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非常时期,癌症患者如何安全应对?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癌症患者。他们自身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加之放化疗等治疗造成免疫力进一步低下。因此可以推断,其患病风险更高,预后更差。面对疫情,他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如何正确进行抗癌治疗?
  《柳叶刀》实锤:肿瘤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更重,恶化更快!
  为什么肿瘤患者患病风险更高,预后更差?在2月14日发表于《柳叶刀·肿瘤》的研究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些许答案。这是目前为止首个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的临床数据汇总分析。此項分析是由国家卫健委牵头,由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担完成。
  截止于2020年1月31日,该研究共收集了31个省级行政区域575家医院的2007例实验室确诊COVID-19病例。排除417例缺乏既往病史记录的病例后,研究最终纳入1590例感染病例。果不其然,肿瘤患者重症比例更高,恶化更快!
  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的比例为1.3%(95%CI,0.6%-1.7%),似乎高于中国的总体癌症发病率(0.29%,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流行病学调查)。在18例癌症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28%,5/18)。25%的患者(4/16,2例治疗状态不明)最近在一个月内接受了化疗/手术,另外75%的患者(12/16)是肿瘤原发切除后的常规随访患者。
  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年龄更大(中位63.1岁 vs. 48.7岁)、吸烟史比例更高(22% vs. 7%)、气促症状更多(47% vs. 23%),基线CT严重程度更高(94% vs. 71%),但在性别、基线的其他症状、合并症和胸片严重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重要的是,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的重症风险更高(复合终点定义为入住ICU、有创通气或死亡患者的百分比)(39% vs. 8%,P=0.0003)。当重症终点同时纳入上述客观事件和医生临床判断时,也观察到类似的升高趋势(50% vs. 16%,P=0.0008)。
  此外,近期接受化疗/手术的患者,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重症风险(75% vs. 43%)。在校正了年龄、吸烟史和其他共病等危险因素后,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倾向(OR 5.34,95% CI 1.80-16.18,P=0.0026)。
  癌症史是发生严重事件的最高风险因素。而在癌症患者中,年龄是唯一的危险因素(OR 1.43,95%CI 0.97-2.12 P=0.072)。不过,与人们预期不同的是,肺癌患者发生重症事件的概率没有明显高于其他癌症(20% vs. 62%)。
  癌症和非癌症患者发生严重事件的风险对比:癌症患者恶化更快。
  为什么会如此?
  每个人呼吸道存在多种病原体(包括病毒),大多数情况下,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抵御这些病原体,不会导致人体发病。但是对于肿瘤患者:
  一方面机体由于肿瘤细胞的共存,需要消耗较正常机体更多的营养供给,对抗一般病原体能力相对较弱。
  肿瘤患者免疫力较差:另一方面,因为接受手术、化疗、生物制剂、免疫治疗、激素类药物等,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上述抗肿瘤药物治疗,特别是近两年来新兴的肿瘤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使这些患者人群抵御各种病原体感染的防御能力显著降低。这类患者受到任何一种病原体、即使是毒力很弱的普通病原体侵犯,都可能导致发病。
  感染后早期诊断困难:针对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感染后更容易发生新冠肺炎,同时由于癌症患者机体反应能力较低,其表现可能不典型,不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难以与普通感冒或癌症性乏力相区别,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较难,一旦感染出现并发症的可能相对更高,因此新冠肺炎直接导致的死亡率或其相关死亡率可能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于癌症患者在特殊时期的防护尤为重要。
  癌症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癌症是一个难缠的对手,疫情期间,既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工作,杜绝感染的可能性,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的接受癌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在疫情期间进行平稳过度。
  针对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就特殊时期如何有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如何正确进行抗癌症治疗就医等事项,有以下意见和建议,供广大癌症患者尤其是外地需定期复诊的患者参考。
  衣:冬天出门应该都是穿外套,回家后应该把外套换下来,如果不能洗涤,应悬挂在阳台通风处,通过太阳的紫外线照射来消毒。穿衣也需要注意保暖。
  食:
  ★ 对于大部分癌症患者,每日摄入应以高蛋白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保证大便通畅,可适当配合通便药物。适量多饮水。切忌食用野生动物、渠道不明的补品以及未经正规医院处方开具的“民间偏方”。
