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历史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需求,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可见,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显。总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努力改进历史教学方式,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具有个性人才的工具和方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倾注一腔热情,不仅可以提高、增强学生的兴趣,甚至能够因此转
  化为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关注他们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需要,辅之以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排除来自外界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学会自我心态的调整。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导不应以感情亲疏、个人好恶和学生的品德优劣等为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需求,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后进生,不让他们觉得课堂是一个使他们暴露自己弱点的地方,一个使他们在其他同学面前难堪的地方。因此,历史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充满和谐、尊重、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必须爱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历史教师应当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并在学习方法和内容上给予科学的指导。
  当今时代是信息知识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当今社会现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把学习的目的与自己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学习目的性和主体意识。一个有着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功课的学习中去。
  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理解、应用所学知识的程度给予充分的注意和必要的指导,对学生遇到困难要提供适时而有效的帮助,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吸收、摸索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注意扬长避短,兼容并蓄,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创设促进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可见,凡是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就容易提高积极性,使其积极愉快地去从事这些活动。因此,历史教师要注重过程式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如通过分配学习任务,呈现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或活动情境等,使学生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思考、理解、问答、练习之中,或通过课内外的资料搜集、探索研究以及利用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富于启发性,使学生要想有所悟;练习时要精选习题,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精讲精练、善问善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生动活泼、快乐多样的授课风格和方法,如讨论法、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三分钟、现代信息技术等,为学生创造一种能自由发挥、轻松愉快、易学易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崇尚真知,乐于探讨,自觉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教学合一
  
  现代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参与的过程。因此,教学是一种师生间进行交流合作的双边活动,这样学生的智力和技能在经过培养和亲自参与后,才会得到提高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所授知识的认知、领会、运用中。如根据课程特点适时创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加以适当的讲授与辅导,真正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的双边活动,达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学合一”的教育原则。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在自学时的信息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讲课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
  
  五、实施民主、开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个性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的教法,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在认知和能力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是规规矩矩听课、小心翼翼答题,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创新的火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就要有创新的课堂设计,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奇特”想法、说法,教师不能轻易否定,要在肯定其敢于创新、敢于思考的同时,帮助和引导他们识别自己的想法、说法中不合理的地方;要宽容、理解学生在知识上的不足,鼓励、信任学生的进步,使其永远保持对知识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其次,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巧设疑问。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而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成功的质疑训练,往往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意识的重要步骤。为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开放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激发求知欲,培养其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灵活性和精致性。
  
  六、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体系,不断开展教学改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我们所有的教育活动,包括评价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评价的设计与操作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要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需要和主观能动性,以利于其全面、长远的发展。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认真地研究阶段教育目标和教材教法,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遵循这几条原则:①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长远的发展;③要有利于提高学生高层次的学习成效,体现创新性。
  总之,“历史是个性化的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努力把握好课改的脉搏,改变教育理念,积极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一、造成政治课难上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不会过分。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笔者认为,造成政治课难
七十年代末印度发现的最富的贱金属硫化矿矿床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1982年完成的18095米钻探结果,铅锌矿石的储量估计为6100万吨。矿石含锌13.4%,铅1.93%。矿石矿化最富的是
摘要: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教师要做好课前的精心预设,并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借助平等对话,巧解意外事件,鼓励自主探究及时捕捉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观点,不断调整教学设计,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精彩起来。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 生成 预设 精彩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而国内大中城市报道的高层建筑的火灾更让我们觉得消防设计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制,本课题全面检测了正常乳牛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患牛颈、乳静脉血清中多种矿物元素含量,同时检测了颈、乳静脉血清中的各种抗氧化指标;重
本文叙述了立爪式装载机工作机构的结构、工作方式和上取式装载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结合ZMY-1型立爪式装载机的研制,总结了工作机构的主要参数的选择。 This paper descri
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
笔者以我国矿井井下测量技术种类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井下测量技术与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较易出现的问题与事故,从而在此基础上,试图在井下导线、现场施测成效、数据精确度等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将无人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是一项关键工作,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
小麦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及应用张玉良,张晓芳,舒卫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小麦醇溶蛋白是小麦种子胚乳中的主要贮藏蛋白。在成熟种子中,它约占总蛋白含量的40%。双向