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vis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更绿色高效的生产,提供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同时让生产经营者获取更稳定的收益,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从种植结构调整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记者日前到各地田间地头采访,记录了这个春天农业变革的新气象。
  黑龙江延寿:东北大米减产量增品质市场更欢迎
  随着气温升高,4月中旬的东北黑土地已松软适度。51岁的张静国已备好秧苗和肥料,再过几天就要下地开工。
  他是哈尔滨市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的种粮大户,有近200亩水田。多年来,张静国一直种水稻。今年他打算尝试一种叫“916稻花香”的新品种。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由于口感好,香味浓,东北大米一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张静国的眼光更长远些,他想要通过更新品种,走一条不重产量重效益的路子。
  “这是晚熟品种,亩产800斤,虽然比早熟品种减产200斤,但是稻米口感好,一斤的市场价格要高出5毛钱。”张静国说,只有打好市场牌,才能算好增收账。
  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张静国正是按照这一政策的导向做出了新的选择。
  安徽黟县:茶产业拓展价值链
  春茶翠旗展。4月正是这里的新茶季。美溪乡庙林村村民汪冬琴正在茶园忙碌。她家有8亩茶园,其中4亩多产茶,另外的3亩多地今年栽上了新茶苗,是品质更高的茶树品种。
  “以前各家各户的茶叶都是大路货,卖给小贩,价格低还不好卖。”汪冬琴说,自从加入合作社后,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销售,茶叶产量比原来提高了一成、单价提高了二成,也不愁销路了。
  汪冬琴所在的合作社有500多农户,种了3000多亩有机茶。合作社理事长李明智说,该社的主打品种已通过有机茶认证,合作社成立的农业公司负责茶叶加工、销售、品牌运营,注册了商标品牌,还与大学合作研发出秋茶品种。
  从采茶到賞茶,是这个合作社近几年拓展茶产业价值链的一个新尝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验式消费正是这家合作社的一大新主业。李明智说,他们开发采茶等农事体验活动,加上餐饮、住宿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去年参与农事体验活动的就达2万人次。
  除了茶产业,在黟县,粮油、蔬菜等产业也正在和旅游融合发展。去年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达59亿元,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
  云南晋宁:红土地上绿意更浓
  4月中旬,云南晋宁县的黄瓜、番茄等蔬菜已成熟。采摘、装筐一气呵成,农民陈贵忠的心情如近日天气一样“火热”。
  “现在的菜价不错!”陈贵忠说,这得益于他参加了合作社,有蔬菜收购的保底价,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陈贵忠参加的合作社是晋宁县一家欢专业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为主。合作社与云南春天国际农业集团签订了协议,按照公司标准生产。这家公司有15万亩合作生产基地和2万亩自有基地,年产蔬菜超过40万吨。
  公司提供质量标准和销售渠道,由合作社组织规范化生产,打造一条提升蔬菜品质的生产链。一家欢专业合作社社长晋松琼说,过去依靠大水大肥种菜,合作社成立后推广绿色种植模式,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
  “合作社培训后才意识到过量用化肥的危害。”陈贵忠说,以前自己种菜时不好掌握用量,为了增加产量往往化肥施得太多、菜叶经常“烧糊”,长此以往还导致土壤板结。
  现在他增施有机肥,虽然每亩成本增加了几百元,但是施一次可以种两茬,实际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而品质却大为改善,卖价也因此高了许多。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如今,各地像晋宁这样的蔬菜种植区,很多都在进行一场绿色新变革。
  广东廉江:人工成本上涨,种粮大户犯难
  眼下,湛江市廉江市营仔镇基围头村的早稻已苗青秆壮,生机盎然。
  68岁的村民孙素曾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他1996年开始承包土地种粮,从当年的20亩增加到2003年的200多亩、2006年的350亩,此后又逐渐减少,今年减到320亩。
  为啥不种那么多了?他说,年纪大了,而雇人的成本越来越高。老孙算了笔账:一亩水稻的种子、化肥、农药、人力等成本是850元到900元,收获约750斤稻谷,早稻每斤卖1.35元、晚稻1.38元,一亩挣150元到200元。一年种两季,300亩地一年大约挣五六万元。
  老孙说,人力越来越难请,所以今年他选择直接播种的方式种水稻——这种方式一人一天可以播种五六亩,如果是人工插秧,一个人每天只能种8分田。
  到了收获季节,他要请20多个人、晒谷子时又要请七八个人,一个人一天100元还不容易雇到,尤其6月种晚稻时,雇人的价格即使给120元一天,还要看人家给不给面子。
  请到的大多是哪些人?老孙说,多数是60岁以上的妇女,要是上了70岁的,他也不敢雇,怕身体出问题。而孙素和村民的土地流转合同还有一年到期了。之后,他说要看身体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继续种下去。
  雇人难的情况在当地是个普遍现象。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农业机械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春耕主角。但在这里,仍处于人工向机械化转变之中。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老孙的顾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得到解决。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标事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逐年提升。日前,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上,来自全国的10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20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在现场展出。不同于以往,如今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发挥了政府的品牌引领带动作用,而且在产业扶贫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7年农业部定点扶贫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定点扶贫县打造农产品
