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并提出到2030 年,新发慢性乙肝和丙肝减少90%,乙肝和丙肝死亡率降至65%,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疗覆盖80% 患者的目标,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
  乙肝对于大家来说不算陌生,丙肝又是怎样一种疾病呢?
  目前,全球约有1.5亿丙肝感染者,而且每年还有3.5万新发感染人群。每年有4%的感染者会发生肝癌。丙肝的死亡率在全球所有疾病中排第十位。中国的情况如何呢?作为我国第四大常见传染病,据估算我国丙肝感染者约有1000万例,是全球感染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且丙肝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呈急速上升趋势。
  然而,令人担心的是,我国公众对丙肝的认知还远远不足。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丙型肝炎的知晓率只有38%,远远低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95%,而且只有1%的人知道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确切的预防措施,78%的人甚至不知道丙型肝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那么,同样是慢性肝炎,丙肝和乙肝有什么不同呢?
  ● 丙肝比乙肝更容易慢性化。大概50%~85%的丙肝感染者会进展为慢性肝炎,而成人感染了乙肝后,只有5%~10%的患者会进展为慢性肝炎。
  ● 丙肝没有携带者,而乙肝有携带者。丙肝病毒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因此没有携带者。乙肝病毒本身不会损伤肝细胞,有很多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是一种活动型或发作型疾病。
  ● 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更易清除。乙肝病毒比丙肝病毒藏得更深,会钻进细胞核内复制,因此清除丙肝病毒相对来说比乙肝病毒容易。
  ● 丙肝对肝脏的损害更大。丙肝病毒感染雖然症状轻微,但损害肝细胞的手段比乙肝病毒多,通过多种途径造成肝细胞损伤,因此丙肝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比例比乙肝更高。
  ● 丙肝症状比乙肝轻。感染丙肝后症状大多比较轻微或者呈隐匿感染。80%的丙肝早期感染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有些患者发现时已经肝硬化,甚至已经得了肝癌。
  ● 丙肝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 丙肝抗体为非保护性抗体,乙肝抗体为保护性抗体。丙肝得过之后不会终身免疫,有可能再次感染。
  那么,丙肝病毒虽狡猾,总有蛛丝马迹可循吧?你也许很想知道,自己属于不属于丙肝高危人群。关于更多的丙肝知识,包括感染途径、症状、诊断、治疗等等,可以从本期特别关注《丙肝:不容姑息的沉默杀手》里详细了解到,详见P32。
  本期还为你准备了很多关于应季的夏日减肥、美食、护肤的内容,尽请关注。最后,小小提醒一下:进入酷暑季节,不仅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孩子和体弱者,更应该照顾好自己,刷夜、烧烤、啤酒、麻小……偶尔为之可以,可别常态化哦!
其他文献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虽然这场疫情很可能起源于蝙蝠,但也让有些人对一些动物起了戒心。很多猫奴狗奴或者旁观群众非常担心,猫狗会不会传染新冠肺炎?该不该清理城市中的流浪猫狗及散养猫狗?还有鸟儿、乌龟这些动物,需要处理吗?  家有猫狗,不要随意扑杀和抛弃!  特殊时期,不少宠物主人因为听信宠物传播疫情的谣言,而纷纷扑杀或抛弃这些无辜的小动物。其实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来不道德,二来更增加了流浪动物数量,
期刊
每年的2月15日,是国际儿童癌症日。关于儿童癌症,人们误解很多,一方面认为肿瘤是老年病,儿童不会得恶性瘤,另一方面认为肿瘤治愈不过再活三年五载,儿童治了也活不到成人……大家可以从以下几道问题中,看看自己对儿童癌癥了解多少。了解答案后,也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宣传大使,让更多身边的人关心这个群体。这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公益。  1.中国每年有多少儿童得癌症?  A 5千左右  B 1万左右  C 4万左右  
期刊
关于如何选口罩、如何戴口罩的科普文,这几天已经非常多,我们想重点讲讲三世口罩都什么场合需要戴。  口罩的三生三世  家中老人拒戴一次性口罩,因为太浪费!说家里有全新的大白棉口罩,咋就不行?不知道老人家何时藏的这种怀旧物件儿,那是我记忆中的口罩一世。儿时,大白棉口罩和蓝布棉猴儿、窝窝头棉鞋是北方冬天的标配,讲究人可能还戴个袖套,男二八、女二六,自行车一蹬,时髦得很。  那时,在我们那个北方重工业城市
期刊
作为一个普通的药师,一辈子平平安安发药,不出错,就是成就感。一天1万张处方,一个月是30万张,一年将近400万张处方,哪怕万分之一差错,几率很小了,可是病人就是100%。开药对了,用药对了,病才能好。  药剂师绝不能犯错  安:药学部主要工作有哪些?  张主任:过去主要就是药品供应、调配、发放,窗口发药的部分,叫门急诊药房,另外还有病房药房;还有负责采购、药品供应的部门。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临床药学
期刊
最近,中国医生们发掘出了黄连素一种全新的妙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牵头,在中国七所医院开展的一项临床III期试验证实: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三片黄连素片,可以使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完全切除后两年内的复发风险相对下降23%!绝大多数结直肠腺瘤在切除之后复发率也相当高,所以能让它们的复发风险下降,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可相当重要。说到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首选肠镜检查。不过,跟肠镜一比,
期刊
提起啤酒,大多数人大概会立即想到,炎炎夏日的傍晚,一群好友撸串猜拳吹瓶,热闹又尽兴。可是你知道吗,如此喧嚣的啤酒也可以与“DIY的匠人精神联系”起来,这就是精酿啤酒。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这正是随着都市美食生活悄然兴起的一场啤酒革命。在精酿的圈子里,啤酒的激情依旧,但与刺耳喧嚣和火爆嘶喊不同的是,这里更多是一丝不苟的手作与心平气和的耐心,充满了自给自足的乐趣,堪称有关啤酒的另一片乐园。如果你还不了解
期刊
此次疫情爆发后,“人工合成病毒”、“病毒实验室泄露”、“美国发动病毒战”等各种谣言和阴谋论在网上流传。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的27名科学家在《柳叶刀》联合发表声明,谴责那些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声明同时对中国科研、公共卫生和医务工作者的高效工作表示了支持。就在上周末,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柯顿(Tom Cotton)再度在采访中提到新冠病毒起源阴谋论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按照《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用药用械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药监综电〔2020〕2号)、《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的通知》(国药监法〔2020〕3号)有关要求,国家药监局组织对北京、河北、江苏、河南等省份疫情防控用药品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督促企业落实
期刊
疫情之下,每天看到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情绪也受到了感染,甚至感到痛不欲生,怀疑自己要抑郁了。该怎么照顾自己?该怎么消除过度共情产生的抑郁情绪?  这个年,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无数人的心凝聚到了一起。当大家都在关注疫情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心理情绪问题,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共情过度是目前非常典型的情绪之一。  什么是共情?  共情指的个体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相似的社会性情绪
期刊
近日,黑龙江省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即黑龙江省省级新冠肺炎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内完成。据悉,2月16日上午,一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出现脑疝,双侧瞳孔不等大,患者随时有死亡的可能。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感控等进行多学科MDT紧急会诊,决定必须立即手术。接受手术任务的神经外科团队在哈医大一院赵世光教授带领下,该院史怀璋教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