  ★ 应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如蛋、奶、鱼、肉,保障营养。如果不能买到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为了避免接触传染病毒,生食和熟食要严格分开,在准备食物时,也要特别注意卫生,如果接触了生菜,需要勤洗手。尽量不要买外面的冷饮、冷菜食用。餐前便后都要勤洗手。 每天食欲最好的时间尽量多吃,食欲不好的时间可用流食代替,保证每天5~6餐。如有可能,增加一顿睡前小吃。
  ★ 食物选择方面,尽量选择软的、凉的,可以多准备些零食在身边,想吃的时候多吃些,例如坚果、果干等;同时可以用其他饮品代替饮水,如汤、果汁、牛奶或豆浆。对于可适当推迟癌症治疗的患者,也应尽可能多地摄入丰富的蛋白质,如蛋、奶、鱼、肉、豆类及坚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疫情期间的营养充足。
  住:住的房间里要经常通风透气,每天应该至少换一两次新鲜空气。因为冬天里气温较低,换气时也要注意避免受寒。对于觉得可能携带病菌的东西,可以用75%的酒精擦洗表面。酒精为易燃物品,请特别注意安全。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最好不要请人来访。“别来,无恙”!   行:能不出门,尽量不要出门;如果必须出门,应该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应该全程佩戴口罩。养成良好习惯,在外时要注意卫生,手不要触碰脸部。回家后要马上洗手。每天还是需要适当的运动,如果不能出门,应进行一些可以在家进行的运动。
  ★ 如果出门,尽量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没有戴口罩的人。
  ★ 身体条件允许时,还应注意适当增加锻炼。
  癌症患者如何预防新冠病毒?
  癌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禁忌去疫情暴露的地区,尤其是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杜绝与武漢及其周边地区的亲朋好友来访,杜绝已经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或其同时居住者来访做客;
  癌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尽量减少外出走亲访友,避免至密集人群处;
  室内定期通风,保持室内干燥;生活、饮食规律,勿暴饮暴食,充分休息;
  咳嗽、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中后、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或处理动物粪便后,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洗手及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洗手液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避免无保护状态下接触咳嗽、发热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交流保持距离;
  外出时除带口罩外,建议佩戴眼镜,防止病毒通过结膜传入人体;
  使用医用酒精或消毒液定期消毒,接触不干净物体后,立即清洗双手,并以酒精擦拭双手、手机和其他高频触摸的随身物品;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良好心态。
  特殊时期的治疗建议
  由于医院目前可能是病毒的高风险地区,医疗资源也主要用于对付疫情,所以能够暂缓的治疗或者检查,都尽量暂缓。
  如果是确诊为癌症,需要进行手术的,请考虑在当地找有手术条件的医院进行,尽量避免长途旅行。对于在进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请与主治医生联系,看是否可以适当延长等待手术时间,或者延长辅助治疗的周期。
  对于需要进行化疗的患者,应该与医生多沟通,尽量选择不太容易导致白细胞水平下降和发热的药物。
  对于在院外进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用药的患者,需要对比较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有所了解和准备,提前备好一些可能用于止吐、止泻的药物,或者缓解皮肤瘙痒的护肤品等,对于轻度症状可以自己先观察,必要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果出现比较严重,或者长期不能缓解的情况,再考虑就医。
  就诊时要注意什么?
  首先,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隔离与消毒。例如,就诊前、后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配合医院进行测查,住院患者及陪护家属应全程佩戴口罩,治疗期间尽量留在自己的病房,尽量减少与病友的交流与接触,餐前便后勤洗手,做到常用物品及时消毒等。
  其次,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及陪护家属应关注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配合医务人员,做到事前预防,及时反馈,保证患者能安全的接受治疗。
  有相关疫区接触史的癌症患者应该怎么做?
  如果患者在14天内有湖北省(尤其武汉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强烈建议不要隐瞒病史和接触史,暂时不要进行抗肿瘤相关治疗,需要居家隔离14天并达到解除隔离标准后再行就诊。
  已经出现发热症状的癌症患者怎么办?
  3天内出现发热(体温>37.3℃)的患者建议立即前往就近的当地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就诊排查,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包括癌症性发热、其他病原菌感染排查等。如确诊为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对于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普通发热患者在解除隔离后可与主管肿瘤专科医生联系,安排进行后续抗癌治疗。
  达到方案规定抗癌症治疗时间的癌症患者怎么办?
