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课本,抓好一轮复习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s2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中考查的所有词汇、语法知识、功能话题等都来源于现行初、高中英语课本。以2015年新课标Ⅰ卷部分题型为例:
  [阅读理解] A. 广告;B. 体验美国纽约的冬天;C. 艺术家及其作品;D. 巴黎的主题咖啡馆。对应的单元话题有:A: 必修5第5单元 Making the news; B: 选修8第1单元 A land of diversity; C: 选修6第1单元 Art; D: 选修7第5单元 Traveling abroad。
  [完形填空] 助人为乐。对应单元话题选修7第4单元: Sharing,考查词汇全都源于课本。
  [短文改错] 环保,对应单元话题必修4第4单元: Wildlife protection。
  [写 作] 约稿谈论美国文化风俗,对应单元话题选修8第1单元: A land of diversity。
  现行英语高中课本模块一至模块八是高考必考内容,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应主要以这八个模块为依托,将每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词汇、句型、语法用查漏补缺的方式完整学习一遍。
  对课本的处理建议如下:
  [词 汇] 记忆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英语词汇。注重词汇“三要素”——音、形、意。
  音:读准每个单词的发音,为练好听力打好坚实基础。
  形:注意单词的拼写、词性、构词法变化、搭配等。
  意:弄清单词从词性到词义的变化以及使用方式。
  3500个单词各有不同特性,复习这些词汇时应根据不同词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各个击破。以完形填空为例,20个选项的总共80个词汇大部分来自初高中英语课本,这些词汇大多是较为常用简单的词汇,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呈现不同的含义,因此在复习课文词汇时应着重记忆词汇的基本含义,但也应适当注意这些词汇的意义延伸以及在具体语境或在不同的搭配中所形成的特殊含义。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完形填空第48小题选项B(low)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但文中We were low on cash ourselves,表示“拮据”或“用钱紧张”;49小题的giving在此表示“付出,赐予,奉献”而不是其本意“给”。
  此外处理词汇不能完全拘泥于大纲词汇,一些大纲词汇的派生词不会在词汇表中罗列出来,但高考中依然有可能出现,因此同学们应适当了解一些构词规则,如常见的前缀、后缀等,以便在高考中出现这些派生词后就能立即识别并正确使用。如2015年全国卷一完形填空第53小题中watery并未收入考纲,然而却是该题的答案,某些名词后加-y是常见构成形容词的形式,如rainy,windy,tidy,sunny,icy,funny,fatty等。
  [语 法] 全国卷的语法考查趋于情景化和简单化,主要涉及各种词性、从句或特殊结构的基础知识。同学们在学习语法时要重点突破各种语法点的基本结构和用法。以下以几种主要词类和从句为例分析怎样结合高考来复习课本中的语法知识:
  1. 动词。语法填空主要考查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动词词法变化等。复习时需要弄清:几种主要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等)在句中的使用特点(如常跟哪些时间状语、句型一起出现);根据句型特点确定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如分词做状语、定语,不定式表示目的等);某些动词的词性变化(变做名词、形容词)。
  2. 形容词或副词。语法填空中主要涉及形容词、副词的词性互变,形容词变做名词、反义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平时练习时要重点关注句子结构,确定需要使用何种形式或是否需要使用比较级、最高级。
  3. 定语从句。语法填空中主要涉及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的填空。定语从句的用法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易出问题。但针对全国卷的语法考查,同学们首先要弄清主要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whose和关系副词when,where的用法,然后重点突破只能使用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等的情况。主句部分出现such,the same,as等词的情况也应注意。定语从句复习的核心是引导词。
  [句型结构] 课本中的重要句型结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复习中要注意归类整理,将表达同一含义或用法类似的句型归纳在一起。句型复习的终极目标是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而其中的关键是理解清楚其结构。以表示时间的几种主要句型为例:
  this/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
  it is ... since ...
  I was about to do ... when ...
  I was on the point of doing ... when ...
  hardly/Scarcely ... when ...
  it is/takes ... before ...
  it was/took ... before ...
  it won’t/doesn’t take long before ...
  by the end of ...
  将这些使用某一语法项目或表示同一含义的句型集中起来学习,能集中时间和精力突破某一知识点,在需要运用时就能随时有选择性地借鉴,提高学习效率。
  [课 文] 一轮复习时依然要高度重视对课文的整体阅读。阅读时可以结合话题(考试说明中规定的24个话题)适当拓展,如补充适当本话题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更加完整地积累本话题的相关词汇、表达和其他信息,在高考中遇到类似话题的阅读就能进入熟悉的阅读状态,消除紧张情绪,且那些先前积累的知识和信息必定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此外,对文章的写作特点、语言表现手段等可进行专门的钻研以期掌握更高层面的语言技巧。对文中的主题句、长难句等要进行深入分析,这是突破阅读理解难关的重要技巧。
  每一单元中Reading,Using language中的阅读以及Workbook中的阅读最好都能抽一定时间阅读、赏析,有一些Workbook中的文章堪称精品(如必修1第4单元Workbook中的文章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应多阅读、多欣赏,以巩固语言知识并增强语感。
  针对新课标全国卷第四部分(写作)如何利用课本复习: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一般为一段12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中的错误设置常为同学们平时写作中常犯的错误。
  短文改错可以跟语法填空配套操练,也可以做一些与课文配套的短文改错或单句改错,以巩固课文中词汇、语法、句法知识。训练短文改错的最好办法是与同学合作对所写文章进行互相修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许多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同学可以帮助发现,同时自己也可以发现同学不能发现的问题。通过这种合作式学习能够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
  [写 作] 在所有全国卷的题型中,写作是与课本结合得最紧的题型之一,课本中每一单元都有专门的写作课程,像全国卷中近年一直考查的书信在课本中有多次专门练习。认真学习、钻研课本中所讲解、课堂上老师所归纳的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并时常练习各种文体、话题的写作,能够更好地熟悉高考写作的文体要求。
  当然,一篇好的作文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语言的表达效果。学完所有课本,每位同学至少有4000左右的词汇,每一单元即便只掌握5到10个高级句型,学完模块8也至少有200至400个高级句型,若能把这些词汇、句型融会贯通,再加上课本中的话题积累、语法知识、衔接过渡词句等,写出一篇较为优秀的100词左右的文章实为小菜一碟。
其他文献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教学关系也一直都是课程改革和教学论理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教学关系的实质问题,就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关系存在问题,给出了先学后
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对包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这既是主动适应新时
语言学习及掌握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小学生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人在一生当中对语言感知最为敏感的阶段,此时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思维和发展空间,因
作文教学和基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明确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要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语言学家或文学
大概是江南水乡熏养的缘故吧,虽然长期的基层劳作已经在白丁的脸上刻满了沧桑的叹息,这让他看上去颇有几分硬汉的模样,但是白丁的小说中,却充满了阴柔、忧郁的气息.之所以说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受文化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热情逐渐高涨.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有很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过来,但是文学翻译质量水平参差不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使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受到双创背景的影响,使高职院校也提高重视度,加大对商务英语教学力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现阶段,国际已经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从而形成“互联网+”形势,在这种形势下政策课教学将面对着改革机会与挑战,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
摘 要: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影响高中生在英语听力理解方面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克服听力障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加强听力训练;增加听说课程;提高应试技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积极地学习态度;多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扩大词汇量;突破心理障碍,克服紧张情绪。  关键词:高中生;听力;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