚集海运、商业、娱乐街一体的
摘要: 意境化是教学艺术追求的审美境界之一。设景法、比兴法、放言法是教学意境化的三种基本方法。教学意境化应该力求进入更深的层次。  关键词: 教学意境化设景法比兴法放言法    意境的美感缘自人的内部节律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即古人所谓的物与境遇、意与境谐。意境论是中国对世界艺术理论的独特贡献,广泛应用于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与批评。中国传统艺术,从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直至建筑、园林,多把意境的创造作
期刊
摘要: 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是关注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 教学评价过程评价多元化    教学改革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是关注过程性评价。众所周知,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目前教育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过
期刊
期刊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教师在生活中挖掘合适的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那么,哪些内容适合开展科学合作学习呢?    一、选择有现实性的内容,可增强社会责任感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关心的、熟悉的,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问题,学生才会乐于合作,并在合作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这些合作内容与
期刊
激情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情素养的课堂实践效果是一个教师实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的表现。中国教育家于漪曾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笔者以为,激情素养是教师所有素养及品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其他素养及品质的一个集中体现。  美国教育家威伍先生说: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我比较赞成,伟大的教师的伟大有着不同的伟大表现,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激情也各有千秋。  作为一名教师
期刊
该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现状,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应面向学科专业教则提供方便实用的CAI 工具。运用多媒体资料管理技术将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