  对于年老体弱、多次抗癌治疗后、免疫状态欠佳以及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度延长治疗周期的间隔时长或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具体延长期限和方案调整咨询主管肿瘤专科医生。长期异地治疗或已预约异地治疗患者建议特殊时期减少人员流动,当地肿瘤专科进行就诊,必要时与异地主管肿瘤专科医生进行咨询协商。
  近期有手术安排的癌症患者应注意什么?
  对于近期有手术考虑的患者,如短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或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考虑暂缓手术治疗。
  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建议在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考虑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
  对于恶性肿瘤危重或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应在充分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充分保证术后辅助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建议加强防护,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近期有综合治疗安排的癌症患者应注意什么?
  对于近期有返院化疗安排的患者,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发热、流感症状,同时有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对于部分自行口服靶向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间质性肺炎、呼吸困难,也可能会有心脏不适、眼部异常的症状。
  为了减少以上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治疗前应做好充分的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性治疗工作。例如,化疗前、后应使用足剂量的抗恶心呕吐、升白细胞等预防性药物,从而有效降低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积极摄入营养,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抵抗力。
  对于需要静脉用药的患者亦不必太过紧张。化疗药物的应用有使用规范,即标准化疗,每3周给药1次。但若因特殊情况延长2周给药,并不会影响疗效,但一般不宜超过2周。这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观察期、潜伏期相当。因此大家可以等2周再就诊,并不影响疗效。
  目前的癌症治疗是否可以推迟?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暂未得到完全控制,希望癌症患者能结合自身状况,部分非必要的治疗可适当推迟,尽量减少门诊化疗,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请各位患者就医前联系医生,充分沟通,千万不要自行前往医院。您的主管医生会针对您的病情,进行充分的个体化评估,有如必要,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生的安排,适当推迟治疗。
  对于经主管医生评估后,被认为必须接受治疗的患者,建议尽量选择住院接受治疗。如仍须在门诊化疗的患者,需加强自我防护,尽量有家属进行陪同。
  需定期复查的癌症患者应注意什么?
  已完成一定阶段抗癌治疗,遵医嘱需要定期复查随访的患者,若无特殊不适建议延迟复查时间,延迟时间可向肿瘤专科医生进行咨询。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接受免疫檢查点抑制剂(目前国内主要为PD-1抑制剂)治疗患者,由于其免疫抑制作用和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情况下,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可能更弱,是癌症患者中更易感人群,需要进一步加强上述日常防护措施。
  另外,由于PD-1治疗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肠炎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存在与“新冠肺炎”极为类似之处,如出现此类情况尤其是在无发热情况下,需要进行严格鉴别诊断,患者及其家属需向就诊医院(建议综合性三甲医院)提供详细抗癌药物史,要求就诊医院医生与肿瘤专科医生密切沟通并指导相关治疗。请勿独自应对发生的不良反应。
  针对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以下几“保”或许会帮到您:
   保持饮食健康和运动;
  保持观察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身体的任何症状,保证告知您的肿瘤医生;
  应对疲劳,保持情绪稳定。
  患者家属需要注意什么?
