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基处理方法选用问题分析与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地基处理方法设计程序,分析了确定地基处理方法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以及选用处理方法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地基处理应注意的问题,对保证建筑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天然地基; 地基承载力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is adopt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he foundation soil, so that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to design procedures, and analyzes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should be determined before the prepared work and choose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ecurity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foundation treatment; Natural foundation;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基本建设的蓬勃兴起,建筑用地日益紧张,许多工程不得不建造在过去被认为不适和建筑需要的场地上,这对地基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基本建设的规模和建筑物的荷载越来越大, 对地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地基处理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同样的地质条件, 同样的地基土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可能满足设计要求, 但作为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的地基就不一定能满足要求, 可能会存在各种问题, 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一、地基处理的意义
  据有关资料统计, 世界各国各种土木、水利、交通等工程的事故中, 地基问题常常是主要原因。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是否合理亦即处理是否恰当, 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 而且对建设速度、工程造价等都有很大影响, 在有些时候甚至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因此,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推广和发展各种地基处理技术, 提高地基处理水平对加快基本建设速度, 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保证建筑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确定地基处理方法前的准备工作分析
  1、对天然地层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和地基的条件确定是否采用天然地基, 还是采用人工地基, 即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3、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其他工程或其他地区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情况, 收集资料, 为合理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是判断天然地层能否满足建筑物对地基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 同时要进行地基处理时, 也是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的主要基本资料之一。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是指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及各种参数指标。最后, 按照要求, 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及地基的均匀性,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得到的天然地层的情况和建筑物的情况, 可初步确定是采用天然地基还是人工地基。首先要分析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能性。天然地基能否满足结构的要求不仅取决于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及荷载、地基条件, 而且还与结构物基础形式有关, 要将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作为统一整体来考虑。例如: 增大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或抵抗不均匀沉降。又如: 宽基浅埋 有时可以减小对地基单位面积承载能力的要求。通过分析研究, 确定天然地基不能满足结构物的要求时, 就采用人工地基, 在确定地基方法前还需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建筑物对地基要求, 对可能应用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研究, 包括方法的基本作用、适用条件、优缺点、处理效果、材料、机具和经济指标等。另一方面, 要了解本地区其他工程或其他地区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 这两方面的资料都是合理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所必须的。在选择处理方案时, 采用上部结构及基础加固与地基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 往往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合适的。总之, 建筑物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和分析。
  
  三、地基处理方法设计程序分析
  首先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各种要求和地基条件, 确定需要进行人工处理的天然地层的范围以及地基处理要求。然后根据天然地层的条件、地基处理的具体要求, 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过去应用的经验和机具设备、材料条件, 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提出各种可行方案, 最后对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进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考虑环保要求, 确定采用一种或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初步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后, 可视需要进行小型现场试验或补充调查, 然后进行施工设计。实践表明这是比较恰当的地基处理方法设计顺序。
  四、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分析研究
  地基处理方法很多, 各种处理方法有它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 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 各个工程间地基条件差别很大, 具体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不同, 而且机具、材料等条件也会因工作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有较大差别。因此, 对每一具体工程都要进行具体分析, 应从地基条件、处理要求( 包括经处理后地基应达到的各项指标、处理的范围、工程进度等) 、工程费用以及材料、机具来源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 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 对几种地基處理方法进行技术、经济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比较。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原则上一定要是技术上可靠的、经济上合理的, 又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通过比较分析可以采用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也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方法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 还要注意环境保护、节约能源, 避免因为处理地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 振动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等。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还应考虑场地的环境应响,并予以妥善处理。如采用强夯法和振动沙桩密实法,施工时的振动、噪音和挤土对邻近建筑物和居民会产生影响和干扰。如采用真空预压法和降水法,往往会使临近建筑物及周围地区产生附加沉降。如采用高压喷射法或石灰桩,有时会污染周围环境。
  五、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1、地基处理施工过程, 只让现场人员了解如何施工是不够的, 还必须使他们很好地了解所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经常进行施工质量和效果检验, 以确保施工质量。
  2、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需要做好监测工作。
  3、处理工作结束后, 就尽量采用可能的手段来检验处理的效果。
  4、对于重要工程的地基处理工作, 或开发、利用新的地基处理方法, 或者在进行地基处理方法比较时, 最好在大规模施工之前进行小型现场试验, 以检验地基处理方案的可靠性, 可获得设计计算的参数值和施工控制指标以及施工经验。
  5、反分析。通过反分析可获得必要的参数数值, 用以验证设计, 监测工程安全, 便于进入下一阶段的设计计算。根据实测资料的反分析, 而得出的参数值要比前一阶段的计算更为接近实际, 必要时可据此修改设计。此外, 通过反分析可使人们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 监测和反分析辗转进行, 是解决土工问题合理的方法, 即近年来在国际岩土工程界提出的观察方法, 这种方法有时称为“边观察边分析”的方法。
  六、结语
  当前地基处理的发展新水平, 反映在处理机械、材料、设计计算理论、施工工艺和现场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众所周知,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万能的地基处理方法, 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只有根据所加固工程的特征、地质条件、环境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综合运用几种地基处理方法, 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宁卫华,卢刚.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选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2]张旭.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及处理前后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
  [3]王亮,杨敬帅.地基处理的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09(2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对水利建设的力度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随之得到了良好发展。但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怎样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已成为水利部门和国家有关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管理现状加以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地解决措施和方法,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有效,从而保证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高发展的实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贯彻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实现混凝土的可循环重复使用和资源化再生,从而实现混凝土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制品、可持续发展、最新进展  Abstract: the concrete and cement products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carry out
摘要:由于国内对可再分散乳胶粉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可再分散乳胶粉在干混砂浆中的应用方面需要做大量试验,得出优化配方。本文研究了可再分散乳胶粉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的应用技术,确定了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中胶粉的适宜掺量为5kg/m3。  关键词:可再分散乳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dispersible powder part
摘要:日前,火电厂的电器控制系统大多数都已经使用DCS监控方式来监控。主要DCS 监控方式为发变组保护、综合自动化运行保护装置、用电系统的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它是通过各独立的装置动作信号和电气设备的位置状态等开关量,作为输入量(即DI)送至DCS系统的。模拟量(如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等)通过电量变送器,输出4~20mA标准信号送至DCS系统。DCS的控制命令作为输出量引至电气设备,各电气设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重视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应当从工程进度、工程计划、执行标准、施工技术难点等各繁杂的任何施工条件出发,针对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要有人负责,有据可查。以人为的主观行为克服并解决自然施工条件的客观困难,加强施工中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就能全面提高在城區中的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字:市政道路;施工;控制
摘要:配网自动化的优势不但体现在提高城区配电网的运行水平,优化网络结构和无功配置,降低电能损耗,更可以提高为用户眼务的质量但配网自动化系统需要借助于有效的通信通道作为神經网络,联络为数众多的远方终端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千米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 、负荷管理与 输电网络相比.配电网络拥有点多面广的远方终端,要实现信 息交换.通信系统的造价是相当昂贵的。因此,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的施工实例,介绍了玻璃钢夹砂管这种新型管材的特点,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布管;承口;插口;回填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instance, introduced RPM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new type of pipe, con
目的 对纳米晶骨修复和重建复合材料(n-HA/PA66)可能存在的潜在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GB/T16886.5-1997-ISO 10993-5: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细胞毒性试验体外法>的评价标准和要求,采用规定的L929细胞(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分别经直接接触、材料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HA/PA66复合材料进行细胞毒性测试,采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