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看语文教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满足程度越高,教育质量越高;相反的满足程度越低,教育质量越低。它不仅关系到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积极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折射出语文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校教育整体水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落实、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教学组织是否多样等。然而,当今课堂教学存在教学理念不能适应课改要求、教学设计水平不高、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课堂导入随意,学生课上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实施时规则意识不强等现状。基于存在现状,提出提升策略,力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合理设计教学
  好的教学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高质量开展的前提,势必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优质课案例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在设计基础上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可以说教学活动内容有趣、好玩,可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和操作的热情。如在《亡羊补牢》一课,可以配上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佩戴一些头饰,进行角色表演;还可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故事讲出来,多种教学设计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内容。在《玩出了名堂》一课,对于微生物、显微镜,不少学生的认识单薄,教学设计中可以为学生准备了简易放大镜,增加感性认识。在加德纳教授形成多元智力理论的同时,他也发现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和评估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他带领研究人员研究出一套多元评估方案,这套评估方案同时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多元智能观的引入使我们大大拓展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学生的兴趣需求、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的结合点。捕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热衷的行为倾向,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教育目标组织课堂,生成不同形式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后,要预设课堂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比如在《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在于“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一开始的设计在讲授课文后,直接让学生说,程度好的学生能说出,程度差的学生可能会无话可说;于是,又改变了思路,设置“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等六个词语选择填空让学生理清关系,预设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两个词语,学生可能会区分不开;进一步缩减为四个词语,学生在填写的时候难度降低,学生有话可说,对于理清两者关系有很大帮助。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在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力求使设计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学生为本合理设计教学,及时调整,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关鍵保证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定教”。认为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保证。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预习有常规预习和能力预习,常规的课前预习可分一读、二画、三查。一读:学生自己读课文,基本达到连贯,有感情,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认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二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和带拼音的词语画出来;三查: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理解课文中的疑问词语。能力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老师要在课前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孔子拜师》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孔子为什么叫“孔丘”?(2)课文中围绕主要人物发生了什么事?(3)孔子、老人在文中表现了怎样的品质?(4)这些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再如: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课文讲了关于周恩来的几件事?(2)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可以概括成什么?(3)课文从哪能看出“中华不振”?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中,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2)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3)他向谁发出呼声?(4)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预习的一开始,教师布置的问题相对简单,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使学生丢去“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三、注重课堂教学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注重课堂导入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导入新颖,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比如讲授《九寨沟》,问道:“九寨沟在哪里?九寨沟给你留下什么样印象,用一个词语来说?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再如:讲授《小桥流水人家》导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引导孩子想象画面,带着美感走进课文;《万年牢》一课中,前期导入冰糖葫芦的由来,在轻松的氛围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以战争时期的影像资料导入,让学生在视觉上体会“中华不振”,奠定学生的情感基调。精彩的导入为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基础,导入的方式“设置问题”以外,还有“谜语导入”“故事导入”“视频导入”等。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始,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四、制定具体清晰的课堂规则并要执行一致
  有组织的语文课堂,势必需要规则。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规则,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商讨规则,把规则渗透到教学中。规则具体化、清晰化、明确化,既有利于教师的把握、指导,也有利于学生的遵守。在好的课堂上,发现教师普遍强调以下规则:仔细听、听要求、有秩序回答问题、动作轻,速度快。这些规则由教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炼。不仅要规则具体清晰,而且要关注规则执行的一致性。规则一旦制定,就要一贯的执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难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能力。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规则执行能力。如果各方要求不一,容易变化,或者说一套做一套,都可能导致幼儿执行规则能力不强。因此,我们要经常自问:我们制定的规则前后一致吗?坚持执行了吗?对教师、家长一视同仁了吗?如果答案不尽人意,我们要做出反思与修改,充分关注到执行的一致性情况。
  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课堂教学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学生有效的预习;注重课堂教学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定具体清晰的课堂规则并要执行一致,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万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西部素质教育,2016(7):111.
  [2]王海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探寻.学周刊, 2017(5):159-160.
  [3]王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基础教育研究.2013(20):64.
  [4]党玉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础教育研究,2017(2):22 24.
  [5]罗美艳.关于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4):83 104.
  刘晨,山东烟台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吉林地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总结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本地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病毒性肝炎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方法,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实体化,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跟随教师讲解的思路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和掌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另外,在微课指导下,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指导学生体会语文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因为自身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结合笔者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体会,我深深体会到当前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一般。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说起初中学生的习作,我们老师常念的三字经是:平、空、绕。  平:淡而无味。文章事无巨细,细枝末节都描写,但没有重点体现,平均用力。  空:言之无物。文章缺少内容,情节枯燥,难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各类描写。  绕:纠缠不清。文章描写天马行空,来回跳跃,让人摸不着头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状况有出现好转的迹象,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虽然现在很多老师都已经意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PaCO2≤90mmHg、PaO2≥40mmHg的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
对南京市"九五"期间的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的状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切实实施污
合作学习主要是针对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设定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有效落实可以大幅度提高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而由于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存在某些漏洞,给当下大力发展的合作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不能完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致使合作学习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很难得到可观的发展。因此,教育部门要着手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教学的策略研究,力争使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得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曾是全球最常见的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
采用IRIS ER/S Duo ICP测定马铃薯中的镉元素含量,并与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测定作一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0.001 mg/L、0.004 mg/L和0.25 ng/L,加标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