  希望癌症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防护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随着疫情时间的延长,尤其是湖北的癌症患者,更要面临目前公共交通受阻的无奈情况,难免会产生焦躁、抑郁等情绪。而负面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引起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所以请患者及陪护家属认识到心理防护的重要意义,做到及时发现,同时寻找适当的途径进行自我排解。
  预约就诊指南
  如果需要去医院,请尽量预约就诊减少在医院的等候时间,也尽量避开门诊高峰时段。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木棉花计划”开发的“中国权威肿瘤科医院接诊讯息实时播报平台”,可以了解所关心的肿瘤科医院的实时情况,免去不必要的来回奔波和辛苦。
  根据地区和城市,选择自己关心的医院。此外,为了方便患者进行远程问诊,一些平台也推出了肿瘤专家线上义诊的服务,这里也收集了一些信息,大家也可以就自己的具体情况咨询专家的意见,免去不必要的来回奔波和辛苦。
其他文献
每年的2月15日,是国际儿童癌症日。关于儿童癌症,人们误解很多,一方面认为肿瘤是老年病,儿童不会得恶性瘤,另一方面认为肿瘤治愈不过再活三年五载,儿童治了也活不到成人……大家可以从以下几道问题中,看看自己对儿童癌癥了解多少。了解答案后,也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宣传大使,让更多身边的人关心这个群体。这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公益。  1.中国每年有多少儿童得癌症?  A 5千左右  B 1万左右  C 4万左右  
期刊
关于如何选口罩、如何戴口罩的科普文,这几天已经非常多,我们想重点讲讲三世口罩都什么场合需要戴。  口罩的三生三世  家中老人拒戴一次性口罩,因为太浪费!说家里有全新的大白棉口罩,咋就不行?不知道老人家何时藏的这种怀旧物件儿,那是我记忆中的口罩一世。儿时,大白棉口罩和蓝布棉猴儿、窝窝头棉鞋是北方冬天的标配,讲究人可能还戴个袖套,男二八、女二六,自行车一蹬,时髦得很。  那时,在我们那个北方重工业城市
期刊
作为一个普通的药师,一辈子平平安安发药,不出错,就是成就感。一天1万张处方,一个月是30万张,一年将近400万张处方,哪怕万分之一差错,几率很小了,可是病人就是100%。开药对了,用药对了,病才能好。  药剂师绝不能犯错  安:药学部主要工作有哪些?  张主任:过去主要就是药品供应、调配、发放,窗口发药的部分,叫门急诊药房,另外还有病房药房;还有负责采购、药品供应的部门。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临床药学
期刊
最近,中国医生们发掘出了黄连素一种全新的妙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牵头,在中国七所医院开展的一项临床III期试验证实: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三片黄连素片,可以使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完全切除后两年内的复发风险相对下降23%!绝大多数结直肠腺瘤在切除之后复发率也相当高,所以能让它们的复发风险下降,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可相当重要。说到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首选肠镜检查。不过,跟肠镜一比,
期刊
提起啤酒,大多数人大概会立即想到,炎炎夏日的傍晚,一群好友撸串猜拳吹瓶,热闹又尽兴。可是你知道吗,如此喧嚣的啤酒也可以与“DIY的匠人精神联系”起来,这就是精酿啤酒。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这正是随着都市美食生活悄然兴起的一场啤酒革命。在精酿的圈子里,啤酒的激情依旧,但与刺耳喧嚣和火爆嘶喊不同的是,这里更多是一丝不苟的手作与心平气和的耐心,充满了自给自足的乐趣,堪称有关啤酒的另一片乐园。如果你还不了解
期刊
此次疫情爆发后,“人工合成病毒”、“病毒实验室泄露”、“美国发动病毒战”等各种谣言和阴谋论在网上流传。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的27名科学家在《柳叶刀》联合发表声明,谴责那些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声明同时对中国科研、公共卫生和医务工作者的高效工作表示了支持。就在上周末,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柯顿(Tom Cotton)再度在采访中提到新冠病毒起源阴谋论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按照《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用药用械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药监综电〔2020〕2号)、《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的通知》(国药监法〔2020〕3号)有关要求,国家药监局组织对北京、河北、江苏、河南等省份疫情防控用药品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督促企业落实
期刊
疫情之下,每天看到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情绪也受到了感染,甚至感到痛不欲生,怀疑自己要抑郁了。该怎么照顾自己?该怎么消除过度共情产生的抑郁情绪?  这个年,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无数人的心凝聚到了一起。当大家都在关注疫情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心理情绪问题,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共情过度是目前非常典型的情绪之一。  什么是共情?  共情指的个体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相似的社会性情绪
期刊
近日,黑龙江省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即黑龙江省省级新冠肺炎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内完成。据悉,2月16日上午,一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出现脑疝,双侧瞳孔不等大,患者随时有死亡的可能。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感控等进行多学科MDT紧急会诊,决定必须立即手术。接受手术任务的神经外科团队在哈医大一院赵世光教授带领下,该院史怀璋教授(
期刊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并提出到2030 年,新发慢性乙肝和丙肝减少90%,乙肝和丙肝死亡率降至65%,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疗覆盖80% 患者的目标,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  乙肝对于大家来说不算陌生,丙肝又是怎样一种疾病呢?  目前,全球约有1.5亿丙肝感染者,而且每年还有3.5万新发感染人群。每年有4%的感染者会发生肝癌。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