期刊
近几年,高端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褚橙”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作为成为中国“橙子界”的名牌产品,褚橙也成为了精品农业、高端农业的成功典范。然而,褚橙为什么能火呢?除了优质的产品外,或许更多人会认为是得益于褚时健传奇的阅历、商界名流及媒体的友情助推、电子商务的创新销售模式等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认为,褚橙的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科技筑就品质、品质成就品牌。在中国农业品
期刊
4月1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上,农业品牌建设成果展示区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地理标志产品展区、十大苹果品牌展区、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展区、蛋品展区等10个展示区风格设计各不相同,展示产品琳琅满目。而要说最吸引人的,则要数十大苹果品牌展区和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展区,记者在成果展示区采访期间,这两个展区总是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现场:嘴上说的产品再好,尝过之
期刊
澳大利亚是全球著名的畜牧业发达国家,地域广阔的维多利亚州也有着许许多多的优质农场。近日,为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农场运营模式,笔者来到了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安德鲁农场。  笔者在安德鲁农场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体验,对澳洲的乡村习俗、农人生活习惯有所了解,尤其对当地农场“以林养草、以草养羊,林草牧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印象深刻。  农场始建于1838年,位于大洋路附近的Otway地区,面积约2
期刊
灵宝苹果、信阳毛尖、温县山药……伴随着消费结构的日益升级,品牌成为消费者挑选农产品的重要依据。  4月17日,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论坛由中国农村杂志社、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河南省农业厅联合主办,该论坛采用演讲、对话、访谈等方式,讲述中国农业品牌故事,探讨农业品牌发展路径。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论坛上指出,推动农业品牌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事关推动现代农业
期刊
湖北省全面实施“一县一标”品牌培育工程,争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百强”;贵州省设立4000万元的宣传推广基金,着力打造包括绿宝石、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以及遵义红在内的“三绿一红”贵茶品牌;赣南脐橙、五常大米品牌价值均超过600亿元……截至2016年底,全国“三品一标”总数接近10.8万个,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篮里的“常客”。一大批区域品牌农产品得到稳步发展,逐渐成长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
期刊
胡晓全用11年的岁月扑在养牛的技术上专研,在牛身上下大功夫,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发家致富成就了这位养牛大王。  从最初养牛4头到如今年出栏350头,从保本销售到年盈利60余万元,从“菜鸟”到高手——胡晓全,一个70后农村“打工娃”花了11年时间,创造了让众人称道的 “致富传奇”,带动当地季节性务工达千余人次。日前,笔者走进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见到了这位家喻户晓的养牛大王。  养牛有一套:
期刊
农业要发展,需要龙头企业带动,企业的发展,需要品牌来引领。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中,无一例外,均注重品牌的打造。在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上,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余劼、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分别讲述了农业企业如何创建和打造品牌。  伊利集团:坚守品质第一  
期刊
如今,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只要说起依其艾日克镇喀拉塔什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蔬菜村。走进村子,一座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一个个小拱棚紧密相连。  “我们都是从陈德忠那儿学到的种菜技术。”3月25日,笔者到村里采访时,种菜的维吾尔族村民这样说。  教村民种大棚菜  “陈德忠就是我的师傅,我们父子俩种菜的技术都是他教的。”73岁的村民马合木提·库尔班说。  马合木提种植温室大棚已有十多年,现在他有4座
期刊
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后,在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今年种什么?”这个问题让农民很纠结。记者在吉林多地農村采访时发现,过去农民种地“围着补贴转”,今年种地“订单说了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悄然调整着种植结构。  “今年签上订单没?”成为记者日前农村调研时听闻最多的话。洮南市黑水镇东安村51岁的农民蔡红阁在温室大棚里育苗,虽然去年粮食价格下降,但他却又是一个增收年。他种植的6.5公顷辣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